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作者:齊天劉大聖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今天來看看昭陵六駿中的第四匹馬,白蹄烏。

唐太宗李世民當年給它的題跋是:

飒露紫:

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詟三川,威淩八陣。

拳毛騧:

月精按辔,天驷橫行。弧矢載戢,氛埃廓清。

什伐赤:

瀍澗未靜,斧钺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

特勒骠:

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入險摧敵,乘危濟難。

青骓:

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昭陵六駿浮雕,左下為白蹄烏

白蹄烏是一匹黑馬。

首先,“烏”字的定義是非常明确的。

然後從名字“白蹄”看,像是四蹄踏雪的黑馬。

但有史家考證,說是白蹄是突厥語bota的音譯,原意是“小可汗”。這非常符合之前聊過的昭陵六駿幾匹馬命名規則。從李世民起名的邏輯來說,LBB也比較傾向于白蹄是音譯一說,用其原意“小可汗”來彰顯地位,而不是專指這馬四腳白色。

而且現實中,馬少有四蹄踏雪的品種。

那麼,我們暫且還是把白蹄烏看成一匹純黑馬吧。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白蹄喵烏

李世民在剛開始出戰西北方的遊牧民族時,第一個大敵就是桀骜不馴的薛仁杲。從昭陵六駿的出場順序來說,白蹄烏是六駿第一馬。傳說擊敗薛仁杲之戰,為了追擊殘敵,李世民騎着白蹄烏晝夜奔馳了200公裡,直接把它累死了。

是以再好的千裡馬,也有累垮的時候。

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喏,白蹄烏就是倒下的執行個體。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白蹄烏石雕

古代時人們常說千裡馬,千裡其實是個虛數。考據了一下,就算按最短的商周制,一裡也約等于405米,那所謂千裡,大概也要400公裡。日行千裡,沒有馬可以做到的,這太不近乎人情。

基本上這實力,就是說你在國小時,已經拿到了上海交大的入學通知一樣,難以成信。

由此知,日行千裡更多的是突顯馬的耐力好,可以不間斷的奔跑很長的時間。戰場上能日行一百公裡,已經是很好的馬了。

雍正時期,嶽鐘琪率兵一人二馬,晝夜兼程追擊敵人,五百公裡拼了老命走了14天的。是以在古代沒有道路的情況下,一天能騎馬轉戰40公裡,已經算難得的了。

而白蹄烏能連續追擊200公裡,可以算是頂配的好馬了。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駿馬如風

秦朝以前的曆史,多有誇張成分,是以好馬的象征意義更大一下。LBB也查了一下秦至清的全正史,發現正史裡面記載的有“日行千裡”一說的馬,居然隻有六匹(批次)。

這與大家耳熟能詳的動辄馬均日行千裡人均年薪百萬,差距不小。

有點意外。

項羽在烏江自刎時,把馬送給了亭長,有記載“烏雅馬,日行千裡,臨陣無敵。”這是真正第一匹号稱日行千裡的馬。

此後漢武帝叫李廣利出征西域,死傷十萬兒郎,奪得二十八匹大宛馬歸來,稱為天馬,親作《天馬歌》雲:

天馬徕,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

天馬徕,出泉水,虎脊兩,化若鬼。

天馬徕,曆無草,徑千裡,循東道。

天馬徕,執徐時,将搖舉,誰與期?

天馬徕,開遠門,竦予身,逝昆侖。

天馬徕,龍之媒,遊阊阖,觀玉台。

這是第二匹(批)可行千裡的馬。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千裡馬

第三匹馬,隻有事迹描述并無名字,是漢時的匈奴冒頓單于的一匹馬。

冒頓在曆史上也是一個狠角色,他的兩個著名的故事,都與馬有關。

第一個是他弑父自立。當時冒頓在宮鬥中被排擠,他就發明了一種響箭,号為鳴镝,并要求下屬,箭響聲起,必須随射,違令者斬。第一次他就射向了自己的一匹寶馬,下屬們但凡稍有遲疑,便被處死。第二次,響镝射向了他老婆,沒射箭的下屬也被處死。第三次,箭就射向了老單于。

然後新單于就登基了。

然而這匹被射死的馬,并不是我們這次要提的千裡馬。千裡馬是冒頓單于的第二個故事裡的馬。

當時他剛剛弑父自立,勢力還沒有那麼強大。邊上的一個部落就派使者來,說把你的唯一的千裡馬朝貢給我。冒頓問部下是否可行,部下都說不行。冒頓卻說區區一匹馬,給了。

緊接着第二個使者過來,說把你最漂亮的妃子給我。冒頓又問部下,部下說欺人太甚。冒頓卻說,給了。

第三次使者又來,要把一塊土地割過去。冒頓第三次問部下,部下有些人就說,之前的寶馬美姬都給了,這次的貧瘠之地,沒什麼用,不如也給了吧。冒頓馬上把說給的人全部殺掉,然後提刀立馬,殺使祭旗,猝不及防的攻破了這個部落。

驕兵之計,可謂盡矣!莫說中華塞外無人。

可惜的是,史書中并沒有記載這匹匈奴部落唯一的千裡馬的更多資訊,是以它隻成了曆史大枭雄的一個注腳。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單于夜遁逃

