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滬深指數上漲超過10%,進入11月。在資本方面,北方也開始"偏愛"銀行股,上個交易日,被稱為工商銀行的"宇宙銀行"被北方淨外資買入2.02億元,市值近2萬億元。同日,銀行業的市值單日飙升2000多億元,拉幅2.35%。

在當天的讨論中,有分析師表示,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季度貨币政策報告釋出的銀行股表現,一是貨币政策指引較為準确,二是9月新增信貸發行量從6月反彈,從政策方面來看,長城證券認為貨币政策回歸中性, 但不會明顯收緊,有利于銀行的經營環境。平安證券還表示,認為股份制銀行、全市商業銀行可以在目前廣泛的信貸環境中發揮優勢。
在基本面方面,華泰證券分析師張新元、陳利民認為,銀行基本面穩健,估值處于曆史低位,銀行業内部的修複順序與市場風格相比對,先修複成長型銀行,再修複被低估的銀行(如中國工商銀行、 建設銀行,農業銀行)。
沈萬宏元分析師馬毅鵬、李晨等關鍵提示,大銀行股價的表現超出市場預期,市場不缺投資者有"大銀行漲後估值修複到底"的錯誤判斷。但在此次反彈的背後,高機率是全年業績好于預期的阿爾法,這是銀行業的發令槍,重要的是要關注主要預期差異的基本面水準及其帶動普遍估值的修複。
今天,滬指再次開盤高點,截至午盤收盤時已漲幅超過1%,廈門銀行第二新股迅速拉高闆,青島銀行随後上漲并停頓,其餘銀行股也随之上漲。銀行ETF開盤走高,然後小幅下跌。領先的廈門銀行此前曾對當地政策優惠表示歡迎,四分之三的報告顯示,利潤逐年攀升。
近期區域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大型銀行開盤反彈,法國興業銀行在對市場作出判斷後表示,銀行業基本面拐點已經确定,估值修複有望持續。第四季度估值轉換視窗打開,銀行業相對于成本效益逐漸提升,持續看好行業末期業績。關注增長的高/優風控能力/估值不高的中小銀行未來表現,絕對收益投資者也可以繼續配置設定高股息的港股。
具體到投資目标、個股、長期看漲行業領軍企業的政策/企業上司,包括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甯波銀行等,目前點可關注的有股銀行和小銀行,基本面優良,估值靈活性較大的目标,包括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杭州銀行、成都銀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