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作者:閑來唠史

1963年10月22日,法國前總理埃德加·富爾.m(Edgar Fur)以個人旅行的名義帶着法國總統戴高樂(實際上是戴高樂的全權代表)的親筆信來到中國,就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進行談判。

抵達北京的當晚,埃德加·富爾和他的妻子被安置在釣魚台國飯店的15樓,該飯店專門接待外國國家元首。次日,中法關系第一輪談判開始,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西花堂會見了埃德加·富爾和夫人。

寒戰過後,埃德加·富爾突然問周恩來總理:"你去過巴黎嗎?"

其實,埃德加·富爾很清楚,早在1919年3月17日,周恩來等人作為中國第一批留學的勤工儉學學生,就刻意問道。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周恩來總理會見富爾

周恩來總理笑着回答:"我去過那裡,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埃德加·富爾立即繼續說:"是時候回到巴黎了。"

"再去一次",這麼簡單的兩個字,卻指出了埃德加·富爾訪華的使命,以及"再去"巴黎的前提條件,自然是雙方首先建立外交關系。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的那一天起,中國的外交就面臨着一個不可避免的現實。受當時意識形态和國際形勢的影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希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但在美國的影響和壓力下與台灣保持着外交關系,而埃德加·富爾在北京談判的核心仍然是台灣問題。

法方當然很清楚這個核心問題,在談判之初,埃德加·富爾直接對周恩來總理說:"戴高樂将軍不想忘記他在二戰期間與蔣介石的友誼,希望不要做任何事來诋毀他。"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周恩來總理

周恩來總理對埃德加·富爾的言論并不感到驚訝,隻是舉了一個例子。當時,以反對戴高樂政府著稱的前法國外交部長比杜問道:"如果比杜先生現在有一個流亡海外的政府,中國政府是否也會因為中國的戰争而承認兩個法國政府?""

如此聰明的答案讓埃德加·弗爾(Edgar Fur)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事實上,埃德加·富爾此行完全符合戴高樂的意圖,這位法國總統懷着浪漫與現實主義的混合體,決心在二戰後重振"加洛金雞",不願繼續演奏華盛頓的小樂隊。他一上台就提出了四個外交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在戴高樂給埃德加·富爾(Edgar Fur)的手寫信中,有一句話說:"嚴格來說,我們不要求任何人。"

在回應戴高樂的報告時,埃德加·富爾說:"按照你的訓示,我明确表示,我們不是請求者,我們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改變現狀,而隻是對明顯的異常現象感到遺憾。"

為此,埃德加·弗爾特别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作出的決定不應包含任何前提條件,因為這些前提條件會侵犯我們的自尊心,與我們的非苛刻地位不符。"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戴高樂

埃德加·富爾所謂"前提"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台灣問題。

此前,戴高樂為中法建交談判起草了三條建議:

首先,承認計劃的延長意味着中法建交談判實際上已經失敗。

二、有條件的承認方案,富爾提出:"希望中國不要要求法國提出斷絕與台灣的外交關系,在此基礎上盡快完成與中國的外交關系。"

第三,無條件承認綱領是完全回避台灣問題。

在這三項建議中,"條件"實際上主要是指"中國接受法國對台灣問題的處理"。換句話說,戴高樂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國願意回避台灣問題,直接與法國建立外交關系。如果沒有,我們也希望在維護台灣過去與法國關系的基礎上與中國進行談判。

就戴高樂而言,他不想因為美國的壓力而破壞美國與其西方盟友在台灣問題上的感情。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埃德加·富爾抵達中國後不久,中央情報局得到消息說,當時的美國。約翰·肯尼迪總統對法國的做法感到驚訝,他派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到台灣,向蔣介石轉達了埃德加·富爾訪華的消息。

此時,戴高樂的心也非常焦慮,讓他擔心美國已經得知埃德加·富爾訪華的消息,不會暗中阻撓。

與此同時,前往法國的戴高樂一開始就無法了解埃德加·富爾談判的進展,因為通訊受到限制。

由于中法兩國在台灣問題上未能達成共識,周恩來總理提出"第一輪談判應結束"。

10月25日,中法兩國正式開始第二輪會談,埃德加·富爾在會談中表示:"法國可以降低與台灣的外交水準,在台灣隻設立一個領事館。"

周恩來總理回答說:"中國堅決反對兩個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旋餘地,法國要同中國建交,必須斷絕與台灣的外交關系。"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埃德加·弗瑞對周恩來總理的回答感到尴尬,會談再次陷入僵局。

為了緩和氣氛,周恩來總理決定安排埃德加·富爾通路内蒙古三天。

安排埃德加·富爾離開北京前往内蒙古的原因是,根據兩次會談的内容,周恩來總理意識到,法方雖然有意與中國建交,但對台灣問題沒有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如果繼續這樣說下去, 很難說雙方都滿意什麼。

在埃德加·富爾(Edgar Fur)缺席後的幾天裡,周恩來總理與外交部官員一起重新談判了一個更容易接受的外交解決方案。

三天後,埃德加·富爾回到北京時,周恩來總理想出了一個全新的計劃。

這項被稱為中法建交"三點默契"的新方案包括:

"首先,法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

第二,法國支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法國支援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第三,台灣駐法外交代表撤後,法國也相應撤回了駐台外交代表。"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陳毅,毛澤東,毛澤東,富爾的妻子周恩來

周恩來總理早在黃埔軍校就認識蔣介石,對蔣介石的性格了如指掌,但新中國成立後,蔣介石幾乎從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撤走了外交代表。是以,如果法國承認新中國,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按照蔣介石的脾氣,肯定會主動結束原來的外交關系。

