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西鄱陽湖重制瀕危物種鳤魚 種群數量有望逐漸恢複

江西鄱陽湖重制瀕危物種鳤魚 種群數量有望逐漸恢複

近日,江西省科研中心鄱陽湖杜昌松門山的水進行了水生生物資源監測,發現是一條長23厘米、47.4克的鲭魚。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禁止查封供應地圖

新華社南昌4月2日電(記者吳鵬泉)記者2日從江西省農鄉廳獲悉,經過近十年,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重新出現鲱魚,該物種種群有望逐漸恢複。

鲱魚俗稱鑷子和稻草蛞蝓,廣泛分布于中國長江及其以南的江湖中。它具有纖細的身體,鋒利的頭部和最大超過10公斤。因為肉質鮮美,鲱魚曾經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

據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透露,禁酒令中原魚很多,它喜歡去長江,屬于江湖洄遊魚類。然而,由于工程、水質、過度捕撈等原因,人口明顯下降,直到2012年才發現尾聲,鄱陽湖近十年沒有看到鲱魚。

江西鄱陽湖重制瀕危物種鳤魚 種群數量有望逐漸恢複

近日,對江西省漁業科學研究基地鄱陽湖杜昌松門山的水源進行了水生生物資源監測,發現一條23厘米長、重47.4克的鲭魚尾魚填補了魚的樣品空白。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禁止查封供應地圖

受水利發展和環境污染的影響,鲱魚資源的減少極為嚴重,種群瀕臨滅絕,難以獲得樣本。鑒于許多河段多年未被監測,鲱魚的保護地位已在2016年修訂的《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中升至極度瀕危狀态。

近日,江西省水産科研中心所在地鄱陽湖杜昌松門山的水被發現為一條長23厘米、47.4克的鲭魚,填補了魚類樣本的空白,豐富了江西省水生生物多樣性指數。

"鄱陽湖鲱魚的繁殖相當于該物種的回歸,預計種群将逐漸恢複。這也意味着鄱陽湖水質正在改善,生活環境也逐漸好轉。"上述官員表示,雖然現在整個鄱陽湖的捕撈強度幾乎為零,但與有記載的136種物種的曆史相比,鲱魚種群的恢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