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西鄱阳湖重现濒危物种鳤鱼 种群数量有望逐渐恢复

江西鄱阳湖重现濒危物种鳤鱼 种群数量有望逐渐恢复

近日,江西省科研中心鄱阳湖杜昌松门山的水进行了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发现是一条长23厘米、47.4克的鲭鱼。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禁止查封供应地图

新华社南昌4月2日电(记者吴鹏泉)记者2日从江西省农乡厅获悉,经过近十年,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重新出现鲱鱼,该物种种群有望逐步恢复。

鲱鱼俗称镊子和稻草蛞蝓,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及其以南的江湖中。它具有纤细的身体,锋利的头部和最大超过10公斤。因为肉质鲜美,鲱鱼曾经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透露,禁酒令中原鱼很多,它喜欢去长江,属于江湖洄游鱼类。然而,由于工程、水质、过度捕捞等原因,人口明显下降,直到2012年才发现尾声,鄱阳湖近十年没有看到鲱鱼。

江西鄱阳湖重现濒危物种鳤鱼 种群数量有望逐渐恢复

近日,对江西省渔业科学研究基地鄱阳湖杜昌松门山的水源进行了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发现一条23厘米长、重47.4克的鲭鱼尾鱼填补了鱼的样品空白。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禁止查封供应地图

受水利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鲱鱼资源的减少极为严重,种群濒临灭绝,难以获得样本。鉴于许多河段多年未被监测,鲱鱼的保护地位已在2016年修订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升至极度濒危状态。

近日,江西省水产科研中心所在地鄱阳湖杜昌松门山的水被发现为一条长23厘米、47.4克的鲭鱼,填补了鱼类样本的空白,丰富了江西省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鄱阳湖鲱鱼的繁殖相当于该物种的回归,预计种群将逐渐恢复。这也意味着鄱阳湖水质正在改善,生活环境也逐渐好转。"上述官员表示,虽然现在整个鄱阳湖的捕捞强度几乎为零,但与有记载的136种物种的历史相比,鲱鱼种群的恢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