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洪搶險先進典型(2)|熊超:有險情我先上

抗洪搶險先進典型(2)|熊超:有險情我先上
抗洪搶險先進典型(2)|熊超:有險情我先上

工作中的熊超(左一)。

8月18—19日,岷江洪峰過境,翠屏區菜壩鎮2238戶7055人受災。“汛情就是指令!有險情我先上。”該鎮黨委書記熊超菜壩鎮黨委書記熊超強忍病痛,在防汛一線連續奮戰了4天3夜,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與同僚們一起,趕在洪峰來臨前,提前6小時将全部受災群衆安全轉移撤離,現場無一人失蹤傷亡。

8月18日淩晨開始,新一輪持續強降雨天氣,導緻岷江流域水位持續上漲,防汛形勢告急。菜壩鎮水系發達,是防汛重點鄉鎮。作為鎮級防汛指揮部總負責人,熊超放棄公休,以機關為家,全力投入防汛搶險工作。他不僅牽頭成立了綜合協調、技術保障、搶險救災、轉移安置、衛生救護、治安保護六個工作組,同時深入村組,對岷江沿線的村民轉移進行勸導、對沿線卡口進行巡查、在安置點進行協調等工作。

“不留一戶、不漏一人。”該鎮菜壩村低窪區域群衆将受洪水威脅,冒着大雨,熊超和同僚們到菜壩村160戶存在受淹風險的村民家中,挨家挨戶勸導人員進行轉移,確定群衆生命安全,減少群衆财産損失。

“我沒事,我還能再堅持,現在要趕緊把居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就怕洪水突然來了,那個時候就來不及了。”熊超一邊說着話,一邊捂着胃部,表情痛苦。忍受着胰腺炎和胃病的疼痛,熊超持續工作整整4天3夜,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哪裡有危險他就沖到哪裡,嗓子喊啞了、腳掌起泡了、身上已經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了,幹了又濕,濕了又幹,他還開玩笑地說:“老婆終于不用催着我洗衣服了。”

為保證轉移村民無一人傳回,在該鎮設定的方碑卡點、機場卡點、五星二隊卡點,熊超不停地來回巡查,了解卡口人員情況。餓了就在車上吃個面包,短短10來分鐘的車程,熊超也沒閑着,一直提醒着安置點的同僚,一定最大限度保障好安置群衆的生活所需,同時,又多方協調行軍床、棉被等物資,讓村民住得安心、放心。

“這裡環境不錯,志願者對我們都很有耐心,我們都很滿意。”在翠屏區菜壩鎮中心校安置點,菜壩鎮居民彭祖華說,到安置點後,鎮村幹部對他們非常關心,生活有吃、有住、有保障。為了有效保障受災群衆的日常生活,熊超的身影穿梭在安置點的各個房間,熱心地為受災群衆提供受災登記、物資供給、心理輔導等服務。

洪水退去,熊超并沒有停下腳步,時刻到防洪堤觀察水位情況,第一時間趕到受災最嚴重的村民家中,看房屋和财産受損情況,并對洪水退後的清淤和消殺工作進行安排。“水位不退,險情不除,我絕不能離開自己的戰鬥崗位,否則就是失職。”熊超在電話裡對母親說道。這時,大家才知道,熊超的母親摔傷住院已有兩天,他也沒來得及去看望一眼。據了解,目前,菜壩鎮消殺工作已基本完成,受災群衆已陸續分批次有序安全傳回家中。

“這個時候,有點想家裡三歲的女兒了。”提起家中的事,熊超有些感慨,他告訴記者,夫妻也奮戰在建立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中,兩人已經幾天沒有碰面了,女兒這段時間一直是家中長輩在照看。因為想念女兒,他隻能抽空通過手機“隔空”與女兒視訊,看着女兒天真的笑臉,他的疲憊也暫時緩解了。

葉昌榮 宜賓日報記者田琴文/圖

來源:金江網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