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作者:阿鬥不傻

引言:

法國人無疑是世界上最能折騰的民族之一!

至于有何證明?看看1789年到2022年的曆史就明白了!

這短短233年曆史,還不到周期律的300年,躁動的法國人就在曆史書上留下了十個時代。

這十個時代中,有三個王國、兩個帝國,五個共和國。

這233年中的法國人,會在路易十六被砍頭後狂歡,會在拿破侖被遜位後悲戚,會在各種屈辱和榮光中扭捏,随後終于在經曆了混亂的70多年(105個内閣)和14年(20個内閣)選擇了強勢的戴高樂,進而恢複了自信。

這其中,有無數橫死的國王和豪傑,也有無數的戰争。

王國變成了共和國,法國人歡呼,共和國變成了帝國,法國人歡呼,帝國遭遇了毀滅,法國人悲傷,當共和國一次次重生時,法國人也悲喜交加。

法國大軍也是,有征服歐洲的高光,有殖民世界的偉業,也有在凱旋門迎接敵人的屈辱。

往複兩百多年,是一個高傲民族,榮光和夢想的诠釋,是一個搖擺民族,尋找前路的嘗試。

這就是沖突的法蘭西,浪漫的法蘭西,糾結的法蘭西,今日歐洲大國的過去和現在。

而要弄懂這個過去,隻要弄明白法國十個時代,五個共和國,還有穿插其中的兩個真漢子。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見證曆史的巴黎)

一:《聯合聲明》中的稱呼

最近最轟動的消息就是聯合國五常弄了個《聯合聲明》,共同訴說“避免核國家間爆發核戰争”,“承諾核武器隻用于防禦目的、懾止侵略和防止戰争”等一系列承諾。

明确了:“核戰争打不赢也打不得”的态度,引發廣泛關注。

這裡不談關注問題,隻談名稱問題。

在這份《聯合聲明》中,法國的全稱是:法蘭西共和國。

法蘭西是法國的意思大家都懂,那麼共和國啥意思咧?

共和國是指國家和政府是公共的國家政體,國家各級政權機關的上司人不是繼承的,不是世襲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由自由公正的選舉産生的。

定義清楚明确,非世襲選舉政體!

那麼為何法國會有一、二、三、四、五:共和國?

先看概述,再單論共和國變遷,這将是一篇有趣的科普。

二:法國五個共和國概述。

看法國共和國,要類比可以從中國曆史上的不同王朝來類比。

這五個共和國,正式稱謂都是法蘭西共和國,但因為分屬不同時代,為了避免混淆才做了數字分類。

追根溯源的話,目的是為了讓愛好法國曆史的人,能弄清楚法國各個共和國的時間脈絡。

大體作用就跟我們中國曆史上的秦、漢、隋、唐差不多意思。

至于中國朝代為何各有名字,而法國共和國則用數字分類,則和民族國家概念,還有非世襲政體有關。

中國朝代多以王朝龍興之地為名!

比如漢高祖起于漢中,就有漢朝,唐朝起于關中,李淵被叫做唐國公,是以叫唐朝,至于後續的王朝名稱,也多和王朝的曆史源流有關。

反觀法國共和國則不同,都是在1789年大革命之後誕生的。法蘭西成了民族的名字,也就沒了之前的波旁王朝啊,加羅林王朝啊之類的字尾。

基于此,才有共和國、王朝、帝國,互相交織,共同促成法蘭西五個共和國。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法國議會大廈)

二: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和第一帝國。

公元1789年7月14日,深陷經濟危機還有國際危機中的法國波旁王朝發生了動亂。

在大資本家煽動之下,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力,熱愛自由的巴黎人民開始起義,直接将悲催的路易十六給囚禁了起來。

囚禁了路易十六之後,大資産階級控制國家,借助起義竊取了政權,并且強迫路易十六實行了更先進的君主立憲制,在法國确定了資産階級政權。

當時的歐洲,除了英國和荷蘭之外,法國是第三個确定君主立憲制的資産階級國度。

英國和荷蘭的君主立憲,源自國内資産階級發展興起,以及随之而來的政治訴求。

這屬于符合曆史潮流的事情。

英國國力強大,還有遠離歐陸的優勢,讓外國幹涉軍不好幹涉,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就早早确立了君主立憲制度。

荷蘭國力湊合,領土面積不算大,就算确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影響力也有限。

但法國不一樣啊?作為長久以來的歐洲霸主,西歐君主制典範國家,法國要是因為革命,成了資産階級政權,無疑是動搖歐洲君主制的事情。

無數膽戰心驚的歐洲君主制國家,害怕革命經由法國的勝利傳播到本國,于是就糾集了不少軍隊進入法國鎮壓革命。就連确定了資産階級制度的英國,也害怕法國在掌握制度優勢後,變的越來越強,在加上本就是死敵關系,就開始撮合盟友發起了對法國的遏制。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路易十六)

