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漫長的革命生涯中,毛澤東同志擔任過許多重要職務,為了悼念他的老人們,我列舉了毛澤東一生中擔任的主要職務,并請大家給予更多的支援和關注,謝謝。
描述: 1918年6月,從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後,毛澤東正式進入社會。在學校學習期間,他與蔡和森、何書亨、蕭子生建立了"新人民社會",并擔任軍官。由于活動能力突出,還被推薦擔任協會秘書長、教育研究部長等校内職務。

1、1918年10月,從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後,在楊昌吉老師的幫助下,在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李大昭的幫助下,蔡元培校長同意毛澤東擔任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社會職務,即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助理,在此期間,他與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進行了具體而深入的接觸。
注:1.這次去北京是同學陪同的,據說有多達25人。毛澤東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了大約半年,拿到了8元的報酬。3.關于職位。毛澤東和斯諾談起做"助理",有人作證說,類似于注冊員身份的"秘書",同行肖子生說是員工,正因為如此,是以,有些人幹脆一般叫圖書管理者。楊昌吉是毛澤東的老師,也是未來的嶽父。1918年毛澤東畢業後,楊昌吉離開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擔任北京大學教授,1920年病逝世。
1919年11月,參加湖南省第一所師範學校的社會組織"新人會"在長沙周南女子學校開會,修訂了分會,原官員毛澤東當選為理事會成員,何樹亨擔任執行主席。
注:何書恒是毛澤東的密友,曾任教師,曾任黨内主要政黨、六大黨、中蘇執行委員會、衆議院人民委員會代理部長等代表,紅軍長征原定留,1935年2月逝世。
1919年5月,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了六個月後,毛澤東回到家鄉上海等地,在長沙發起成立湖南學生聯合會,并擔任自己的官員,組織和上司了湖南學生反帝愛國運動。
1919年7月,湖南學生會刊物《湘江評論》首次出版,毛澤東任主編,著有《人民大聯合》。随後,他擔任湘雅醫學院學生會期刊《新湖南》的主編,并擔任《大公報》的外部撰稿人。
第五,1919年12月,《湘軍評論》等刊物,被湖南軍閥張景軒查封,回家處理母親的葬禮回到長沙,組織學生加入社群,發起驅逐張景軒運動,"驅魔"代表團抵達北京,成立"民間通訊社"并自理。
注:張景軒曾任湖南省省長。
1920年7月,毛澤東等人發起成立湘潭教育促進會,當選為文軍幹事,并擔任湘潭教育促進會編輯主任。
注:湖南不僅在軍事運輸方面有效,而且學習、農業和工業運輸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1920年8月,随着易立榮等人在長沙發起成立文化圖書俱樂部,毛澤東作為文化圖書俱樂部的特約代理人,為易立榮的經理,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新文化的讀書會。當年10月,杜威在蔡元培的陪同下發表演講時,毛澤東應邀發表演講。
注:杜威是美國著名學者,曾多次在北京大學講學,倡導平民教育。全國知名平民教育家、鄉村建設者蒲陽初深受其影響,何揚初為平民教育和農村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尊重。
1920年9月,毛澤東被聘為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國小校長,直至1922年冬。
注:這時毛澤東的兩個弟弟毛澤民和毛澤邑也來到了這本小書前。
1920年11月,他和何書恒發起成立長沙共産黨組。12月初,給蔡和森、蕭子生等人寫了一封信,說他完全接受馬克思主義,堅定地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
1920年12月中旬,他與楊開輝結婚,年底他與其他組織成立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并擔任書記。
注:全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于1922年5月,開始命名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1月更名為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
1921年7月,他作為官方代表參加了黨的代表大會,并在會議期間擔任大會記者。
1921年8月,為了加強黨對勞工運動的上司,中國勞工部長在上海成立,張國軒任總長,毛澤東任湖南支部主任。
注:1925年5月1日,中國工會書記在廣州召開第二次全國勞工代表大會,決定成立中華全國總工會。
1921年10月,中國共産黨湖南支部成立,毛澤東任書記,中國共産黨湖南支部是中國共産黨的第一個省級黨組織。
1922年5月,中國共産黨湘區執行委員會成立,毛澤東任書記。
1923年6月16日,毛澤東參加黨的三大會議,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局書記,首次進入黨的上司核心。中央局由五人組成,陳獨秀為中央局主席,羅章龍為會計,負責中央的日常工作。
1924年1月17日和1924年,毛澤東參加了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并按照中國共産黨三大黨的要求,以"黨内合作"的形式開展合作,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
1924年3月,毛澤東擔任國民黨上海行政部執行委員、組織部書記。
1925年10月,任國民黨中宣部代理部長、《政治周刊》主編、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工作坊,并任主任。
1926年1月,國民黨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毛澤東作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和代理宣傳部長參加,并再次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同時繼續擔任代理宣傳部長。1926年5月,蔣介石提出要破壞中國共産黨的合作後,毛澤東和其他在國民黨任職的共産黨員全部離職。
