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濰坊一座小山—浮煙山,為何千古流傳?</h1>
談起《天龍八部》這部小說,有個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姑蘇慕容複。此人出身名門,又會多種武功。憑借家傳武學“鬥轉星移”,在江湖上是威名赫赫。而他處心積慮地想要爬上高層,就是為了複興大燕國。

上文中我們也講到,據傳公元400年前後,南燕開國皇帝慕容德曾特意安排太子慕容超到浮煙山腳下的麓台學院學習,在這裡慕容超學成文治武功的本領。在這裡提到一個時代、兩個人就是南燕皇帝慕容德和太子慕容超;
看過《天龍八部》人不禁會問“慕容超父子與電視中的慕容複有什麼關系?”光複大燕、光複大燕,慕容複整天想着複興大燕國,與這個南燕有什麼關系呢?
浮煙山——濰城區有這麼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丘,竟然與瓊瑤老先生筆下的《天龍八部》英雄人物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究竟如何,我們今天細細道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回顧《天龍八部》</h1>
在《天龍八部》第四十二章裡,慕容複在少室山一戰中相繼被喬峰和段譽打敗,顔面掃地,不禁想拔劍自刎,一了百了。
就在此時,慕容複的父親慕容博站出來将他阻止,說道:“你高祖有兒子,你曾祖、祖父、父親都有兒子,便是你沒有兒子!大燕國當年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何等英雄,卻不料都變成了絕種絕代的無後之人!”
沒錯這裡提到的慕容德,正是咱們上文中所說的“南燕開國皇帝”,了解曆史的人都知道除了北燕以外,前燕、後燕、西燕、南燕都是慕容複先祖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的“大燕帝國”;
後燕滅亡之際,慕容德從其鎮守的邺城率 4萬戶向南逃竄,河北漢族世家大族多随他南奔。慕容德渡過黃河,據有滑台,稱燕王。後以青、齊一帶土地肥沃,足以立國,遷居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青州),以為都城,改稱燕皇帝,号建平元年(公元 400年)。
浮煙山一帶便屬于南燕國的版圖,并在浮煙山麓建立一處學宮,為的是培養人才, 據傳南燕國的太子慕容超就在浮煙山下的麓台讀書,元代張起岩在《濰州八景》詩中的《麓台秋月》就是在這裡;
建平六年,慕容德死,其侄慕容超繼位,稱太上元年。太上六年(公元 410年)二月,被東晉劉裕率軍攻滅,至此燕國滅亡。
是以《天龍八部》慕容複一脈,應該是大燕慕容氏遺留下來的族人,這樣算了慕容複也是山東的後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