記者11月18日獲悉,為推進“文化之城”建設,打造“天下英雄城·南昌禮物”文化旅遊創意産品特色品牌,豐富江西南昌旅遊要素、傳播南昌旅遊文化、優化旅遊産業結構,加快推進南昌旅遊業轉型更新,南昌市文廣新旅局與南昌日報社合作,啟動“天下英雄城·南昌禮物”文化旅遊創意産品評選活動。農特産品、地方名點、傳統工藝品、文創商品、旅遊用品共計五大類産品參與評審,内容主要為前期通過縣區征集上報的共109個系列參賽商品。
本次活動在“南昌新聞”用戶端開設評選投票通道,連續3天進行投票,選出市民心中的50件“南昌禮物”進入終評階段。主辦方将組織專家評審組,依據作品的創意性、文化性、實用性、美觀性、商業性、後續開發及推廣,對50件入圍作品進行各項評分,最終選出“十大南昌禮物”。
一嘗農特産品各有風味
地方農特産品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獨特性往往備受青睐。在此次評選活動中,經典地方特産、獨特風味食品應有盡有。香辣獨特、嫩脆微甜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脯辣椒,鮮靈芳香、鮮醇甘爽的南昌“老字号”春蕾茉莉花茶,口感鮮滑的鄱湖鴨舍松花鴨皮蛋、茶香鹹鴨蛋,爽滑可口的李渡許氏薯粉條,香甜軟糯的斐尼客思山莊大米,潔白光潤、富有嚼勁的陳老表手工挂面,細嫩清脆的秀挹三江蘿蔔腌菜,滋補肝腎的桑果汁、桑葉桃酥、“鳳凰絲情”特級桑蠶絲夏涼被,湯色清亮的蕭壇雲霧綠茶,還有手工醬、豆豉、久鴻茶油、田螺辣醬等各類農特産品豐富味蕾。
二品地方名點彰顯特色
地方名點則是一座城市的特色名片。此次參評作品中不僅有喬家栅外皮酥脆、裡面綿柔、蜜味鮮甜的國民蛋糕和酥松細膩略帶微脆的國民桃酥,綠滋肴Q彈爽口的南昌拌粉、味甘清香的廣昌白蓮、清膩解熱的葛粉、風味獨特的贛鄱果糕系列,還有煌上煌骨頭酥松、啃之味濃的皇禽醬鴨盒裝(麻辣、香辣、清香),以及清香、軟糯的“粽生緣”西米粽和具有青花瓷視覺效果的郎酒·井岡老仙茶葉包裝設計。在各類名點中不僅能體味“舌尖上的南昌”,還能感受獨特城市韻味。
三評傳統工藝品匠心獨具
傳統工藝品有着悠久的制作曆史,是城市文化藝術的瑰寶,彰顯着生生不息的大衆文化底蘊。瓷盤透亮富有光澤、顔色層次豐富,在此次評選活動中,市民可以看到筆法細膩的粉彩滕王閣瓷闆,也可以一睹具有江西地方代表特色的文化禮品贛繡(豫章繡)雙面桌擺《墨畫大石鳥》、單面桌擺《紅色井岡山》等作品。此外,還有以“海昏侯”圖騰元素設計的《五行》,精細的滾邊制作手藝與黑灰金三色的搭配彰顯高貴大方時尚。
微雕工藝加上成年老竹精雕細琢的微雕套裝毛筆,小巧輕盈、友善攜帶的城南龍燈《彩帶龍》,棕編《百年好合》以及個人作品《花開富貴》、茶台《慧舟遠渡》《八大山人像》也将參評。一款融合非遺文化魅力與非遺釀造工藝的産品塘南賀郎酒、在南昌被傳稱為“羅家茅台”的九月酒(十年青花瓷瓶)以及科技款降溫産品55°杯也将帶來别樣風采。
四賞文創産品别具一格
文創産品融入了對文化元素的提煉,滿足了欣賞美的需求,同時也是傳播城市形象的優良載體。海昏創意款提取了海昏侯國出土的熱門文物元素,屆時将有海昏創意鑰匙扣、創意筆袋系列、海昏創意紙膠帶系列、海昏故事系列折扇、海昏造型徽章系列以及水晶馬蹄金、水晶雁魚燈等金色江西的新名片展出。南昌艦開放紀念首日封,南昌号南昌艦仿真模型,南昌艦海軍風主題系列紀念帽子、杯子,滕王宴餐具、滕王閣創意U盤及文創筆記本也将參評。
在本次評選活動中,市民還可以看到将八大文化元素融入家居生活之中的八大山人水墨抱枕系列、八大山人夏布圍巾和八大山人書畫折扇。還有鳳凰溝特級桑蠶絲夏涼被、中國井岡山鍍銀鑰匙挂件、共和國搖籃瑞金鍍銀鑰匙挂件及具有獨特文化記憶的方言胸針,圖說南昌會說話手繪圖、鳳凰溝贛鄱蠶寶、791瓷上版畫、“小紅軍”系列U型書簽、“正能量”系列保溫杯、“撸起袖子加油幹”系列、八大山人墨韻系列文創産品。
同時,紅色文創産品也是一大亮點。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帶來了“軍旗升起”書立套裝、“石破天驚”第一槍、兵娃娃公仔、紅色傳旗文具、中國夢強軍夢紀念銀盤和軍事機要系列文創産品;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帶來了《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釉上粉彩陶瓷茶具,結合了新四軍戰鬥題材與江西瓷器特色。
五觀旅遊用品各展風采
密密的竹林中仙鶴飛舞,翩跹動人。這是此次參評的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贛繡(豫章繡)單面宮扇《鶴舞》,繡制者運用“豫章繡”特殊針法,利用絲線的深淺粗細,繡出竹葉的層次和自然生态,采用似繡非繡,繡出鶴舞的形态,是具有南昌特色的旅遊商品。此外,在參評作品中還有遵循“采天地之靈氣,集草木之精華”,古法炮制18道工藝,39味民間草藥配置而成的土将軍草本液以及土将軍噴劑,非遺土将軍四代傳承故事圍繞包裝四周,再現了中華傳統炮制精湛的文化底蘊。

來源:南昌日報
責任編輯:王翔 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