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陽城鄉地區,早就出現了一種著名的諧波"老石台果——脆皮"。這是"老石台"産品的贊和贊。前幾天有幸參觀了遼陽老石台生産基地,部分工藝還保留了手工制作的傳統。

手工糕點
據《遼陽縣紀事報》記載,青光緒30年(1904年)2月,一位河北姓曹佬來到遼陽,租了孫家的房子,開了一家"史黛"果店。因為人不熟悉,管理不當,幾年來一直虧損,然後他把所有的鋪路都當成房租給了孫家,改名為"史泰果"。最初聘請了原來的"施泰德"工匠,後來孫錫厚正式接手了業務。在僞滿期間,他的孫子孫國臻一直處於公私合夥關係中,直到1955年12月。
解放前,遼陽糕點業較大的廠家有中河齋、真泰鑫、石藝泉、保定勝、松河軒、賴斯香村、袁興仁、清德福、芝立發、三河府、老石太等。解放後,有的還繼續經營,雖然各種産品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顔色,而且能在群衆中突出信譽,影響更深,應該是先推"老石台"。
解放後,"老石台"繼續生産。1949年底,在遼陽市人民政府的上司下,成立了新的工商聯。代表選舉産生後,"老石台"經理孫國貞擔任委員會主席。1951年9月,第一屆遼陽市工商聯成立,當選為常委。他還當選為遼東省人民代表、遼陽市人民代表、全國政協委員。1957年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1955年12月,老石台實作了公私合作。同行業的其他廠家,經過幾次起起落落,反複起起落落,都已倒閉。糕點行業實作了公私合作,僅憑這一次,孫國貞就被任命為公私合營"老石泰"糕點廠廠長。1963年,"老石台"糕點廠并入遼陽市食品廠。
傳送帶輸送的糕點
1982年,在市有關部門的重視和積極支援下,全市首家修複"老石台"糕點廠。
遼陽老名鼎鼎的經營還是不是很多,老世泰絕對算作食品的代表,希望這個品牌能保持品質,做到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