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膠東美食:入冬之後,煙台農村流行自家制作“蘋果脯”

冬天已經過去,小雪氣近在咫尺,此時在膠東的農村地區,在田間工作幾乎繁忙,一般進入農業閑暇時間。不過,閑暇隻是相對的,很多家庭會利用這段時間做一些特别的食物,更能代表瓜卡莫萊和蘋果的領地。本文基于一位朋友栖霞的解釋,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制作蘋果的過程。

膠東美食:入冬之後,煙台農村流行自家制作“蘋果脯”

衆所周知,富士紅蘋果在收購時都要經過水果選型過程,好的産品、大水果(圖示)一般直接賣給購買者或電商發貨。剩下的蘋果,留在家裡吃。其實這些蘋果很小或稍微磕磕碰碰,吃的味道沒有問題。

膠東美食:入冬之後,煙台農村流行自家制作“蘋果脯”
膠東美食:入冬之後,煙台農村流行自家制作“蘋果脯”

制作蘋果有三個主要步驟,即去皮,脫水和幹燥。剝離切口的第一步比較簡單,關鍵在于下面的脫水步驟。

膠東美食:入冬之後,煙台農村流行自家制作“蘋果脯”

脫水過程也與所使用的容器有關。傳統的農村有一個大鍋,切出新鮮的蘋果洗淨,可以直接放入鍋裡蒸。這時,把鍋底放上水果,拉起風鼓,像是新年熱氣騰騰的那種火力蒸熟的饅頭,可以大大提高脫水效率。

膠東美食:入冬之後,煙台農村流行自家制作“蘋果脯”
膠東美食:入冬之後,煙台農村流行自家制作“蘋果脯”

如果你使用瓦斯竈,你需要再蒸幾次。具體操作流程是:蘋果塊切開後,先在通風的地方自然晾幹一天,再在瓦斯竈上蒸。第一次蒸,大約需要三十分鐘。等完鍋後,需要去通風的地方晾幹。這段時間需要幹燥較長的時間,一天到兩天,中間還需要翻過果實,保證各部位通風均勻。幹燥後,需要再次煮熟,此時蒸20分鐘即可出鍋,取出幹燥即可食用。雖然過程比較複雜,但水果很好吃。

膠東美食:入冬之後,煙台農村流行自家制作“蘋果脯”
膠東美食:入冬之後,煙台農村流行自家制作“蘋果脯”
膠東美食:入冬之後,煙台農村流行自家制作“蘋果脯”

這些都是比較傳統的做法,中年朋友習慣用過這種方式。我聽說,現在也有一些年輕人購買烤箱并帶回家,使用技術烘幹。簡而言之,這個想法是活生生的,隻要蘋果線上上變得美味。

聽這位栖霞朋友介紹,一個中等大小的紅富士,大概可以做成四塊水果。筆者還問過一位有經驗的果農,她說,把換成一個重量比,将近十斤的鮮果從一公斤幹果(fruit)中取出。是以,自制蘋果的價格一般不低,畢竟是一分錢的商品(本文圖檔提供商:栖霞"小麥","卡車在哪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