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1970年,在法國舉行了一場特别的葬禮。死者的墓碑隻标有死者的出生和死亡年份,棺材是以63美元的價格購買的。葬禮在當地一個小教堂舉行,隻有十幾名死者的親戚和朋友參加。幾名當地青年為死者擡棺材。看到這裡,很多人覺得死者隻是一個普通人。事實上,死者有一個大聲的名字,這個名字在全世界都很有名,他的名字是查爾斯·安德烈·約瑟夫·瑪麗·戴高樂。他最大的成就是兩次拯救法國,但他兩次被法國人民抛棄。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像往常一樣,拯救國家一次成為英雄,拯救兩次,意義更是顯著。這樣的人将永遠被人們記住,為什麼戴高樂被遺棄了?讓我們看一下一般情況。

戴高樂于1890年出生于法國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09年,戴高樂進入法國著名的聖西爾軍事學院。1912年,戴高樂從聖塞爾軍事學院畢業。一般情況下,他在軍隊中會慢慢發展,從普通軍官到将軍,甚至元帥。但如果真是這樣,他可能沒有機會拯救法國,更不用說兩次了。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改變了戴高樂的命運。德國占領波蘭後,他們沒有像英國和法國所預料的那樣繼續向東推進并攻擊蘇聯。相反,德國人立即在細節上轉過身來,準備攻擊英國和法國。1940 年 5 月 10 日,德軍向西進攻法國,法國戰役正式開始。法國昂貴的馬爾基諾防禦沒有奏效,德國人繞過它,從北方進攻法國。再過一個多月,德國人将抵達巴黎。此時,以貝蒂翁為首的法軍決定投降。

在法國目前的情況下,投降也是所有人所期望的。因為法國不再處于危險之中,巴黎已經處于德國的眼皮底下。但是,由于戴高樂準将不準備投降,在法國投降之前,戴高樂前往英國倫敦,呼籲法國人民起來反對德國法西斯主義。戴高樂的行動首次開啟了拯救法國的旅程。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戴高樂不僅号召法國人民反對德國法西斯主義,還成立了自由法國全國委員會,後來改名為"打法"。無論如何,在戴高樂的上司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自由法國,自由法國的權力越來越大。當然,自由法國不僅僅是喊口号,而是自己的軍隊。因為後來很多士兵加入了這個團體。到1944年,自由法國擁有近50萬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盟軍軍事行動,自由法國參與其中。正如我們所熟悉的,諾曼底登陸是自由法國軍隊的存在。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1944 年 8 月 25 日,戴高樂傳回巴黎。戴高樂回到巴黎後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接管整個法國,而是開始選舉。查爾斯蒂亞一進入巴黎,戴高樂就在法國組建了臨時政府,并将政黨帶入内閣。随後啟動了選舉,這是臨時政府最重要的任務。選舉持續了幾個月,到1945年10月,法國選出了制憲會議。制憲會議決定建立什麼樣的法國,擁有一切權力。至此,戴高樂拯救法國的使命已經完全完成。這是戴高樂第一次拯救法國,但不是唯一一次。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這是戴高樂第一次拯救法國。如果不是戴高樂,法國在二戰中的形象将完全不同,其形象将是投降并成為德國的傀儡。盟軍已經到達德國領土,由貝蒂翁元帥組建的維希政府仍然存在。當然,即使沒有戴高樂率領法國人民抵抗,法國仍将被盟軍解放,畢竟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的作用并不大,對戰争局勢影響不大。但是,雖然法國仍将獲得解放,但其國際地位将完全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将完全失去其作為大國的地位,更不用說在聯合國後來成立時成為常任理事國了。盟國願意使法國永久化,因為它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出了貢獻。否則,一個戰敗國怎麼會有這麼好的競争環境呢?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總的來說,戴高樂第一次營救法國真的是一個人。如果不是戴高樂,沒有人會知道二戰後的法國會是什麼樣子,而且肯定沒有現在這麼好。

