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碳峰"和"碳中和"戰略,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在工業、交通、建築等各行各業實作"碳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就是在傳統電氣化的基礎上,大幅提高電氣化水準,提高能效,加快碳控、脫碳,實作高度電氣化社會。
為此,我國正在加緊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動力體系,高能耗和碳排放超标的企業也被列入全國碳排放市場進行排放監督,節能降碳不再是"高标準、嚴格要求"的道德義務, 但利用電商企業生存和發展是一個"新的起點"。
施耐德電氣智能配電業務總經理徐東認為,"'碳中和和碳峰'目标的實作高度依賴于能源系統的轉型,而電力是最高效的能源(效率是其他能源的三到五倍),'雙碳'目标的順利實作與新電力系統發展路徑的優化密切相關。"雙碳"的發展方向明确,未來電源将更加傾向于可再生能源,輸配電模式也将從傳統走向高效智能化,部署在各種場景下的供配電系統将變得更加龐大複雜,如何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為電氣裝置和場所提供穩定、優質的電力已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徐東指出,"能源轉型需要更智能的配電網,配電系統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力架構設計也變得更加複雜。同時,從中壓到低壓,從電力監控到電力管理,行業企業對于配電系統的精細化管理還遠遠不夠。當裝置出現故障時,大多數使用者無法快速排除故障,也無法預測、預測和預警裝置健康狀況,企業的能效水準一直沒有提高。此外,許多企業自身用電量缺乏對碳核算的了解,碳足迹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施耐德電氣認為,隻有利用完善的數字解決方案和生态能源系統,實作裝置部署和系統內建的數字化滲透到完整的服務中,實作智能配電系統全環節的價值,才能實作更清潔、更智能、更高效的能源利用。
通過數字化和智能配電解決方案,施耐德電氣幫助客戶經濟高效地将所有場景、硬體、位置和裝置連接配接到同一平台。通過軟體平台定義配電系統,識别運作中的安全隐患和資産健康問題,幫助客戶及時了解每個站點的運作情況。在邊緣控制層面,施耐德電氣的PME電源管理系統、PO電源監控系統、EBO樓宇作業系統等,有助于全生命周期的精益管理,使客戶實作更有效的控制和營運效率。
徐東認為,"對于客戶來說,數字化隻是一種手段、工具,始終從使用者應用的角度出發,通過數字化的方式解決不同使用者在特定場景下的痛點才是最終目标。一、保證電氣産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在停電、故障或裝置老化前實作預判、預警,并能提前實作主動運維;幫助更多新能源和儲能企業滿足未來配電需求,幫助行業企業穩步向低碳高效轉型。"
在中國首個智能超高層鋼結建構築——北京大廈改造項目中,施耐德電氣對其内部配電系統進行了數字化轉型更新改造,此外還提供了一系列底層智能配電和樓宇産品,包括PME電源管理系統、PO電力監控系統、EBO建築營運系統等強弱電源內建解決方案, 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務。
該方案無縫內建了電力監控和能源管理系統,在保證電氣裝置安全高效運作的同時實作遠端管理,進一步提高營運效率和能效,結合專業的優化和控制政策,最終将北京大廈的節能效果提高20%以上。
在智能配電的大架構下,施耐德電氣在2021年在硬體端、軟體端、資料分析端進行了新的更新。在硬體方面,施耐德電氣改善了物聯網方面的産品通路,包括全系列的物聯網網關、全系列的PowerTag無線電測量子產品和PowerLogic Thermal Tag無線溫度傳感器。
為了滿足各種大型和關鍵電力站點在低壓綜合運維方面的需求,施耐德電氣還推出了全新更新的EcoStruxureTM Power Operation 2021電力監控系統,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廣泛的領域數字化解決方案,如電力運作監控、能源管理、 電力運維,從安全可靠的配電系統建設、電力事件分析,到提高全生命周期的運作效率,給客戶帶來更多實用價值。
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系統的社會項目,需要合作夥伴的參與。是以,施耐德電氣建立了EcoXpertTM全球合作夥伴計劃,該計劃提供五項企業級能力認證服務,涵蓋數字配電、關鍵電源、數字營運服務、樓宇控制和智能照明。
徐東解釋道:"從軟硬體産品與工具、技術與專家資源、項目交流與合作機會等方面,施耐德電氣都能為認證合作夥伴提供全面支援,為企業自身能力和業務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如擴大業務範圍、提升市場佔有率、提高項目投标率、利潤最大化、 提高員工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工程和調試時間,獲得差異化優勢和其他實際利益。"
施耐德電氣希望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加入數字生态系統,除了ecoXpert TM認證計劃外,還建立了合作夥伴造林計劃和線上開發人員社群,這将進一步幫助合作夥伴提高其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并在數字經濟中茁壯成長。徐東強調,"施耐德電氣還将不斷完善和更新EcoXpert數字配電和關鍵電源授權合作夥伴認證體系,并不斷推出創新的軟硬體産品和解決方案,賦能更多電力領域的合作夥伴,為使用者打造多元度一體化、全方位的供配電數字化解決方案, 未來可持續電氣化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