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觀察網記者葉欣然 2021年7月29日,地球生态超負荷日,施耐德電氣正式宣布供應商"零碳計劃"。綠色工廠、綠色物流一直是施耐德電氣行動的重點,但此時,施耐德電氣将"綠色"行動範圍延伸到端到端供應鍊,推動産業鍊向綠色可持續發展邁進。
零碳計劃的内容
低碳行動對企業自身來說更可控、更可行。然而,在更大的供應鍊層面,我們如何吸引供應鍊上下遊的合作夥伴達成共識,将概念落地?
施耐德電氣進階副總裁、全球供應鍊中國區負責人張凱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施耐德電氣将"可持續"作為上遊供應商的考核标準之一,并與主要供應商簽署可持續發展承諾,供應商如果不能達到施耐德電氣的碳減排标準,可能無法進入施耐德電氣的主要供應商;從意識層面推動變革;第三,賦予客戶權力,施耐德電氣通過包括數字系統、精益生産系統等在内的産品,幫助使操作環境更安全、更高效,"我們将在行業中進行試點,通過模型展示來解決痛點和需求,呼籲變革。"
張凱鵬強調,施耐德電氣之是以把"可持續"作為主營業務,因為隻有将責任和主營業務結合起來,才有可能繼續下去。對于願意的供應商,施耐德電氣将與他們合作,探索未來更深層次的合作,對于尚未改變主意的供應商,他們将給出他們的目标,給他們一個推動力,審查他們,并向他們展示他們的經濟價值,以幫助他轉型。
施耐德電氣供應商"零碳計劃"中國啟動儀式
(圖檔來源:受訪人地圖)
具體而言,施耐德電氣的"零碳計劃"通過提供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幫助全球前1000家主要供應商,到2025年将營運碳排放量減少50%,其中包括中國近200家核心供應商。
據了解,施耐德電氣在過去三年中已幫助全球供應商将碳排放量減少了10萬多噸。張指出,1000家供應商約占施耐德電氣供應鍊整體碳足迹的70%,而"零碳計劃"的實施有望為施耐德的電氣供應鍊帶來約35%的碳減排量。
此外,施耐德電氣已将綠色供應鍊納入其碳中和目标,承諾到2040年實作端到端供應鍊的碳中和,到2050年在供應鍊營運層面實作淨零碳排放。供應商"零碳計劃"的啟動是實作碳中和承諾的行動之一。
施耐德電氣目前在全球擁有29家"零碳工廠",其中12家在中國。什麼是"零碳工廠"?張凱鵬表示,對于"零碳工廠",全球沒有統一的标準,施耐德電氣就是要借鑒國際零排放建築(Zero Zero Emissions Building)标準,制定自己的"零碳工廠"定義和标準,定期對自己的工廠進行相關稽核和評估。
據介紹,"零碳電廠"稽核涵蓋幾個方面:一是工廠采用數字化能源監控、能源績效标準,而工廠必須使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提供能源。二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如使用施耐德電氣領先的無六氟化硫産品。第三,在能源供應方面,不允許使用天然氣和城市供暖。第四,淨零碳排放建築,在工廠建設中,工廠不允許使用CO2抵消來實作能源消耗中的零碳排放,即不能使用碳彙或碳證書來抵消工廠建築的碳排放。
變革概念中的難點
根據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所(Schneider 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Business Value)最近的一項調查,大約80%的公司已經觀察到或擔心其供應鍊的碳減排壓力。但對于産業鍊中的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存在着在低碳轉型中營運成本增加的擔憂。
對此,張凱鵬指出,說到碳減排,很多企業會想到的是投入,原因有幾個,一是一些供應商不了解這個新名稱、新事物,可能認為這是一筆巨大的投資,其實其實不是。 通過專注于雙赢的局面,通過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向供應商展示碳減排行動一方面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收入。"最大的困難是開始,這是觀念的轉變。問題不在于能力,而在于意識。"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企業事務和可持續發展總監夏雪瑩表示,施耐德電氣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碳減排是一種投資,而不是成本的增加。"我們的咨詢診斷團隊最近幫助一些中小企業客戶進行了診斷,他們發現在節能和能源效率方面有很多潛力。例如,沒有多少企業适合增加非常領先的自動化控制機器人,但通過實施精益生産,重新鋪設生産線,靈活的生産轉型,可以大大提高生産能力。我們有許多實踐和案例證明,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可持續發展可以實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赢,而不是簡單的成本。"
以施耐德電氣在上海的物流中心為例,它通過各種舉措實作了綠色目标。施耐德電氣上海物流中心占地22,000平方米,是施耐德電氣中國最大的物流中心,占施耐德電氣中國業務的60%-70%。對于物流中心來說,能源消耗"大"為包裝消耗。作為回應,施耐德電氣專注于應對技術的研發。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上海物流中心負責人,施耐德電氣研發出預包裝的智能算法,提高箱體使用率。系統會根據客戶訂單中産品的數量,需要多少大箱子,需要多少小箱子來計算揀選機需要配備的箱子,系統會提前通知從業人員。據悉,該算法使得每個箱體的使用率可以達到80%以上,不僅減少了箱體的消耗,而且減少了氣泡填料的使用和運輸過程中的損壞。
該算法用于提高箱體的使用率
此外,該系統經過優化,可以在不同時間段内合并來自同一接收位址的客戶的訂單,以便揀選人員可以将多個碎片箱子組合成大箱子。該負責人指出,這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友善了客戶接收,提高了客戶滿意度,減少了運輸資源的使用和環境資源的浪費。
夏先生表示,施耐德電氣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推動是同時在等式的兩端做事,首先是從業者,他們自己做得足夠好,以及幫助客戶,供應商和合作夥伴邁向碳中和的授權。
本文由《經濟觀察報》作者"原件"認證,通路 yuanben.io 查詢G2Q1C0E8擷取授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