歐洲各國組成聯軍進入法國,再加上法國本就有的保皇黨勢力,讓不甘心成為傀儡的路易十六起了撥亂反正的心思。

蠢蠢欲動的路易十六,指望裡應外合,恢複專制統治。

一看國外幹涉勢力進來,國内路易十六和保皇黨也在作妖,法國大資産階級和百姓為了保護革命勝利的果實,就直接砍下了路易十六夫婦的人頭,用國王的血證明自己的決心。

表過決心之後,國王沒了,君主立憲也不能搞了。

殺了國王引動革命的法國中小資産階級走上曆史前台,将怯弱的大資本家趕出權力中央,建立了一個跟保皇黨舊勢力沒有任何瓜葛,也沒有君主的國度。

這就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一個屬于中小資産階級的共和國。

隻是這個共和國的壽命并不長,在建立之後經曆了輪番的動亂!

先是雅各賓派用暴動取代了建立共和國的吉倫特派,後是熱月黨人起義取代了雅各賓派。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硝煙彌漫)

經過三輪變遷之後,法國人受不了啊!

共和國有其先進性,但弊端就是左右搖擺,一會專制一會共和,弄得法國人不知所措。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仰仗軍功崛起的拿破侖乘勢而起。

在1804年登基,成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恢複了君主制。

随後的法國,在第一帝國時代,迎來了無數歐洲聯軍的幹涉,連續七次的反法同盟戰争,成就了拿破侖的輝煌,也注定了他的失敗。

一個法國英雄抵抗了全歐洲,讓全歐洲臣服,雖然依舊改寫不了命運,卻空前提高了法國人的鬥志和鬥争精神。

公元1815年,拿破侖兵敗滑鐵盧,第一帝國和後續的百日王朝成了曆史雲煙。

維也納會議之後,法國波旁王朝複辟,路易十六的弟弟成了國王,史稱路易十八。

上台後的路易十八,因為長期流亡海外,在法國境内毫無政治根基,無奈的他宣布,跟資産階級妥協,通過保證大革命後建立的一切經濟規則和秩序的方式,換來了波旁王朝的穩固。

簡言之,路易十八建立的王朝,其實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資産階級國度。

革命的目的在這曲線輪回後也算實作了。

後果則是殺掉了一個國王(路易十六),打了二十多年仗,流放了一個皇帝。(拿破侖)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皇帝陛下)

三: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和第二帝國。

公元1824年,路易十八病逝,繼承位置的是他的弟弟阿圖瓦伯爵,史稱查理十世。

這悲催的查理,是法國波旁王朝最後一任帝王,至于他為何悲劇,則和野心有關。

上台之後的他,對于自己哥哥路易十八和法國資産階級妥協非常不滿,認為法國應該是君主專制國度,不應該有什麼勞什子的議會限制國王的權力。

上任之初,他就緻力于控制議會,妄圖恢複1789年大革命之前法國的統治制度。

這下就讓法國資産階級不滿了。

國王的背信棄義,還有恢複專制的舉動,讓經受革命和戰争之苦,好不容易獲得權力的資産階級和巴黎人民感受到了欺騙。

這做派,讓中小資産階級和群眾不滿了!

1830年,被剝奪了選舉權的中小資産階級發動了七月革命,訴求逼迫查理十世退位。

查理十世一看群情激奮,為了保護王朝,在退位之前指定香波堡伯爵亨利(1820年—1883年)當繼承人。香波堡伯爵亨利一看法國國王位置是個燙手山芋,當起來有危險,愣是不願意繼位,也不願意當傀儡。

一看繼承人沒了,主導法國的大資産階級因為都是舊貴族出身,對共和制并不感冒,希望能繼續弄君主立憲。就決定扶持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浦成為法國國王,建立了法國奧爾良王朝。

因為這奧爾良王朝即能保證他們的特權地位,又不妨礙大資産階級的利益。

後續十多年,随着工業革命的推廣,還有無數無産階級的崛起,讓法國人對于君主立憲制度也越來越不滿。君主立憲下的王朝和大資産階級是一夥的,他們無情地剝削法國的無産階級,這樣的狀況持續多年後,不滿和怒火越積越盛。

公元1848年,巴黎人民又一次發動起義,推翻了由大資産階級扶持的法國奧爾良王朝,在法蘭西共和國消亡44年後,又建立起了新的共和國。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運動跌起)

這個共和國就是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誕生後,做派可謂非常先進!

在拉馬丁、賴德律洛蘭等人的帶領下,配合勞工代表一起組成了臨時政府。

先是廢除奴隸制,後是頒布了僅限于男性公民的普選制,推動了法國的民主化程序。

但這民主化,卻缺少了群眾根基。

當時的法國,大量的農村人對于巴黎發生的一切不甚清楚,隻知道國家又一次經曆了變故,沒了王國多了共和國,至于日子,該咋樣還是咋樣,沒啥變化!