1926年11月,毛澤東成為中國共産黨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并成為農業運動的上司者,因為在毛澤東的上司下,武漢中央農民運動工廠中的房間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1927年4月,毛澤東參加了在武漢召開的五次共産黨大會議,并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1927年8月,毛澤東出席在漢口舉行的著名的第87次會議,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中共湖南省委原敵委書記,上司了秋收起義。
1927年9月,秋收起義成功後,毛澤東擔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前敵委書記,該團由井岡山革命軍的重要來源秋豐起義軍組成,毛澤東在軍隊中的第一個職位。
1928年4月,毛澤東率領朱德上司的中國勞工、農民和紅軍革命革命黨第一師和叛軍師後,工業、農業和革命軍第四軍成立,不久改為紅軍第四軍,毛澤東擔任紅四軍黨代表和軍事委員會書記。
1928年5月,中國共産黨湖南省邊境特别委員會成立,毛澤東當選為書記。
1928年6月,中國共産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留在國内的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委員。項仲發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來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擔任政治局常委書記
1930年2月,為統一指揮部,紅四軍與紅五、六軍、湘縣邊區特别委員會聯合成立了總陣線委員會,毛澤東擔任總黨委前書記。
1930年7月,紅軍成立,毛澤東擔任軍團政治委員會委員。
1930年8月,紅軍與紅三團會合,組成中國勞工、農民和紅軍的第一支軍隊,毛澤東擔任紅軍總政治委員會委員和前總書記。
1930年9月,在六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1931年1月,在六中四中全會上,毛澤東還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上,王明在中國共産黨代表的支援下進入中央政治局。
1931年1月,中國共産黨(CPC)蘇聯中央局,即中蘇地區中央局,毛澤東擔任中央局委員,周恩來擔任書記,周恩來擔任代理書記。
1931年2月,中蘇地區中央局改組,毛澤東成為中蘇地區中央局常委。
1931年10月,臨時中央委員會準許毛澤東為中蘇地區中央局代理書記,直至1932年10月甯都會議。中央蘇維埃地區中央局是中蘇地區黨的最高上司機構。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省瑞金成立,毛澤東當選為中國革命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人民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34年1月,在中蘇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毛澤東當選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明确成為周恩來的"軍事指揮助手"。
1935年3月,毛澤東作為改組後的"三人軍事指揮組"成員,擔任紅軍前敵軍司令部政治委員會委員。
1935年9月,俄國領土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将紅一、三軍、中央直支部改編為上安支部,毛澤東擔任支部政治委員會。
1935年11月,中央紅軍抵達陝北省後,中共中央任命毛澤東為西北革命軍委、紅軍政委主席。
1935年12月,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廢除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新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和後部, 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葉建英任參謀長。
1936年3月,紅軍被命名為"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隊",毛澤東擔任政治委員會委員。
1936年12月45日,在紅軍三個兵師之後,中央政治局決定将抵達陝北的西北革命軍委和中央革命軍委合并為擴大的中央革命軍委,由毛澤東擔任主席。
1937年8月,在洛川會議上,中央決定成立新的軍事委員會,由毛澤東擔任書記。
1943年3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他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書記處書記,并擔任宣傳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學校校長。
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他當選為中國共産黨六屆中央委員會七中全會主席和主席團主席,任期11個月。
1945年6月,在中國共産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8月,政治局會議決定毛澤東擔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1949年6月,毛澤東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籌備會議的籌備主任。
1949年9月30日,毛澤東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毛澤東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1953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成立,毛澤東主席任主席。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統上司國家軍隊,并擔任國防委員會主席。
1954年9月28日,中國共産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成立,由毛澤東擔任主席。
1956年9月28日,毛澤東當選為中國共産黨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主席。
1959年4月,在毛澤東的建議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一項決議,要求毛澤東不再擔任國家主席,由劉少奇接任。
1969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1973年8月30日,毛澤東當選為中國共産黨第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主席。
他于1976年9月9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