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煤炭行業網》微信26日消息,在宏觀經濟持續穩定複蘇、季節性煤炭需求旺盛和水電生産乏力的推動下,中國煤炭消費在前三季度保持了相對較快的增長趨勢。總體來看,煤炭市場供需緊張,價格波動較大。
據了解,前三季度煤炭市場運作特點如下:
煤炭産量穩步增長。前三季度,有關各方堅定推進煤炭增産供應工作。重點煤炭企業在確定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挖掘潛在生産,有關部門加快煤礦加工和産能提升,一些優質煤炭生産潛力已經釋放出來。特别是自7月以來,内蒙古涉案産能約1.4億噸/年的露天煤礦獲得土地批複,開始恢複生産,内蒙古、山西、陝西、甯夏、新疆等五省、自治區涉足産能4350萬噸/年處于聯合試運作狀态的過期煤礦, 同意将聯合試運作時間再延長一年,在確定安全增加生産和供應的前提下。
此外,有關部門要推進煤炭中長期合同,對發電供熱企業直接保護和覆寫,組織協調煤源簽訂中長期合同,確定煤炭發電供暖需求,堅持煤炭為民生底線。随着主産區煤炭産能的加速釋放,增加煤炭産供政策的效果逐漸顯現,全國煤炭生産形勢逐漸改善。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9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原煤産量為29.3億噸,同比增長3.7%,其中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産量3.3億噸,同比下降0.9%。
煤炭進口的下降幅度繼續縮小。今年以來,為滿足國内市場對煤炭的需求,我國從印尼、俄羅斯、美國等國進口煤炭增速強勁,全國煤炭進口量同比略有下降,降幅繼續收窄。海關資料顯示,全國1-9月煤炭進口量2.3億噸,同比下降903萬噸,同比下降3.6%,比1-8月下降6.7個百分點。
煤炭消費強勁,增速逐漸下降。前三季度,我國宏觀經濟繼續穩步複蘇,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同比增長12.9%,電力需求快速增長,加之水電産量不佳,前九個月火力發電同比增長11.9%,煤炭需求快速增長,是煤炭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在碳減排、"能耗雙控"和"兩高"項目盲目發展限制的影響下,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生産強度逐漸下降,生鐵、焦炭、水泥等相關産品産量增速下降,鋼鐵和建材行業煤炭消費量相應下降。總體來看,前三季度我國煤炭消費量同比增長迅速,增速逐漸下降。
全社會煤炭庫存低。今年以來,我國煤炭市場供需普遍緊張,各環節煤炭庫存均偏低。截至9月底,全國煤炭企業煤炭儲量為4800萬噸,環比下降2.3%,同比下降25.0%;其中,環渤海主要港口煤炭儲量1761萬噸,環比增長3.4%,同比下降10.5%。
煤炭市場價格居高不下。動力煤價格波動多頭聯想上升。今年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逐漸從宏觀經濟複蘇、國際能源和煤炭需求旺盛、市場供應緊張、國際煤炭價格大幅上漲中複蘇。印尼9月動力煤出口指導價為每噸150.03元,較8月上漲14.5%,同比上漲203.6%。
行業固定資産投資穩步增長。今年以來,煤炭行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持續下滑。1-8月,煤炭開采和洗滌行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4.4%,1-7月下降4.4個百分點,私人投資同比增長1.7%。
行業效益正在逐漸恢複。1-8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營業收入1785.75億元,同比增長39.3%,利潤總額3290.3億元,同比增長145.3%。截至8月底,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應收賬款3,859.2億元,同比增長34.0%。
《煤炭行業網》微信稱,今年寒春煤炭供需形勢預計煤炭供應保持增長。煤炭生産和供應的增加将加速。今後,煤炭企業将加快增加煤炭生産和供應的工作,并盡一切努力增加煤炭供應。有關部門将共同推進有潛力的煤礦盡快增産釋放先進産能,推動煤礦依法穩定生産生産。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煤炭産量有望保持增長。
與此同時,煤炭需求将相對強勁。随着企業産商活動的不斷複蘇,中國宏觀經濟有望保持平穩複蘇态勢。各地區各部門将加強跨周期調整,努力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促進經濟穩定良好,我國能源需求和用電量有望保持高速增長,這将支撐煤炭需求。
此外,煤炭供需将普遍緊張。總體來看,預計今年寒春期間,煤炭需求,特别是用于發電的供熱用煤需求将相對旺盛,煤炭供需有望保持增長,煤炭供需将普遍緊張,煤炭價格可能高波動。
《煤炭工業網》微信還表示,全力以赴做好增加煤炭産量,確定價格穩定。建議企業堅持依法合規的底線,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一切努力做好增加煤炭産量和保持價格穩定的工作,科學安排生産計劃,有效釋放先進産能,努力增加煤炭供應,提高煤炭供應保障能力。
同時,堅持和完善中長期合同制度,加強合同履行。建議堅持和完善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充分發揮中長期煤炭合同"基價和浮動價格"定價機制,防止煤炭價格上下波動,不斷鞏固三方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嚴格執行煤炭中長期合同要求,增強合同履行意識,自覺規範合同履行,加強中長期合同履行,確定第四季度發電取暖煤長期合同兌現率達到100%。加強煤炭市場監測預警。建議完善煤炭市場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對市場動态的監測分析,制定煤炭供應應急預案。深入研究煤炭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發展路徑下的"雙碳"目标,理性看待煤炭市場供需變化,加強溝通協調,促進煤炭市場平穩運作。(中新緯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