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宗南攻占延安,毛主席為何與任弼時大吵三架,高喊:我撤了你

作者:劉參謀戰史庫

毛主席雖然不是軍事學府,但能用軍隊成神,如果說最刺激、最敢冒險,在陝北用少量部隊牽制胡宗南數十萬軍隊絕對是其中最好的。

胡宗南攻占延安,毛主席為何與任弼時大吵三架,高喊:我撤了你

1947年春,蔣介石不惜一切代價占領延安,毛澤東決定自願從延安撤軍,但他與敵人一起留在陝北,遭到許多人的強烈反對。中國共産黨(CPC)中央延安退出後,毛澤東和任正非之間發生了三次激烈的争吵。最嚴重的一個,就是他們無法說服任何人,毛主席一口氣,當場撤換了昆侖縱隊司令的職務,讓周恩來特工,雖然後來給了恢複,但任岩隻是直了,敢于直人,還是給未來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7年,國民黨集中胡宗南、馬邊芳等數十萬軍隊發動進攻,而西北野戰軍隻有數萬人。當時,敵人我強對比是十比一,毛澤東決定自願放棄延安。黨内外、軍隊外許多同志都搞不清。

胡宗南攻占延安,毛主席為何與任弼時大吵三架,高喊:我撤了你

胡宗楠

毛澤東指出,蔣介石以為他已經占領了延安并取得了勝利,但實際上他一占領延安就失去了一切。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他打破了和平,不受歡迎。毛澤東還解釋說:比如,一個人背負着一個很重的包袱,裡面裝滿了金銀寶,遇見強盜搶奪他的财寶。如果他不願意暫時放下重擔,手腳都很差,跟強盜打架,是不會赢的。如果他扔袋子,那麼行動是靈活的,不僅強盜可以回來,還可以殺死強盜,最後拯救金銀寶藏。我們暫時放棄了延安,就是把重擔交給敵人的背影,讓他們打得更積極、更靈活,這樣我們就能大量消滅敵人。在某個時間,然後舉行反攻,延安将回到我們的手中。

胡宗南攻占延安,毛主席為何與任弼時大吵三架,高喊:我撤了你

第一場激烈的争論

1947年3月25日,中央政府撤出延安後,毛澤東抵達紫賢縣王家坪,與早早到達這裡的劉少奇、朱德、任岩會合。29日清晨,它被轉移到玉林子溝。一輛車,連睡覺不眠不休的會見,都發生了激烈的辯論,當時龔師同志主張黨中央離開陝北,搬到更安全的解放區,毛主席強烈反對,一再闡述了留在陝北的必要性和意義。

胡宗南攻占延安,毛主席為何與任弼時大吵三架,高喊:我撤了你

毛澤東在會上說:我不能去,黨中央最好不要去。我走的時候,黨中央走了,蔣介石就會把胡宗南扔到其他戰場上,其他戰場就會加大壓力。我留在陝北,拖着胡宗南,可以在其他地方打赢戰争。毛澤東也不同意增兵到陝北,他說:不能再調兵了,陝西甘甯地區,我和敵人有數十萬軍隊,群衆已經負擔不起。部隊的轉移更是負擔不起。

任正非負責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保障,他的思想和意見與毛主席的思想和意見不一緻。毛主席對全局的看法肯定與任正非不同,沖突不可避免地發生。

胡宗南攻占延安,毛主席為何與任弼時大吵三架,高喊:我撤了你

會議争論了一天,然後毛主席說了一句形象的話:中央像一塊肉一樣吸引綠頭蒼蠅,放在哪裡,會導緻很多蒼蠅咬人,能讓人搞砸。陝北人民狀況良好,地形好,我們熟悉,可以在這裡進行戰略作戰,制約敵力。

最後,決定毛澤東、周恩來和任岩率領中共800名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參謀和保安部隊留在陝西北部。劉少奇、朱德、董碧武東渡黃河到華北。葉建英和楊尚坤前往晉西北地區負責後方工作。

胡宗南攻占延安,毛主席為何與任弼時大吵三架,高喊:我撤了你

第二場激烈的争論

6月7日,國民黨軍第29軍司令員劉偉率領四個旅從西、南向王家灣進發。數以萬計的馬匹幾乎把毛主席和昆侖縱隊的8900人趕到了路上,而雙方最親近的時候,也隻有幾百米遠,甚至說得很清楚。在最關鍵的是,毛澤東和任正非之間又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辯論。毛主席以昆侖縱隊指揮官的身份,奉命立即渡黃河到山西,而毛主席則漠不關心,無視眼前的危險,堅持留在陝北。沒有人能說服任何人,形成了僵局。8900人的隊伍停在黃河上,他的目光定格在毛主席身上。

