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4月12日電(記者陳春元、陳偉山)"近十年,終于出現了!江西省水科學研究所專家王勝邊興奮地向記者展示了一條23厘米長、重47.4克的尾巴,這是最近在對鄱陽湖杜昌松門山水域進行例行監測時發現的。
"我很驚訝,也不确定,趕緊聯系了其他專家進行比較。"這條尾巴很小,估計大約1歲,可以推斷出'消失'的人口正在恢複多年,"王說。
曾經是長江流域分布最廣泛的魚類之一,近年來數量從"普通"下降到"稀有"。
"我們上一次在鄱陽湖發現氡氣是在2012年,它已經消失了近十年。王勝邊回憶道。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詹樹平在鄱陽湖與魚群搏鬥15年,他說,涉漁項目、水污染、過度捕撈是物種數量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搖頭丸等非法捕撈方式對鄱陽湖魚類的生存造成長期損害。
從2020年1月1日起,鄱陽湖和洞庭湖将開啟為期10年的禁捕令,将人員上岸,找回船隻,毀網,以全面修複長江"雙腎"。
"'十年禁令'才一年,蜻蜓又回來了!"這是禁令有效性的重要證據。詹樹平說,"現在,研究人員在湖中漁網進行科學監測,一張網下來可以打到兩三百條魚,以前隻有40或50條。"
詹樹平用手機開啟了今年3月13日在康山鄱陽湖水域拍攝的視訊,茫茫湖中充滿了鯉魚、鲭魚等歡樂、失傳已久的産卵場面。
2020年6月,九江水産科研人員還在鄱陽湖火焰山水域發現了數百個刀魚群,這是近十年來首次大規模刀魚種群,表明湖區水生态環境不斷改善,生物多樣性不斷恢複。
鄱陽湖的江豚數量也在穩步增加。"在過去十年中,江豚的數量穩定在450隻左右,去年最多監測了457隻。不要小看這個數字的增加,堅持十年禁止捕撈,江豚數量有望增加到700頭,鄱陽湖将再現藍浪萬一、鶴舞魚躍起的場景!Jen的書向前看。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