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不是一個選擇問題,而是一個必須做的問題。
溫家寶/百川日報
近年來,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投資大幅上升,很可能成為未來投資和所有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此背景下,去年上市的陸金控股(NYSE:LU)近日釋出了首份ESG報告。
公開資訊顯示,陸金控股是近年來中國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率先釋出企業負責人的ESG綜合體系報告,這也反映了一個趨勢——無論是從全球資本市場,還是國内推廣綠色金融、社會責任發展的勢頭,關注ESG發展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必須做"。
陸金研究所的ESG内涵逐漸顯現
根據陸金控股釋出的ESG報告,報告期内,小微企業累計數量突破124萬人,普惠金融信貸服務276萬人次,"三農"相關公益貸款達約1.2億元,為約290萬人提供線上投資者教育,平安普惠金融消費者素養提升計劃, 其零售信貸業務,已組織了300多場線下活動,将金融知識傳播給1000多萬人。
不久前,證券交易所領先的指數生産商富時羅素(FTSE Russell)宣布,陸金控股将被納入兩個以ESG為主題的指數,即富時新興市場ESG低碳精選指數和富時亞洲(不包括日本)ESG低碳選擇指數。這也是繼去年上市日被納入中外股票标準指數和中國海外大盤股指數之後,陸金控股再次被納入國際主流指數。
關于公司目前全新的業務構成和商業模式,陸金控股首席财務官鄭希貴表示,"公司目前的商業模式與ESG相呼應,首先在'G'部分,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合法合規,落實監管要求,提高公司治理的整體水準。"
根據其最新财報,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陸金P2P曆史業務占比為0,基本實作歸零。這标志着P2P股票資産一度達到1600億元的土地黃金,實作了P2P業務的順利退出。
對于ESG的"S"部分,鄭希貴認為,"89%的小微企業主擁有信用卡,平均信用額度為15萬元,隻有29%的銀行經營貸款,其中近30%可以拿到錢,37%有銀行消費貸款,平均貸款額度為39萬元。在這方面,我們是現有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
據了解,陸金專為小微企業主設計,反應迅速,貸款周期在2-3年内的産品。2020年,陸金控股已幫助超過124萬家微型企業,普惠金融信貸服務已達276萬人次,而資料顯示,近五年來,陸金控股累計貸款近2.3萬億元,占今年二季度新增貸款給小微企業的77.6%,較去年同期增長5個百分點, 有效支撐實體經濟。
此外,魯進的綠色金融實踐還積極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積極響應低碳經濟的号召,通過相關資金支援綠色金融項目的發展,如引入環保、減排、文化發展等相關産業資本,有效支援污水處理, 城市綠化、新能源、旅遊等行業符合ESG内涵。
ESG不再是一個選擇問題,而是一個必須做的事情
ESG投資起源于歐美社會責任投資,在經曆了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不斷發展和演變之後,2004年由聯合國正式提出,至今已有不到20年的發展。作為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尺度,ESG已成為疫情和碳中和背景下資本市場的關鍵詞。
十年前,ESG投資市場由管理資産不超過50億美元的專業投資者主導,現在ESG投資需求量很大,預測表明,到2025年,全球ESG資産可能增長到53萬億美元,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客戶開始關注并開始實施其ESG目标。
就國内市場和企業而言,此前在這一領域的投資并不主流,但在資料和動态的各個方面來看,目前的ESG已經在路上了。
資料顯示,今年各管理機構釋出的ESG産品明顯激增。據Wind統計,去年中國隻有三隻以ESG命名的公募基金發行,高于今年上半年的八隻。此外,據《證券日報》報道,今年國内商業銀行發行的相關産品規模已達近100億元。
人才缺口的擴大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既定事實,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多家外資機構正在大力招聘ESG投資調研人員。
今年6月,All Things New(愛回收)以"ESG首股"在中國股票中成功上市。阿裡在2021财年年度報告中,将"減碳"、"鄉村振興"和"就業促進"作為關鍵詞。騰訊在其2020年業績報告中寫道:"可持續發展對公司的戰略和營運發展至關重要,我們一直将社會責任融入到我們的産品和服務中。"
"ESG不應該局限于一個事件,更不用說一個口号了。所有企業都要落實到營運層面,必須在商業模式層面結合ESG理念,注重監管合規,提高整體治理水準,不斷探索實作"綠色"、提高"溫度"、提高科技創新水準、支援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途徑, 力求為環境保護做出更多貢獻。"鄭希貴說。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随着中國雙碳戰略的實施和ESG生态系統的不斷完善,ESG在中國的投資将迎來爆發式增長。這将是ESG企業重塑核心競争力、為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有利基礎的曆史性機遇。(每财富淨值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