第四匹則是人盡皆知的赤兔,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攪起三國風雲動蕩不已。有趣的是,紅馬赤兔也是一匹四蹄踏雪,史記其“渾身上下,火炭般赤,四蹄踏雪,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很好看。八尺,别是商制的一米三,成小矮馬了。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人中呂布

兩晉南北朝大混亂時期,群雄割據,大土豪皇帝冉闵有一匹駿馬,号為朱龍,每日能行千裡,可惜它比的盧還要礙主,直接在激烈戰場上倒斃,覆滅了冉魏王朝。這也是曆史中記載的第五匹千裡寶駒。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冉闵禦朱龍

宋元明時期,史書中少有千裡馬的記載。下一匹有記載的千裡馬,是清皇太極出征時騎的,當時記載他“腰懸利劍,手執金鞭,腳下跨一匹千裡嘶風馬”,可惜都寫人去了,馬就嘶了心瘋,除了這句”千裡嘶風”,其它就沒紀錄了。再看看這個胖子,嗯,不減肥是不能日行千裡的,馬也受不了。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皇太極

以上幾匹就是正史中有記載的千裡馬。

除此之外,名馬雖多,但大部顯著于快速或華貴,反而以急行千裡而出名的馬并不常見。

縱有其它千裡之名的,皆為鬼神。

既然白蹄烏是寫長襲,在乎的是耐力和堅持,拓展的是短時間内做大改變的能力,那麼有很多的美好事物都有這些屬性,比如日月,江河,青龍,雷電,箭矢,威儀,豪言,時光。

那我們狗尾續貂的補充八個緯度,點贊白蹄烏的長襲特質吧。

白蹄烏

唐.李世民

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辔平隴,回鞍定蜀。

白蹄烏.長襲

LBB

上将之位,膺列紫薇,天策之名,得乘元初。

日行千裡,星芒四野,長安望戶,關隴陌路。

乘月控弦,朔風鳴镝,秋高響馬,勢靖逐鹿。

龍韬豹變,鸾鳴鷹揚,九子重光,踏燕作奴。

長浪擊岸,其聲如哮,晨絕白帝,夜襲姑蘇。

雷馳電擊,霧卷冰銷,文英霞帔,朱佩雲母。

霜威見屈,風概猶竦,神綱不墜,英烈自武。

燕人橫橋,匹馬梁州,聲聞百裡,化周萬物。

期門寄切,有悖心靈,萬裡搏侯,屢移寒暑。

白駒之歎,朱棺元甲,震悼哀榮,宜加恒數。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白蹄烏彩繪

大概也解釋一下用到的典故,免得看得渾噩了。

日月:日行千裡,星芒四野,長安望戶,關隴陌路。

晉明帝有“長安何如日遠”一典,謂長安于日,孰近孰遠?有人自長安來,不從日邊來,或說可見日,不見長安。

箭矢:乘月控弦,朔風鳴镝,秋高響馬,勢靖逐鹿。

冒頓也罷,薛仁貴也罷,西域風好,功名欲求,鳴镝射了寶馬美姬,三箭定了天山,飛翔食肉萬裡封侯,閑時獵物,戰時打谷草,來去如風。

青龍:龍韬豹變,鸾鳴鷹揚,九子重光,踏燕作奴。

豹變之君子,鷹揚之骠騎,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馬行百态,有輕若踏燕,有負犁拉車,有桀骜崇峻,有龍馬精神。

江河:長浪擊岸,其聲如哮,晨絕白帝,夜襲姑蘇。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江河千裡易,駿馬一日還。劉備還在派張飛從陸路攻打巴蜀時,水路的趙雲已經泛舟而上了。

雷電:雷馳電擊,霧卷冰銷,文英霞帔,朱佩雲母。

文英朱佩,皆為古時電母之名。瞬息萬變,跨境而行,遠遁的薛仁杲也想不到李世民會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現在面前。

威儀:霜威見屈,風概猶竦,神綱不墜,英烈自武

不怒自威,腹有詩書氣自華。用威儀屈人的,如杜武庫,如韋睿,如王守仁,不騎馬,卻英如華,烈如鋼。

豪言:燕人橫橋,匹馬梁州,聲聞百裡,化周萬物。

斷橋上的張飛一句,我乃燕人張翼德,聲聞百裡。辛棄疾的一句匹馬戍梁州,共鳴千張。即便是千裡馬也需要旬日才達的地方,也可以輕易的聽見那些豪言,擲地若金的聲音铮铮可聞。

時光:期門寄切,有悖心靈,萬裡搏侯,屢移寒暑。

白駒過隙,人生天地之間,忽然而已。為搏萬裡封侯,三十一個寒暑,獨立西域,當班超回到中原一個月後,就俨然長逝,縱有千裡駒,也有遺憾,唯時光不變,不似長,卻是最漫長。

昭陵六駿·四·白蹄烏·長襲

駿馬圖

這次先收,下次看風儀萬種的特勒骠。

圖自網絡,侵删。

關注看更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