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精煉石蠟供應」石蠟是如何從石油中得來的?

「半精煉石蠟供應」石蠟是如何從石油中得來的?

  從石油中取得石蠟的過程,一般是将蒸餾石油得到的潤滑油餾分,以脫蠟、脫油工藝所得石蠟,再以精制、成型即可包裝成為石蠟産品。

  石蠟是這樣從石油中得來的:

  第一步還是蒸餾。在煉油廠,原油先在蒸餾裝置中進行初步分離。在蒸餾塔中石油各組分按沸點範圍分成各種餾分,如汽油餾分、煤油餾分、柴油餾分、潤滑油餾分(也稱含蠟油餾分)等。潤滑油餾分經過加工分離後即可取得潤滑油和石蠟。由于石蠟和潤滑油為同一餾分的産物,是以,石蠟中所含烴類組成取決于潤滑油餾分的某些性質。石蠟的沸點範圍基本上與含此石蠟的潤滑油沸點範圍一緻。由于實際上蠟脫油過程不可能将油分完全脫淨,是以石蠟中含有的微量環狀烴類和非烴類雜質類型取決于該潤滑油餾分。

  第二步是油蠟分離。含蠟多的潤滑油餾分凝點較高。為了得到低凝點的油品,必須将其中的蠟去掉。同樣,在潤滑油中隻有正構烷烴才是商品石蠟的理想組分。雖然不可能取得純正構烷烴的固體石蠟,但是必須除去餾分中的以液态油存在的環烷烴、異構烷烴、芳烴等到各種烴類。同時為了得到一定熔點的石蠟,還必須從其中分離出較低熔點的烴類。因加工中,油蠟的分離是根據油和蠟的凝點不同或對溶劑的溶解度不同進行的。在我國通常是将潤滑油餾分先進行脫蠟、然後再将所得的蠟膏進一步脫油而得到一定熔點和硬度的石蠟。但最好是先将潤滑油餾分通過溶劑精制再脫蠟,這樣做雖然溶劑精制裝置的處理量需要加大,然而,脫蠟裝置的處理量可以減少,更為主要的是對蠟膏的進一步脫油和精制更為有利,當生産食品工業和醫藥用蠟時,尤其是這樣。

  含蠟餾分的脫蠟,可用壓榨和溶劑兩種方法。通常溶劑脫蠟工藝所采用的溶劑有甲基乙基酮和甲苯的混合物,這些溶劑在一定的冷凍溫度下對油的溶解度大,而對蠟的溶解度小,且由于溶劑的加入,油品被稀釋,粘度減小,因而當油品冷凍到一定溫度後,蠟結晶出來。再經過濾便能把結晶的蠟和油分離。潤滑油餾分脫蠟所得到的油進一步精制即成潤滑油,分離出來的蠟稱為蠟膏,它是一種膏狀的蠟和油的混合物,一般含油量在10%~20%左右,還需要進一步脫油才能生産商品石蠟。

  蠟膏的脫油,在生産上常采用的有溶劑脫油和發汗脫油兩類方法。溶劑脫油的工藝是緊随着溶劑脫蠟工藝之後,将溶劑脫蠟得到的濾餅再加溶劑,按所需石蠟産品的規格要求升溫過濾,以取得較低含油的粗蠟,也稱脫油蠟。

  第三步是石蠟的精制。蠟膏經過脫蠟、脫油等工序後,熔點及含油量等已達到了商品石蠟品質名額。但這時蠟中一般還含有在加工過程中所殘留下來的物質,主要是少許的膠質、瀝青質。此外還殘留有微量的不安定的烯烴和芳烴聚合物,以及在容器或管道中因過熱而生成的有色雜質。精制的目的是要除去這些有色和不安定以及有氣味的雜質。目前采用石蠟精制的方法,主要有吸附精制、加氫精制等。

  吸附精制是用一種活性較高的吸附劑來脫除石蠟中的一些雜質。白土精制就是用活性白土作為吸附劑,用量一般在2%~8%。首先使白土下熔融石蠟充分混合并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一段時間,讓蠟中雜質充分吸附在白土表面,然後濾去蠟中的白土和其它機械雜質,以使其色澤達到白蠟的品質名額。

  加氫精制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在一定溫度、加氫條件下,通過加氫反應,使蠟中所含硫、氧、氮的非烴組分及不飽和烴組分轉化去除,進而改進石蠟的品質。在某些石蠟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稠環芳烴,加氫精制後可以大為減少,以至于幾乎不含這種烴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