毛澤東說,分析敵人的行動計劃,估計敵人是到彭德懷遠在東方,離我們幾百英裡遠,救不了我們,那麼,我們就得向東移動了。是以他設定了一個陷阱,把我們趕向東方。來自南方的敵人想在東方阻止我們,即使他們無法被消滅,也要把我們趕到黃河,黃河就是他們的勝利。"黃河遲早會過去,但現在不是時候,"毛澤東說。現在是通往東方的道路的盡頭,因為敵人已經想通了,這就是我們落入陷阱的時候。"

"主席在陝北部署了戰争,他指揮它越過黃河,"任說。歸根結底,我是昆侖縱隊的指揮官,我負責中央政府和主席的安全,我請毛主席和中央立即向東過河。毛主席也脾氣暴躁,大聲說:"好吧,我是中央委員會主席,現在我宣布,我将撤換作為周恩來同志代理人的餘同志昆侖縱隊指揮官。周恩來趕緊出去打圓場說:"你可以往北走一會兒,然後向西北走。"

結果,劉炜的數萬軍隊确實向東進發。

傍晚,部隊向北上山。這時夜黑如墨,路面陡峭,不能騎馬。守衛們在上山時牽着手,有時是用毛澤東的胳膊。他一個接一個地全身濕透了。一頭無線電騾子從山上摔下來死了。士兵們又下山去拿收音機上山了。

胡宗南攻占延安,毛主席為何與任弼時大吵三架,高喊:我撤了你

6月9日,毛澤東剛搬到靖邊縣小河村,偵察機飛入低空盤旋,偵察兵報告說,敵人正在接近,就在10英裡之外。于是,部隊拿走了剛剛放下的鍋和收音機,立即向西北方向移動。這是毛主席太接近追擊國民黨,一個在山溝裡,一個在山上,國民黨軍隊點燃了一堆篝火,人們喊馬嘶聲清晰可聞。毛澤東說:"如果敵人上山,我們會立即去,敵人會下溝,我們會活下去。我估計敵人沒有找到我們,可能不得不在下午撤退。果然,第二天下午,國民黨轉向南方,前往安檢處。毛澤東打開地圖,解釋道:"這是胡宗南和馬紅軒防禦的交彙處。呵呵,馬拉扯着心,各自想積蓄力量,互相削弱,是以誰不想來,就讓我們鑽個洞來吧。"

第三場激烈的争論

1947年8月,毛澤東率領中央在白天蓄意行軍,吸引胡宗南的軍隊繼續跟随他進行"行軍"。蔣介石得知毛澤東還在陝西北部,8月7日飛往延安召開軍事會議,指令董劉率領一隊,派出九個半旅奪取中共中央機關。

胡宗南攻占延安,毛主席為何與任弼時大吵三架,高喊:我撤了你

8月16日,毛澤東抵達黃河上的神泉城附近,距離國民黨的追擊隻有十幾公裡。這時,急時機的迅速預約多次勸說毛主席東渡江,確定黨中央的安全。毛澤東還是不同意,兩人又吵了起來。就連曾支援毛澤東留在陝北的恩來同志也來勸說主席,說:"我們打赢後,再過河,士兵們也不會厭倦訛詐。"但毛澤東隻吩咐西北局和傷者病者向東渡黃河,堅持沿黃河而行。

胡宗南攻占延安,毛主席為何與任弼時大吵三架,高喊:我撤了你

8月18日,劉偉軍以兩種方式攻擊我中央機關的部隊,中央警察部隊大部分留在山上抵抗敵人,槍聲清晰可聞。山洪前疾馳的嘉泸江攔住了我們的去路。周恩來、任偉親自指揮士兵修建浮橋,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但毛主席希望機器人員把收音機、檔案先運過河,然後他走過橋。這名男子過河後不久,雷暴很大,橋被洪水沖垮。

毛澤東在陝北打了371天仗,行軍2000多英裡,走過12個縣的數百個村莊,換了37個居住地。地理環境極其艱難惡劣,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經常翻山越嶺,吃不下飯,睡覺。但正是在如此艱難險惡的環境中,毛澤東不僅充分展現了他非凡的人民非凡的意志和毅力,而且表現出了意想不到的、非凡的勇氣和奇迹。曆史再次證明,毛主席當時的決策是非常明智和正确的,使戰場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948年3月下旬,毛澤東渡黃河向東告别生活奮鬥13年的陝北人民,迎接燦爛的陽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