埃德加·富爾(Edgar Fur)對新提案提出表示滿意,但最終雙方不得不經過該國最高上司人的準許,才能就建立外交關系達成協定。

此時,毛澤東主席正在上海,是以周恩來總理在會見結束時通知埃德加·弗爾說:"下一輪會談将在上海舉行。"

11月1日,埃德加·富爾和妻子一起來到上海和平飯店,時任外長陳毅親自接見了他們,說:"你們住在這家和平飯店是上海最好的,馬歇爾将軍曾經作為美國總統特使住在這裡,他的任務失敗了, 但你的使命會成功。"

在和平飯店,毛澤東主席一見到埃德加·富爾,就對他說:"你們兩個來得正是時候,建立中法關系,請告訴戴高樂,派大使去。"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毛澤東主席會見皮草

埃德加·弗爾笑着回答說:"我這次來中國,是為了将來在中國建立大使館。"

就在埃德加·富爾(Edgar Fur)和中國上司人越來越近的時候,遠在巴黎的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遇到了一個問題。

當美國駐法國大使查爾斯·博倫(Charles Boren)在上海的報紙上看到埃德加·富爾(Edgar Fur)和毛澤東主席的照片時,他突然再次見到戴高樂,希望越快越好。

查爾斯·博倫看到戴高樂,問道:"你不是說,如果中法關系有新的可能性,你會第一時間通知我們嗎?"這張照片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們不知道?"

戴高樂笑着回答:"大使先生,埃德加·富爾1957年去中國旅行,當時他也受到了毛澤東的接待,這次去中國,毛澤東又見到了他,沒什麼好驚訝的!""

聽完查爾斯·博倫的回答後,查爾斯·博倫感到失望和不滿,但他沒有辦法,也沒有中法官方接觸的證據,是以他不得不選擇離開。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埃德加·富爾(中)

11月2日晚,周恩來總理将他與埃德加·富爾會談的結果彙編,交給毛澤東主席,毛澤東主席就新的"中法建交三個計劃"說了三個字:"随心所欲"。

11月6日,埃德加·富爾回到法國,戴高樂對他訪華的結果非常滿意,決定立即開始中法建交的程序。

然而,此時美國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嚴重事件,讓本已淡化的中法外交關系又遭遇了起起伏伏。

11月22日,在中國和法國為建交做準備之際,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被暗殺,戴高樂應邀前往美國參加肯尼迪的葬禮。

因為早些時候,美國駐法國大使查爾斯·波倫(Charles Pollen)曾要求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解釋埃德加·富爾(Edgar Fur)訪華的情況,而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隻是采取了拖延政策,告訴他,"在埃德加·富爾傳回法國之前,我們不會知道具體細節。"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現在埃德加·富爾已經回國,戴高樂如果去美國參加葬禮,不可避免地會面臨美國新總統關于中法關系的問題。一旦美國決定幹預,目前還不清楚已經醞釀已久的中法關系将出現什麼樣的局面。

在聽完埃德加·富爾的詳細報道後,戴高樂目不轉睛地盯着肯尼迪遇刺的電視畫面說:"如果我去美國參加肯尼迪的葬禮,會見即将上任的美國總統,不改變主意,我打算在中法關系中取得積極成果。"

肯尼迪的葬禮于11月25日在阿靈頓國家公墓舉行,戴高樂作為法國國家元首出席。

葬禮結束後,在白宮招待會上,戴高樂與接替肯尼迪成為美國第36任總統的林登·貝恩斯·約翰遜舉行了會談,但談話在短短10分鐘後就破裂了。

回到法國後,戴高樂立即召開内閣會議,讨論中法建交問題,也就是說,戴高樂的法國之行并沒有讓他改變主意。

然而,法國内閣中一些親美和反共人士不願意看到中法建交,戴高樂立即反駁說:"中國是一個比法國曆史悠久的國家,我們不能忽視任何國家,更不用說這樣一個古老的東方文明了。"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在戴高樂的敦促下,法國内閣最終通過了中法建交的決議。埃德加·富爾随後立即将這一消息轉達給中國駐瑞士大使李清泉。

接到消息後,李清泉直飛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當時周恩來總理正在通路阿爾及爾,李清泉向周恩來彙報這個好消息。

1964年1月27日上午11.m,《中法建交聯合公報》在北京和巴黎同時發表,内容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一緻決定建立外交關系,兩國政府已同意在三個月内任命大使。

這份隻有44個字的公報,也許是中國外交史上關于建交最簡潔的公報。法國成為西方陣營中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資本主義大國,被西方媒體描述為"外交核爆炸"。

中法建交14日,台灣當局宣布台灣與法國"斷交"。"

戴高樂不顧美國幹擾,與中國建交,臨終前的遺憾:沒有到中國看看

中國與法國建立外交關系

根據周恩來總理"三點默契"的最後一項規定,台灣駐法外交代表撤出後,法國也相應撤回了駐台外交代表,中法建交終于圓滿完成。

自中法建交以來,戴高樂一直想訪華,甚至決定于1971年6月18日對中國進行正式通路。

不幸的是,1970年11月9日,戴高樂去世,為中法建交作出巨大貢獻的總統未能來華。

中法建交是新中國外交工作的偉大勝利,标志着中國加強同西歐國家關系的重要突破,标志着美國封鎖新中國的政策的徹底破産,标志着新中國外交氣候下的一場精彩戰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