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襄城首山酒會的傳說

首山地處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稱的襄城縣城南,是800裡伏牛山之首。襄城縣位于河南省的中部, 具有悠久的曆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狩獵,春秋時名為“氾”,屬鄭地,周襄王姬鄭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居于氾,顧是以得名”襄城“,現隸屬于許昌市。

自古以來,首山石頭響譽千裡,首山的柏樹又别有傳奇,首山酒會更是讓人留戀往返。

現在的首山雖說是秃山荒嶺,但他卻藏存約8億噸儲量的煤田,同樣有待開發和建設。此外淡紅色的石矸砂岩石頭、其間質而不脆,紋順而不亂,上千年來就成為制作石磨,石磙石棚木,石墩,石蒜臼、石立柱、石條幾的好材料,曆史上方圓百裡的商人都要趕着驢、騾拉着滾動的石磨或牛車拉的石闆,石條、石墩等石件兒運往南陽,老河口,鄧州,潘城,唐河,棗陽等地賣掉。

傳回時則把南陽的絲綢,樊城的稻米等貨物帶回來販賣給當地的商販,是以首山紅石就響至千萬裡之外,進而也就形成了首山酒會,年年春季時尚雲集,當地石匠人手少,趕制不出那麼多的石制品,于是石商們便閑聚首山之巅,飲酒觀景别有情趣,特别是出現了伯仙的傳說後,每年的2月15日趕酒會的人就更多了,凡是趕酒會來的,來者都是互邀至友,自帶食盒、食籃,食盒、食籃裡放着酒菜和酒具等物,歡聚山上盡情暢飲。

傳說的柏仙,就是首山山巅曆史上種有的柏樹,且柏樹樹質呈褐紅色,是古時做柏木壽棺材的好闆材,是以當時開封一帶的達官貴人都願到襄城縣來買血色的柏木闆材。在滿山的柏樹林中有一棵最大的柏樹王,樹冠十幾丈,主幹須5個人才能合抱,這棵古柏冠大杆粗、林相茂密,常常又引來多種鳥類夜宿此樹,久而久之這個柏樹王的幹内材質就顯印出來各種宿鳥的圖案來,是以人們将這種柏樹王成為“鳥柏王”。

“鳥柏王”的名字不徑而起,不知怎麼的就傳到了數千裡之外的南方人的耳朵裡了,江淅一帶有一位 巨商,經數千裡行船來到這裡,買通官府,要砍伐此柏王,用此柏木做家具,以便顯示鳥來形圖案。其縣令也是一個财迷心竅之人,既得了錢财又想和商人同分一些材質為自己利用,于是縣官就帶着一群衙役,上首山去看這個鳥柏王。

到了山巅後,一位衙差役看到有濃郁蔭森的鳥柏王心中驚顫不已,忠告這個知縣縣官,說:“這個鳥柏王已經生長有幾千年了,方圓百裡無人不曉、人人敬之,并且年年的酒會都是圍着他而盡興痛飲的,如果我們把它砍了,會不會要遭一些報應啊?”

而别有用心的縣官認為自己是一縣之首,哪個人敢對他說啥?他根本聽不見屬下的勸說,硬是逼着衙役們砍這棵柏王,當一衙役剛舉斧砍向鳥柏樹幹的時候,隻聽啪的一聲響,鳥柏肚皮裂開,裡面流出一股血紅色的柏樹液,說也奇怪,眼見這柏樹液徑直向縣官身邊流去,突然浪頭自然,火勢彌漫,直燒向這個縣官。縣官見勢不妙抱頭就跑,可火勢已經圍着他、容不得他跑了,隻又聽一聲巨響,這個鳥柏王全身炸裂,樹枝全崩零碎,全是帶着火的碎屑飛到四周,火勢更旺,縣官和衙役全被燒死了。

從此首山之巅再也見不到鳥柏王了,人們在痛恨縣官之時、也更加願意到首山聚會,以便慶賀燒死貪官之感了。

清朝中期,乾隆下江南時走洛陽,南下路經襄城縣時,聽說首山酒會和鳥柏王仙燃之事,專門停留一日,登上首山祭奠了鳥伯王,同時又賦詩一首以表心意:“可歎首山一鳥桧,今生無緣享眼福,隻恨貪吏催景盡,不留青史落罵談”。

#百家号成長中心粉絲回饋#

河南襄城首山酒會的傳說

河南襄城首山酒會的傳說

河南襄城首山酒會的傳說
河南襄城首山酒會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