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底結束的第38屆全國青少年資訊奧林匹克競賽中,中山紀念中學派出的6名隊員獲得2枚金牌、3枚銀牌和1枚銅牌,金牌數量以入選的訓練隊數量位居全國第四位,5人進入全國前100名, 在全國排名第一。其中入選國家級教育訓練隊伍并獲得清華大學資格的2人,清華大學強學項目合格2人,北京大學強學項目資格1人。
在優異成果的背後,這位資訊科學大師是如何精煉的?我怎樣才能在學科比賽中脫穎而出,并獲得一張清北門票?9月11日下午,中山紀念中學五項大學科學競賽召集人、全國資訊學奧林匹克金牌教練熊超在中山古鎮萬科中心公園參加公開講座。講座的主題是:吉中資訊學頂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熊超.通訊員/受訪人活動主辦方圖檔
在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中,熊超在現場為家長們介紹了中山紀念中學優秀的資訊學競賽成績和整個資訊學競賽教育訓練體系。100多位家長認真聆聽熊超的講課,積極互動,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自2008年以來,熊超一直擔任中山紀念中學資訊學競賽的教練,現在是五所大學學科競賽的召集人和資訊技術準備團隊的負責人。在他輔導的學生中,近300人獲得全國資訊學聯盟一等獎,33人入選廣東省資訊省隊參加全國總決賽,在全國總決賽中赢得18枚金牌,22枚銀牌和11枚銅牌,18人入選國家級訓練隊, 1人入選中國國家隊,獲得1枚國際金牌;5人入選國中資訊學國家隊,3人獲得金牌,2枚銀牌,近30名學生被送到清華北京大學。
講座中,熊超首先介紹了全國青少年資訊奧林匹克競賽的系列活動以及中山紀念中學近年來資訊競賽的成績,中山紀念中學在廣東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連續16年獲得全省第一名;2012年至2021年,共有51人入選省隊;全國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共獲得27枚金牌,入選國家隊25人,也是全省首創。
事件現場。通訊員/受訪人活動主辦方圖檔
這一成績離不開中山紀念中學資訊學教練組的努力,這隻是國中資訊學競賽成績的一小部分。據統計,自資訊學大賽啟動以來,該隊已經輔導學生獲得全國聯賽一等獎474次,位居全國第一。中山紀念中學還于2020年被清華大學授予"基礎學科資訊學優秀創新人才銜接培養試點基地",2021年被北京大學授予"文科人才共生基地"。除了資訊學競賽,吉中五大高校學科競賽隊每年還向頂尖大學輸送不少人才。
在講座中,熊超分享了在吉中培養資訊學頂尖創新人才的理念,目的是發現和培養一批對某些學科領域有興趣和才華的學生,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台,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向适應時代發展的國家和社會輸送一流的創新人才。
他還解釋了入門資訊學教育訓練的一些學習要求,以及他多年來在競賽輔導方面的一些經驗。"愛好是最好的老師。熊超告訴家長,不要讓孩子憑功利的心學資訊學,而是要讓孩子真正喜歡,隻有真正喜歡和愛,孩子才能享受資訊學的樂趣。同時,也要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不灌輸、不補習、不拔苗促進生長,注重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他說:"我們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隻有這樣才能繼續克服困難,攀登高峰。"
南方日報記者 廖炳英
圖檔由活動組織者提供
【作者】 廖炳英
【來源】南方新聞傳媒集團南方+客戶
來源:南方+-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