在他們看來,共和國不一定先進,跟王國也沒啥差別。

這大衆的普遍心态,讓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失去了群衆基礎。

一看這狀況,一個野心家橫空出世,用家族巨大的威望,還有積極推進民生的政策,成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總統。

這個人就是拿破侖的侄子拿破侖三世。

當了總統後沒多久,為了恢複自己叔叔的榮光,仰仗拿破侖威望還有自己的執政努力,拿破侖三世悍然在1851年12月2日發動政變,解散了議會不說,還在一年後恢複了帝國!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更疊的政府)

自封皇帝的他,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

稱帝後的拿破侖三世時刻提醒自己,權利源自群眾擁戴,還有群眾對拿破侖大帝的念想。

給予群眾好日子,恢複拿破侖帝國的榮光,是他權利穩固的關鍵。

随後的拿破侖三世,成了一個開明的君主,對内頒布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舉措,對外也非常用心和小心,緻力于恢複法國在歐洲的聲望。

但這時刻小心,依舊難掩他的能力不足,内政上拿破侖三世幹得不錯,可對外戰略和戰争上,卻因為普魯士強勢崛起,還有英國的遏制打壓,遭遇了俾斯麥的戲弄,成了歐洲笑柄。

公元1870年,受不了俾斯麥挑釁的拿破侖三世主動發起普法戰争。

激戰色當兵敗不說,還成了俘虜。

看着前線戰敗的消息傳來,巴黎人憤怒了,輸給誰也不能輸給日耳曼人啊?

于是,他們又一次發動叛亂,兵敗色當後僅僅三天,巴黎公社誕生了,法蘭西第二帝國成了過去時。

一場戰争埋葬了法蘭西第二帝國。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被俘的拿破侖三世和俾斯麥)

四:混亂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巴黎公社的誕生,無疑是石破天驚的壯舉,一群無産階級成了革命的領路人,讓法國資産階級非常不滿。你們當家了,哪有我們的好日子?

随後法國資本家們,居然聯合仇敵普魯士一起,鎮壓巴黎公社。

一看法國人的舉動,當時的俾斯麥也有感于法國需要一個穩定的國度好和談,進而訴求賠款也幹脆的答應了法國資本家的請求。

在普魯士軍團幫助下,巴黎公社失敗了,起義被鎮壓了,法國資産階級開始籌備新政府。

政府籌備期時,法國資本家有感于曾經的混亂和動蕩,都源自保皇黨和複辟派。

思考之後的他們決定:新生的共和國執行議會共和制,但曾經的皇族和王族,不能參與法國議會的選舉。

這個規定排除了諸如拿破侖家族,波旁王朝家族,奧爾良王朝家族進入新政府的可能,也讓法國保皇黨和複辟派失去了複起的機會。

從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開始,法國徹底和君主專制,君主立憲制拜拜,再也沒了國王和皇帝。

但,沒了國王和皇帝的法國就會變好嗎?答案是并不會,因為共和制依舊不成熟。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第三共和國時代)

這點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存續的70年,就是明證。

短短70年的共和國,經曆了前後107界内閣,整日裡聽聞的都是内閣垮台、重組,重新選舉的消息。國内政治派别争鬥不休,左中右輪番上陣,國家醜聞不斷,弄的群眾不知所措。

法國群眾也在這混亂中,變成了最喜歡上街遊行的群眾。

當然,這七十年間也有高光時刻。

這高光時刻,除了殖民帝國的誕生,高利貸帝國主義的威名之外,還有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大犧牲,完成了對于宿敵德國的報仇。

戰而勝之的法國,在戰後主導了國際聯盟,成了世界上僅次于英國和美國的大國。

可,這依舊難掩共和國的覆滅。

看似強大的法國,不過外強中幹,在經曆各種外交博弈之後,依舊沒有挽回局面,進而在二戰中遭遇了屈辱!

1940年5月,德國發起的閃擊戰,打得法國暈頭轉向。

堅固的馬奇若防線沒有防住德國人,僅僅一個多月後,巴黎淪陷。

德意志的軍隊又一次通過了凱旋門,火車廂中屈辱的合約,還有貝當失落的背影,宣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消亡。

随後的法國,迎來了“維希法國”和“自由法國”兩個法國并存的時代。

“維希法國”是德國傀儡,“自由法國”,則是不甘法國沉淪的戴高樂組建的流亡政府。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德軍)

五:廢墟中誕生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公元1944年6月,經曆四年沉淪的巴黎,在盟軍幫助下被光複,法國的維希政府倒台。

可戰後的法國,依舊陷入了混亂之中。

原因無他,自由法國說法國光複我出力很大,可國内的反納粹勢力也說,我出力也很大。

這兩幫人為了戰後法國政府的重建還有利益糾葛,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争論。

這一争論就争論了五年之久。

也就是說,從1944年6月到1949年為止,法國一直沒有穩固的政府機構,隻有一個“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這段事件也算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臨時來,臨時去,最受煎熬的就是深愛法國的戴高樂!

