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育英:林彪堂兄,45歲病逝,朱、毛親自擡棺,兒子娶項英之女  01.  02.  03.

作者:酉戌史

1941年8月4日,日軍飛機轟炸延安,一枚炸彈落在了時任中央委員的林育英的窯洞門口,本就患有腦溢血的他,大腦心髒再次受到重創,病情急劇惡化,被送到延安中央醫院搶救。

林育英:林彪堂兄,45歲病逝,朱、毛親自擡棺,兒子娶項英之女  01.  02.  03.

  當得知林育英心髒比常人大了3倍,而且肝髒、肺部、腎髒都有毛病時,主席心痛不已,訓示中央醫院,一定要全力搶救。

  在數位醫生的努力下,林育英保住一命,然而,他的病情卻在不斷惡化,1942年3月5日,在林育英病逝的前一天,他将妻子塗俊明叫到身邊:“我不行了了,革命20年如一日,未能看到勝利的那一天,深為遺憾......我死後,将我葬在桃花嶺上,使我能天天望着黨中央、毛主席......”。

  3月6日,林育英離開人世,年僅45歲,病逝後,主席、朱老總、任弼時、陳雲、葉劍英等人輪流為他守靈。

  3月9日,林育英出殡,主席、朱老總、任弼時、楊尚昆、徐特立等人親自将他擡到桃花嶺安葬,這也是主席一生唯一一次執绋擡棺。

林育英:林彪堂兄,45歲病逝,朱、毛親自擡棺,兒子娶項英之女  01.  02.  03.

  這位林育英對革命究竟有何貢獻?為何會得到如此殊榮?朱、毛兩位領袖不僅親自首領,還為其擡棺呢?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6">  01.</h1>

  林育英,湖南黃岡團風縣人,13歲入私塾讀書,可惜家貧,不久辍學,與父親一起幹起了祖傳的手工染織。

  1916年,在父親的操持下,19歲的林育英與自己同歲的塗俊明結為夫婦。

  雖是包辦婚姻,而且塗俊明還是目不識丁的鄉下婦女,但林育英并未是以嫌棄塗俊明,夫妻二人舉案齊眉,十分恩愛。

  1919年,林育英的族弟,畢業于武昌中華大學的林育南傳回家鄉。

  早在讀書之時,林育南便參加恽代英的互助社,接受革命思想,後來,參加反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賣國條約的學生鬥争,并創辦“新聲社”,出版《新聲》,到五四運動結束,林育男已是武漢學生聯合會負責人之一。

林育英:林彪堂兄,45歲病逝,朱、毛親自擡棺,兒子娶項英之女  01.  02.  03.

  回到家鄉後,林育南先後創辦浚新國小、通俗演講社等,在林育南的影響下,林育英也心向革命, 于此同時,受林育南走上革命道路的還有一位林育容,這位林育容,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林彪。

  接觸革命思想後,林育英再次拿起久違的課本,并考入“中華大學”附中,與恽代英、李求實、林育男一起展開革命運動。

  1921年7月,黨組織成立,第二年2月,在恽代英、林育男的介紹下,林育英成為一名黨員。

  很快,林育英便投身勞工運動,因在“二七”大罷工中的出色表現,林育英被派到長沙開展勞工運動。

林育英:林彪堂兄,45歲病逝,朱、毛親自擡棺,兒子娶項英之女  01.  02.  03.

  1924年5月,林育英赴莫斯科學習,回國之後,前往上海上司勞工運動,同年12月,在上海萬人大集會中,林育英不幸被反動派刺刀戳中頭部,深受重傷,傳回家鄉休養。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6">  02.</h1>

  當看到深受重傷的林育英,他的妻子塗俊明是心痛不已,其實,最初塗俊明是不同意林育英參加革命運動的,但在林育英的諄諄教導下,塗俊明也明白了“社會不公,家庭難興”的道理,轉而支援丈夫革命。

  在塗俊明的悉心照料下,林育英傷勢有所好轉,心憂革命的他,想要立刻回上海,但卻遭到塗俊明反對,塗俊明不是不讓丈夫革命,而是擔憂他的身體,希望他痊愈後再離開。

  沒想到的是,林育英不僅要自己離開,還要帶着她一起去革命,這讓塗俊明很詫異,自己一個目不識丁的鄉下婦女,去了能幹什麼?

  林育英對她說:“個人、家庭隻有與國家、人民的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活得才有意義。”。

林育英:林彪堂兄,45歲病逝,朱、毛親自擡棺,兒子娶項英之女  01.  02.  03.

  在林育英的引導下,塗俊明也走上了革命道路,先後在武漢、上海等地做秘密工作,雖然隻是交通員、偵查員等一些并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能為革命做貢獻,塗俊明依舊很開心。

  1926年,塗俊明也成為一名黨員。

  1929年,塗俊明生育1子林漢雄,可惜生子不久,林育英便被派往東北籌組滿洲省委,夫婦二人分别,到東北不久,林育英便被抓捕入獄,直到1932年1月,才被營救出來。

  先是頭部受傷,又在獄中遭受将近2年的折磨,出獄之時,林育英的身體已經嚴重損害。

  剛剛出獄的林育英就聽到一個不幸消息,他的妻子塗俊明和4歲的兒子林漢雄被一同被捕入獄,立即設法營救,可惜,因種種原因,未能營救出來,隻能忍着心中的悲痛,赴莫斯科展開工作。

  1935年,傷痕累累的塗俊明出獄,獄中的三年,塗俊明受盡酷刑,但始終堅貞不屈,身體同樣受到摧殘,出獄後的她,既聯系不上丈夫,也聯系不上組織,隻能帶着孩子傳回老家養傷。

  在與妻兒分别的這段時間,林育英幹了一件大事兒,就是以共産國際代表的身份,說服張國焘率紅四方面軍北上。

林育英:林彪堂兄,45歲病逝,朱、毛親自擡棺,兒子娶項英之女  01.  02.  03.

  1937年,分别8年有餘,在老家的塗俊明在報紙上看到林育英的消息,曆經千辛萬苦,帶着孩子趕到延安,與林育英團聚。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6">  03.</h1>

  1940年,時任中央委員的林育英與主席、朱老總等人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會議之上突發腦溢血,幸虧搶救及時,才保住性命,但從此之後,再也無法站立起來。

  對于林育英的身體狀況,主席和朱老總很是擔憂,要送他去蘇聯治療,但林育英卻拒絕了,他說:“我的病難以治好,沒有必要去蘇聯......不要浪費資金和藥品!”。

  在延安養病期間,林育英依舊堅持工作,除非特别難受,才會休息。

  不久,就發生了日軍轟炸延安的事情,林育英病情惡化,不幸離世。

林育英與妻子塗俊明共生育3個兒子,長子林肖硖出生在湖北黃岡,在父母的影響下,13歲便參加革命,曾擔任錦州市委副書記、書記、哈爾濱市委副書記、書記處書記等職,2013年離世,享年96歲;二兒子也投身革命,可惜1948年,在東北剿匪時犧牲。

三兒子便是林漢雄,曾與母親一起坐牢,在林育英離世時,年僅13歲,正在延安自然科學院讀書,後來考入莫斯科動力學院,與她一同前往蘇聯的,還有項英烈士的女兒項蘇雲,遠在異鄉的兩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相戀,并結為夫婦。

林育英:林彪堂兄,45歲病逝,朱、毛親自擡棺,兒子娶項英之女  01.  02.  03.

從蘇聯回國後的林漢雄,後來擔任西北電力指揮部指揮,葛洲壩工程指揮部參謀長等職,并于1988年升任建設部部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