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涼茶市場“減糖加氣”尋求新增量,讨好年輕人管用嗎?

近日,Gadot宣布推出一款新的零熱量涼茶,同時也在推出泡泡涼茶。在此之前,王老吉推出了0糖0胖0卡增稠版涼茶,涼茶行業似乎正在探索過程中,不是關于飲料行業熱門産品的選擇——泡泡水和無糖飲料。

從本土飲料到形成億級市場,涼茶曾是中國飲料行業的傳奇,但近年來涼茶行業處于瓶頸狀态。面對新茶、新品牌的沖擊,涼茶行業正在摸索取悅年輕消費者的方法。

業内人士表示,價格戰讓新進入涼茶行業變得困難,是以涼茶成為進入衰退的罕見飲料細分市場,目前市場還不到其峰值的一半。此次推出目前市場熱門品類,是涼茶企業試圖迎合年輕消費者的一步,但時間較晚,消費者能否得到心智尚不得而知。

涼茶企業跟進零熱量、無糖産品

7月5日,Gadot的新款零熱量涼茶将在網上釋出,經過10天的預售後,Gadot宣布了一種新的零卡路裡涼茶産品,包括310毫升的苗條罐裝和550毫升的PET瓶裝。

根據Gadot釋出的資訊,Gadot集團品質管理部總經理Pang Zhenguo表示,"Gadot Bao零卡路裡涼茶是Gadot集團多年來精心打造的涼茶新産品。在實作産品零熱的同時,将藥材原料配方不變、生産工藝不變、品質管理不變、品質提升,進一步滿足消費者對涼茶飲料的多樣化需求。

在Gadot釋出零熱量涼茶之前,它正在推出其主要的"0糖0卡路裡0脂肪"無糖涼茶,保留了涼茶配方,使用糖類赤藓糖醇。此外,它還在介紹泡泡涼茶。公開資料顯示,該産品除了采用中藥材提取專利技術外,還添加了無磷酸氣泡,滿足了年輕消費群體對濃烈口感的追求。

涼茶行業的另一個品牌王老吉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無糖涼茶和低糖涼茶。日前,王老吉将無糖涼茶包裝更新,将"0砂、0脂、0卡"打上突出位置。

對于涼茶企業推出近年來深受消費者歡迎的新品類産品,資深消費品投資者吳曉鵬告訴新京報記者,涼茶企業在泡泡水、無糖飲料暢銷的行業背景下,推出無糖、泡泡産品也迫于競争壓力,基本上屬于新風雲。但是,在傳統企業内部孵化創業等新品類比目前衆多年輕的創業團隊要困難得多。

涼茶市場正在萎縮

回顧過去,王老吉和加朵将在涼茶行業成長,并且有一個隐藏的趨勢是與可樂等品類競争。

從2009年到2012年,涼茶品類保持了16%-18%的高增長率,各種企業都參與其中。當行業最火熱的時候,市場上有50多個大大小小的涼茶品牌,甚至有藥企涉足涼茶,包括和記黃埔、盤高壽藥業、北京同仁堂、桂林三金等。而随着氣林、好望水等新品牌的出現,又占據了一席之地,給涼茶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壓力。

作為飲料市場的"新貴",元源森林近年來一直熠熠生輝。元奇森林成立于2016年,主營業務為生産無糖、低熱量産品,如氣泡水。天眼檢查App顯示,元林自成立以來共獲得五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于2021年3月1日完成。在業績方面,據媒體報道,2020年元林業績同比增長約270%,年銷售額達到30億元,其中泡泡水銷售額占比超過70%。在2019年和2020年的"六一八"期間,元起森林實作了天貓飲料的首次銷售。元氣林創始人唐斌森設定了2021年75億元的銷售目标。

此外,作為"國内首庫存功能性飲料"的東鵬飲料,也在不斷增長。東鵬飲料公布業績顯示,預計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将達到36億元至37.2億元,同比增長45.78%-50.64%,淨利潤為6.65億至6.85億元,同比增長50.69%-55.22%。

事實上,各種新飲料都在如火如荼地發展,涼茶市場規模正在萎縮,之前的兩位數增長正在成為過去,歸根結底,涼茶是一個相對小衆的品類。

從加朵的角度來看,以前想成為中糧集團這棵"大樹",但被中糧集團尋求賠償。中糧集團與加朵的合作主要通過其包裝上市公司中遠包裝,雙方因合作而陷入僵局,之後中糧包裝要求加朵賠償約2.3億元,并支付約773.48萬元的利息。

争議最終得到解決,今年3月2日,加朵集團董事長王金昌與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盧軍就進一步深化合作交換了意見。王金昌表示,希望未來在包裝服務、産品創新、技術研發和股權投資上市等方面與中糧集團進一步合作。

王老基的業績展現在他的母公司廣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白雲山的财務業績中。根據财務業績,白雲山2019年實作營收649.52億元,同比增長53.79%,非淨利潤為27.46億元,同比增長28.84%。其中,子公司王老吉達健康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達102.96億元,淨利潤13.8億元。2020年,王老基主營業務收入降至68.62億元,淨利潤為11.95億元。

作為行業第三和它的利好,還有王老吉、加朵的壓制,業績也在下滑。其母公司達利食品在2019年财報中表示,2018年和2019年涼茶市場整體增長疲軟,正在重新規劃資源投入,梳理銷售體系,努力實作銷售增長。在2018年财報中,大理食品公布了其涼茶業務的更詳細資料,2018年功能性飲料、植物蛋白和含乳制品飲料(包括豆類)的銷售額分别增長15.1%和27.0%,涼茶業務下降6.3%至23.61億美元。

吳曉鵬指出,目前涼茶行業有三個特點,一是涼茶這種飲料不是民族飲料,銷售大多在南方;是以,涼茶行業很難期待恢複高增長。

新品類怕拯救涼茶

依然相對于涼茶行業的"少數飲料",2021年開始有意識地"取悅"年輕消費者,其涉足泡泡水、零糖飲料等領域卻慢了半拍。

吳曉鵬告訴新京報記者,由于加朵和王老吉兩大巨頭的争鬥,圍繞商标、包裝和廣告語言的無休止的争論消耗了雙方大量的管理精力、資金和媒體資源。近10年來,各種新飲料層出不窮,衆多傳統品牌和産品疊代,涼茶行業的形象、美譽度、價值與巨大争議不斷下滑。如何開發更健康的産品,并設定符合新消費趨勢的方向,已成為行業前進的挑戰。

老産品的增長并不順利,涼茶企業開始萌生新産品的思路。大理食品曾對媒體表示,随着消費更新的不斷深入,消費者對飲料的選擇對健康、口感的要求越來越高,泡泡水已經成為消費者的一種新空氣。大理食品基于對消費趨勢的判斷,結合産業發展狀況和自身研發實力,及時推出其積極的泡泡涼茶,滿足消費者更加多元化的需求。

泡泡水産品雖然是近年來流行的産品,但已經有很多巨頭進入市場,是以說它并不占優勢。在市場上,森林帶動了泡泡水行業的發展,随後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餐飲巨頭或引進或新推動其泡泡水産品的發展。與這些品牌的品牌實力相比,管道實力,卻處于弱勢地位。

吳曉鵬表示,即使具有較強的品牌效應,目标也是要保持消費習慣,要改變消費者從不喝涼茶的習慣,喝涼茶是非常困難的。食品和飲料行業的未來機會肯定會獎勵滿足消費者對品質更新,情緒放松或社交需求的産品或企業。

新京報記者 楊親王

編輯:李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