在法國解放後沉寂了一段時間的他,在1946年6月16日發表貝葉講話,通過陳述憲法草案,強調權責分開,強化行政權利的說辭,闡述了自己的建國理念。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二戰陰影)

可惜的是,這個理念卻在後續沒有被采納!

1949年,曠日持久的争論終于結束,考慮到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已經成了過去,第三共和國中的不少人還在維希僞政權中任職國。

傲嬌的法國人,決定成立一個跟維希僞政權和第三共和國都沒有瓜葛的共和國。

這個共和國就是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政體依舊是議會制。

新生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依舊有第三共和國的缺點。

那就是黨派衆多,派系也衆多,而且議會共和制下的第四共和國,執行力非常差,任何事情在議會中都要讨論經年,讓法國政府幾乎幹不成什麼大事。

短短14年間,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換了22屆内閣,政務處理的也是一團糟。

越南戰争,狼狽不堪,殖民地也是問題不斷。

内閣的極端不穩定,還有接連發生的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1958年阿爾及利亞危機,讓法國政府遭遇了信任危機。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阿爾及利亞危機)

六: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1958年5月13日,眼見阿爾及利亞危機愈演愈烈,以薩朗(Salan)為首的救國委員會出現了,他們在5月15日呼籲戴高樂出山穩定法國。

眼見暴力運動規模越來越大,有演變成内戰的可能。

戴高樂雖然心急,但依舊拒絕了,因為法國政體不改,問題就不會得到解決,自己出山也無力回天,這就是戴高樂的以退為進!

眼見戴高樂扭捏,法國軍方和各派系進一步邀約,并在答應了戴高樂:修改憲法,強化總統權利的要求後,請出了戴高樂。

5月19日,戴高樂表示,“準備接受共和國的委任”,5月29日,法國總統勒内·科蒂向戴高樂發出呼籲,6月1日,議會533人中,有329人投票支援戴高樂組建新政府。

蟄伏數年遊山玩水的戴高樂,成了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理,并獲得了修憲權。

随後,戴高樂用自己的方式,修改了法國議會共和制中的不少頑疾,這輪修改關鍵點是!

首先權利劃分上:削弱了議會的立法權利和對于總統的控制,強化了總統的權利。

其次選舉制度上:總統從議會直選變成選舉人選舉,議會失去了控制總統的權利。

最後最關鍵的是:法國總統擁有了擱置權和否決權,且議會必須無條件接受,如果有需要,總統還可以越過議會用行政指令方式,舉行全民公投,甚至解散議會。

這一輪輪做派,都是戴高樂反思第三、第四共和國政弊端之後的改良,通過強化總統權利,強化執政力的方式,讓法國變的重新擁有凝聚力。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法國男人戴高樂)

沒有一個強力的總統,自由浪漫的法國将始終混亂。

戴高樂的休憲舉動,受到了對第三、第四共和國失望透頂的法國群眾支援,1958年9月的新憲法公投中,戴高樂獲得了七成法國人的支援。

就此,法蘭西共和國的政體從議會制變成了半總統制,戴高樂成了第一任政府總統。

因為政治體制跟原來的共和國完全不同,法國人就将1958年之後的共和國稱為第五共和國。

也就是今日的法蘭西共和國。

當了總統之後的戴高樂,終于能用自己的方式,引領法國的複興了。

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在跟随美國的腳步,亦步亦趨,跟德國一起緻力于聯合歐洲,釋放法國的政治影響力,發展核武器和二位一體核力量,打造法國的盾牌。

一輪輪舉措後,法國終于恢複元氣,成了歐洲工業體系最健全,國防軍事最自主的大國。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國防自主戴高樂的堅持)

尾聲:

縱觀法國233年,五個共和國、兩個帝國、三個王朝,十個時代的跌宕。

我們或許能明白一個道理,國家的穩定才是發展的最大要素。

穩定需要什麼,不是各種紛亂的運動,而是凝聚成一心的國民能真的為這個國家奉獻,用行動改變國家的面貌。

換個角度看,70年105個内閣的第三共和國,14年22個内閣的第四共和國,對國家治理而言,無疑是災難!

幸好,在混亂的時代,法國男人戴高樂出現了,用一出以退為進,讓法國人自願接受了自己這個強勢總統,進而讓半總統制成了法國政體,法國終于不用忍受無休止的自由鬥争了。

一文說清法國233年混亂史,看懂自由的法國,就懂戴高樂的不容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