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科技話題:生物玻璃、冷泉拟杆菌、口腔微生物平衡、生命暴發、火星南極、拔智齒

1

科研新成果:科研人員制備出生物玻璃可高效修複損傷皮膚

今日科技話題:生物玻璃、冷泉拟杆菌、口腔微生物平衡、生命暴發、火星南極、拔智齒

▲ 小鼠皮膚缺損模型的傷口愈合過程。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供圖

7月6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中心王俊峰研究員和福州大學張騰教授合作,成功制備出納米級硼酸鹽生物活性玻璃,可高效修複損傷皮膚。

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據介紹,該生物玻璃不僅大大降低了硼酸鹽生物玻璃的生物毒性,提高了玻璃的生物相容性,并且顯著促進了硼酸鹽生物玻璃對皮膚修複的效果,有望成為下一代皮膚傷口修複敷料。

——中國新聞網

2

冷泉拟杆菌降解藻類多糖促進深海營養和碳循環

今日科技話題:生物玻璃、冷泉拟杆菌、口腔微生物平衡、生命暴發、火星南極、拔智齒

▲ 在深海采集冷泉表層沉積物 課題組供圖

7月1日,《環境微生物》報道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超岷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成果表明,深海冷泉拟杆菌可通過降解藻類多糖促進深海營養和碳循環。該成果為進一步了解深海微生物介導的物質能量代謝和碳元素生物地球循環研究提供了研究範例。

——《中國科學報》

3

口腔微生物平衡有助抵禦新冠病毒

今日科技話題:生物玻璃、冷泉拟杆菌、口腔微生物平衡、生命暴發、火星南極、拔智齒

▲ 圖檔來源:中國科技網

近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态學全國口腔微生态學組組長、黑龍江省口腔微生态技術創新中心主任馬晟利教授課題組完成的一項課題“宏基因組學分析揭示新冠肺炎患者口腔微生物群改變”,相關論文被《自然》雜志子刊發表。這項研究成果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侵入人體後,引起口腔微生物多樣性下降,打破了口腔微生态平衡,最終使“脫缰野馬”般的病原體由口腔闖入肺内,導緻肺部合并感染。

——《科技日報》

4

27億年前,地球就為生命暴發做好準備

今日科技話題:生物玻璃、冷泉拟杆菌、口腔微生物平衡、生命暴發、火星南極、拔智齒

▲ 研究中使用的有27億年曆史的鑽石。Michael Broadley課題組供圖

今日科技話題:生物玻璃、冷泉拟杆菌、口腔微生物平衡、生命暴發、火星南極、拔智齒

▲ 地球的岩層圖,顯示了鑽石在上地幔形成的位置。Michael Broadley課題組供圖

近日,一項新研究發現,地球大氣的基本化學成分是在至少27億年前形成的,使得這裡成為适合生命多樣性暴發的環境。在戈爾德施密特地球化學大會上介紹這項工作時,首席研究員Michael Broadly表示,在古代岩石中發現的鑽石,其中揮發性氣體的比例與在今天地幔中的比例相似,這暗示在過去的幾十億年裡,大氣中揮發性氣體的比例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這也說明足夠數量支撐生命的元素,在地球形成後不久就出現了,并且從那時起一直相當穩定。

5

火星南極地表下可能存在數十個湖泊

今日科技話題:生物玻璃、冷泉拟杆菌、口腔微生物平衡、生命暴發、火星南極、拔智齒

▲ 火星南極(圖檔來源:實體學家組織網)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地球實體研究快報》網絡版上發表論文稱,雷達資料顯示,火星南極地表之下可能存在數十個湖泊,這表明火星南極下面的液态水可能比科學家們想象的要多得多。

在最新研究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博士生阿迪亞·庫勒和MARSIS聯合負責人之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傑弗裡·普勞特分析了15年來MARSIS開展的44000次觀測提供的資料,結果在南極地表下發現了幾十個與此前4個“隐藏”湖泊相同的雷達反射信号。

6

新研究稱拔智齒會長期改善味覺

牙醫總愛勸我們拔智齒,但其後果卻令很多人擔心:“拔掉智齒有什麼後果?會影響味覺嗎?”據近日發表在英國《化學感官》雜志上的論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牙科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拔智齒可以改善味覺,而且該影響會持續很長時間。

來源:今日科協微信公衆号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台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争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上司下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