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辛亥革命史迹豐富 專家建議深度保護和開發利用

廣州辛亥革命史迹豐富 專家建議深度保護和開發利用

圖為孫中山和宋慶齡在廣州辛亥革命紀念館上海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寫下《建國戰略》的場景。(檔案照片)中國通訊社,辛亥革命紀念館插圖

新華社廣州10月26日電(孫秋霞)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化曆史研究館與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播電視局聯合舉辦了26日"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學術研讨會"。與會專家指出,廣州和辛亥革命有着深厚的曆史淵源,留下了豐富的革命曆史痕迹,應得到深深的保護和發展和利用。

1911年4月,孫中山在廣州上司了黃花崗起義。同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廣東等各省紛紛響應,赢得了革命的勝利。作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發源地,廣州有許多辛亥革命的曆史遺迹,主要分布在越秀區、天河區和海珠區。

廣州辛亥革命史迹豐富 專家建議深度保護和開發利用

圖為位于廣州市黃浦區的新海革命紀念館。(檔案照片)由辛亥革命紀念館提供

例如,舊址類别包括孫中山元帥官邸舊址、廣東省協商局舊址、王氏書店(星中會廣州分會舊址)等,烈士墓包括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朱志新墓、鄧一南墓、華僑五烈士墓等。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嚴曉清指出,這些革命性的曆史遺迹不僅對研究廣州近代史和中國近代史具有重要價值,也是廣州建設世界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曆史文化資源。

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原址為中山大元帥官邸,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機關,舊址前身為廣東世民粘土廠,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水泥廠,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兩次在這裡建立革命政權。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化曆史研究館館長黃苗章介紹,"十五"、"十一五"期間,孫中山元帥府舊址被征用給文物部門管理,在此基礎上,籌建了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大元帥府的門樓按照原來的樣子進行了修複,并開放了大元帥府舊址的中軸線,南樓和北樓。他建議進一步改善舊址的内部環境,全面恢複大元帥辦公室舊址的原貌。

在廣州,也有一些鮮為人知的革命史,如廣東省協商委員會的舊址。廣東省協商委員會成立于清朝第一年(1909年),豐富了廣州近近代的曆史。孫中山在此宣誓就任大總統,并在廣東省協商會議發表演講和出席會議。

黃苗章認為,廣東省咨詢局舊址是廣州作為中國近現代民主革命之源的最有代表性的親身見證。廣州應盡快恢複廣東省咨詢局舊址大門的原貌。

專家還建議,廣州将一些曆史遺迹整合成"系列",打造品牌旅遊路線。

例如,廣州烈士路點綴着20多個現代革命先驅的墓葬遺址,包括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耿吉新軍起義烈士墓和華僑五烈士墓,這是一個展示中國民主革命烈士烈士和曆史的"自然博物館"。

嚴小青指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見證了辛亥革命中重要而宏偉的廣州起義,墓碑規模宏大,占地13萬平方米,有孫中山銘文"昊昊永生"拱門等建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也反映了海外華人的愛國熱情和對辛亥革命的支援。

"廣州烈士路在全國獨一無二,這條路上分布着許多辛亥革命的曆史遺迹,可以有機地整合烈士路的相關曆史遺迹,建設辛亥革命旅遊綠道,把烈士路建設成為民主革命紀念地和愛國教育基地。"鄒曉清說。(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