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雞金陵新村裡的非遺面食老店—西秦鍘面館

作者:陳倉風物

在寶雞想吃鍘面不論是搜尋導航還是他人推薦,位于金陵新村步行街上的西秦鍘面館絕對排在前列。這家店在西府老街還有一家分店,天氣晴好時會有非遺技藝制作展示,吸引不少人圍觀。

寶雞金陵新村裡的非遺面食老店—西秦鍘面館

西秦鍘面館門面

鍘面在除面條外的制作方法上是和臊子面一樣的(或者說是臊子面的一個分支),面條的差別在于鍘面将面擀制得更薄更韌,再堆疊起來用特制的大鍘刀切成條狀,這樣煮出來的面條會有一點透明,符合臊子面“薄筋光”的特點,個人認為鍘面這一特點将傳統臊子面的特色更好地展現出來(不再隻是酸東加臊子),同時差別于農家手擀面做的臊子面,更适合走進大雅之堂。

寶雞金陵新村裡的非遺面食老店—西秦鍘面館

幹拌大刀鍘面

曾經有幸在西安知名連鎖店“永明岐山面”見過老闆,問他為什麼不将店開到寶雞(他家臊子面的做法就是大刀鍘面,并多次在美食節上展示技藝)可惜他沒有正面回答。

寶雞金陵新村裡的非遺面食老店—西秦鍘面館

永明岐山面對外宣傳活動

再回到寶雞,寶雞很多小吃店對外說到自家特色的時候非常直白地說用的油好,用的食材上好之類很難展現特色的語言,同時網上寶雞很多食客的點評也令人匪夷所思:手擀的好、純白面的好。似乎寶雞本地小吃必須是手工加好食材才叫好,就是這樣的店家和顧客環境造就了寶雞很難有成功走出去并成功做大的本土餐飲店(有幾家擀面皮品牌和阿記在西安經營的不錯),個人猜測這也是永明岐山面沒有選擇在寶雞開分店的原因,因為大部分寶雞人的生活還處在吃到、吃好的階段,更有特色的附加值在寶雞不具備競争力。

寶雞金陵新村裡的非遺面食老店—西秦鍘面館

大鍘刀切面(示意圖)

寶雞金陵新村裡的非遺面食老店—西秦鍘面館

這次在西秦鍘面館體驗也一般,本來在西府老街想拍下制作鍘面的技藝,結果因為下雨停演跑到金陵新村,收銀台的大姐一會兒說做面的時候才能看,一會說他們的鍘面就是塬上切好送下來的沒有過程,後來老闆模樣的人也是一副怕你暗訪的警惕表情,說等天晴你去上面拍吧。

寶雞金陵新村裡的非遺面食老店—西秦鍘面館

臊子面特點薄筋光

現在餐飲店都在搞明廚亮竈以示幹淨衛生的時候,西秦鍘面館還有着這樣那樣的顧慮,甚至還有非常不專業的應對方式,不得不說這麼多年也難怪你們守着非遺技藝卻一直沒有做大。

最後再說他家面,很多人說不如以前好吃了,個人感覺沒有變,手擀切制的筋道、要的小碗量是實打實3倆、濃郁的酸湯、菜籽油潑的辣子帶來的厚重感都和以前一樣的,隻是現在好吃的太多了,過去少油水的時候這種實惠的做法受人歡迎,放到現在就不一定了。

寶雞金陵新村裡的非遺面食老店—西秦鍘面館

西秦鍘面館的面還是很不錯的

另外金陵新村老年人多,坐在外面吃面的時候,路過幾個買菜老人看我吃面吃得香,竟然怔怔地盯着咽口水。雖然知道很多老年人把下館子當成個大事,但活到如此地步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