在制憲會議出現後,讨論了不恢複被德國摧毀的第三共和國和重建新共和國的決定。但戴高樂和制憲會議之間在組建什麼樣的政府方面發生了一些沖突,戴高樂的許多建議都沒有被采納。說真的,這比大家預期的要多一點。剛剛解放了法國,說話是沒有用的,制憲會議擁有一切權力。當然,新共和國的想法和戴高樂是完全不同的。在第四共和國期間,戴高樂一直是反對派,到處推廣他的思想。甚至有一段時間,法國政府禁止戴高樂在任何地方講話,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58年。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從1945年到1958年的13年間,戴高樂被法國人民抛棄,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這樣的人,戴高樂隻能獨自一人在家寫回憶錄,感覺自己像個退休的人。他被法國人民抛棄的主要原因是他與法國人民不同。這不是他第一次被法國人民抛棄。

1958年,已經運作了13年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發生了一場重大危機。此時,阿爾及利亞獨立,内部派系争奪權力,以及持續的内亂,法蘭西第四共和國處于危險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法國人民再次想到戴高樂,他們呼籲戴高樂回來挽救法國的局勢。面對法國人民的呼喚,戴高樂再次走出大山,決定再次拯救法國。法國議會準許了一項授權,授予戴高樂六個月的特殊權利,并允許他進行憲法改革。戴高樂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建設法國。戴高樂在1945年提出的這些建議現在是可能的。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通過這種方式,戴高樂在法國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權,即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年12月21日,戴高樂當選為法蘭西共和國議員,次年就職。這是戴高樂第二次營救法國的一般過程,而這一次戴高樂正處于死亡的邊緣。隻是這一次,他接受了一直陷入困境的法國,而不是以前投降的法國。他還給了法國人民一個穩定的前鋒法國。

許多人想知道為什麼法國放棄了第四共和國,建立了第五共和國。事實上,雖然它們都是共和國,但仍有很大的差異。第四共和國與第三共和國非常相似,在第三共和國,議會擁有很大的權力,總統雖然負責行政,但對總統,總理和議會有很大的限制。當然,其中最大的是議會,它不僅可以限制總統,還可以限制總理。一旦議會不信任總理,總理的内閣可能會垮台。同樣,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内閣是短暫的,很少有人超過一年。想象一下,一個國家總是在改變它的政府,這個國家的發展可能是有益的。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與第四共和國相比,第五共和國的最大特點是總統擁有很大的權力,雖然議會可以限制總統,但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根本無法與第四共和國議會相提并論。也就是說,在第五共和國期間,總統可以自由發揮,基本上不受限制。是以,也有人說,法國總統和皇帝是一樣的。

雖然戴高樂建立了第五共和國和穩定的法國,但局勢并沒有持續下去。1968年,由于國民議會不支援自己的改革,查爾薩解散了議會,随後選出了新的議會。戴高樂曾預計新議會會同意自己的改革,但結果,面對戴高樂的改革,新議會尚未通過。這意味着戴高樂不能繼續像他想象的那樣改變法國。在這種情況下,戴高樂自願辭職。事實上,改革方案沒有通過是正常的,他可以繼續做自己的總統。但在計劃之前,他向法國人民承諾,如果他不通過,他将離開。正是這樣,戴高樂自願辭職。

就這樣,戴高樂再次被法國人民抛棄。從總統到普通法國公民。這個第二次被指令拯救法國的人離開了法國政壇。這一次,它仍然與法國人不同,并且出于與他們第一次被遺棄的原因相同。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這就是戴高樂兩次拯救法國,但兩次被法國抛棄的情況。戴高樂第二次離開後,不再詢問有關政治的問題,也沒有提出任何政治立場。不僅如此,戴高樂在死前立下了遺囑,大緻寫着:第一,他死後的墓碑隻寫着出生和死亡的日期,要埋葬在他女兒旁邊;法國人民确實遵守了戴高樂的遺囑,這使得戴高樂的葬禮看起來像普通人。

戴高樂拯救了法國兩次,卻被法國人民抛棄了兩次,兩次原因都相同

當然,法國人民兩次抛棄戴高樂,卻沒有忘記戴高樂。每當法國選出最受歡迎的總統時,戴高樂都會以高票當選。可以說,法國可以有像戴高樂這樣的人,也是國家的運氣。

資源:

世界通史,法國抵抗運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