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參考快評|拜登安撫馬克龍,法國再無戴高樂……

(溫/徐宇)

拜登打電話給馬克龍。9月22日,應拜登邀請,美法兩國上司人通了30分鐘電話。據白宮發言人稱,拜登的道歉不太可能,但可以說已經表達了一些和解。法國和美國随後發表聲明,宣布10月在歐洲舉行會議,法國決定下周将其大使送回華盛頓,後者一周前被召回。

參考快評|拜登安撫馬克龍,法國再無戴高樂……

2021年6月11日,美國總統喬·拜登(左)和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在英國康沃爾郡卡比斯灣舉行的G7峰會上發表講話。(人民願景)

拜登的話是真的。要知道,法國如今的反對可謂"義憤",因為它被搶走了數百億美元的大清單,而美國的"笑刀"又回到了法國挖的柏林牆腳下。美國、英國和澳洲都建起了小圈子,沒有把法國和歐洲算進去。法國大使口中說着"欺騙"、"背叛"、"背刀",說了很多狠話,誰料之中,突然像老虎一樣行動,回頭看看這個地方。這有點好奇:拜登如此安撫,如此有效嗎?

如果你看看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美國綏靖政策似乎有兩面性。首先,拜登和馬克龍一緻認為,如果"我們的盟友就法國和我們的歐洲夥伴的戰略利益進行公開磋商",這将有利于局勢。也就是說,美國認為其最大的問題不是搶法國生意,而是提前跟法國商量好。法國也同意了,大哥你奪了我的單身罐頭,你可以告訴我啊!

這種敬虔的邏輯是如此無語。當美國和英國在夏季的北約峰會上在馬克龍的眼皮底下密謀時,他們不知道法國會生氣。回到法國,是因為一旦"公衆咨詢",這個名單怎麼搶?現在生米煮熟熟熟的成熟米飯,美國幾百億美元進兜裡,當然回來要說"以後搶你的訂單,一定要提前和你商量",這真的是"滑溜世界的大審計"!不過話又說回來,法國實在是太好了,美國下次再來做這個,一定還是要"搶你沒商量"!

第二個和解因素是拜登承認法國很重要。聲明說,拜登重申了法國和歐洲參與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戰略重要性,并補充說,"美國也認識到更強大、更有利的歐洲防務的重要性,為跨大西洋和全球安全做出積極貢獻,并補充北約。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說,法國兄弟你不生氣,大哥還是需要你,沒有甩掉你和歐洲的意思。法方聽了,心舒服多了,趕緊派大使回去,"不讓大哥擔心。

日前,法國政府和公民社會感歎,美國、英國和澳洲的盟友讓法國"屈辱"。現在看來,在法國屈辱的時刻不是前天,而是現在。被欺負并不可怕,可怕是被欺負,不敢反抗。抗議隻是為了做出一個姿态,否則臉真的沒有地方放;我不知道,在外人眼中,這不是給法國的"臉""一步",而是壓倒法國大國形象的另一根稻草,但恐怕不是最後一根。

順便說一句,法國迄今尚未同意與英國和澳洲和解,美國除外。大哥可以欺負我,其他小弟弟想欺負我沒那麼容易。這樣驗證了一句話,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實力還是硬道理。要戰鬥到底,就要看誰的拳頭更難了。

此時,它讓人想起法國總統查爾斯。他是一個"不守規矩的将軍"和"美國最讨厭的人",面對美國,他沒有低頭或退縮。他曾經說過,"盎格魯撒克遜人從未真正将我們視為盟友";1964年,他不顧美國的反對,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他于1966年帶領法國退出北約,駐法美軍放下了星條旗,他們都從法國撤軍;他在美蘇冷戰高峰期通路了蘇聯,此後在兩國之間建立了全方位的經濟友誼。"歐洲是一個歐洲歐洲,而不是一個美國歐洲,"戴高樂說,并補充說"法國和美國是平等的夥伴,而不是仆人。今天,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哼哼唧唧。

拜登打了個電話,以緩解法美關系。關系,法國沒有戴高樂...

來源:參考消息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