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國石蠟産銷
前國際市場上石蠟是緊缺商品,除亞洲的中國、歐洲的德國是供大于求外,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石蠟供不應求,是以國際石蠟市場十分活躍。近年來,我國石蠟産業發展十分迅速,産量和市場規模都前所未有地發展壯大起來。根據資料顯示,2010-2019年中國石蠟産量整體上呈現上升趨勢,到2019年中國石蠟産量達到152萬噸。2020年初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石蠟工廠停工,使得2020年石蠟産量減少至142萬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石蠟作為蠟燭原料的消費在逐年遞減,而石蠟在炸藥、橡膠、纖維闆、食品、火工、電線、電纜和電池等行業的應用量在日益增加。2018年中國石蠟消費量達到91.9萬噸,随後由于受到2019年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石蠟消費量連續兩年下降,到2020年中國石蠟消費量下降至82.3萬噸。
二、石蠟産能
中國石蠟總産能在210萬噸/年左右,集中在中國石油、中國石化2大集團以及盤錦北燃等少數民營企業,集中度很高。中國石油集中在撫順石化、大連石化、大慶石化、大慶煉化以及蘭州石化;中國石化則集中在高橋石化、荊門石化、南陽精蠟廠以及泰州石化。2020年中國石油石蠟年産能有所提升,撫順石化建立60萬噸/年的酮苯裝置,使石蠟(含皂蠟)産量提高15萬噸/年,大慶煉化建立60萬噸/年酮苯脫油裝置,2020年年底石蠟産能由15萬噸/年提升至30萬噸/年,盤錦北方瀝青燃料公司石蠟裝置于2018年8月開工、加氫裝置于2019年9月開工,石蠟産能提高8-10萬噸/年。
目前國内石蠟市場生産型号較為穩定,以半、全煉石蠟為主,牌号從54#-64#,主要需求還是以半煉蠟為主。雖然全煉蠟産量達到了總量的50%左右,但是主要用于出口,主要與國内經濟發展水準和石蠟消費水準有關。
相關報告:華經産業研究院釋出的《2021-2026年中國石蠟行業發展監測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三、石蠟進出口
中國是世界石蠟資源、生産、出口和消費大國。随着石蠟的 用途不斷擴大,世界石蠟貿易量也不斷增加。特别是中國,是世界石蠟的主要出口國,其出口量約占世界石蠟總貿易量的60%以上。
根據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石蠟出口量為63.47萬噸,同比上升25.14%。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石蠟産量下降,使得石蠟出口量也有所下降,截至2020年底,中國石蠟出口量下降至61.25萬噸,同比下降2.5%。
相較于出口量,石蠟進口量整體處于較低水準,2015年石蠟進口量跌至1萬噸以内,随後石蠟進口量一直維持在5000-7000噸,2019年中國石蠟進口量為6700噸。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國内石蠟減産,再加上國際市場上石蠟價格下跌和國内石蠟價格的上升,使得2020年石蠟出口量迅速攀升,達到15100噸,同比上升125.37%。
四、石蠟未來發展趨勢
1、國内石蠟的産能和産量将會繼續增加
中國石油大慶石化規劃建立60萬噸/年的酮苯脫油裝置,大連石化因大慶原油供應量下降,預計将影響石蠟産量。中國石化茂名石化預計将建立100萬噸/年的Ⅰ類基礎油裝置,預計将使石蠟産量增加(8-10)萬噸/年,同時生産部分微晶蠟産品。泰州石化預計将在“十四五”期間關停、高橋石化預計在2023年啟動搬遷工作,将導緻石油蠟和特種蠟産量下降。預計未來5年國内石油蠟産量和品質上總體均呈上升趨勢。石蠟下遊産品主要集中在蠟燭、助劑、闆材和紙箱等方面,特别是蠟燭仍占據40%以上的份額。
2、國際、國内政策法規對石蠟銷售影響較大
例如:對來料加工出口石蠟免征增值稅,中國石油大連石化、中國石化茂名和高橋石化産品出口受益明顯;環保督查持續高壓,下遊部分行業限産停産、開工率不足;美國進口以石油為基礎生産的含油量小于0.75%的石蠟不征收額外關稅。
自2017年開始,費托蠟迅猛發展,伊泰化工、山西潞安等企業的費托蠟生産技術逐漸完善,熔點降低,牌号豐富,價格較低(低于石蠟1000元/噸)可以在日化、橡塑加工、熱熔膠、油墨和塗料等領域對石蠟構成競争,搶占石蠟市場佔有率。
華經情報網隸屬于華經産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産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産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制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能、“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