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若讓趙雲守荊州,能守住嗎?趙雲這三大短闆,早已注定了結局

關羽丢荊州,是三國時期的一個分水嶺。而關羽為何會丢荊州,導緻身死?長久以來一直都是熱門話題。《三國演義》給出了兩大觀點。

第一個觀點影響最大,這就是 “大意失荊州”,幾乎都被當成了成語使用,經常被引用,警戒人們:做人也好,做事也罷,萬不可麻痹大意,重蹈關羽覆轍。

第二個觀點最具勸谏效用,是從關羽驕傲自大角度入手的。所謂,天狂有雨,人狂有禍,做人千萬不要如關羽一樣,把尾巴翹上天。否則迎接自己的必是失敗。

劉備若讓趙雲守荊州,能守住嗎?趙雲這三大短闆,早已注定了結局

那麼這兩個觀點對否?筆者認為:讀史也好,看名著也罷,不是去當裁判,評判誰對誰錯。因為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這必然就導緻了,以對錯為出發點的讨論,會變成一場口水戰。畢竟誰願意被否定?

是以“讀史讓人明智”才是根本。也就是說,通過分析這些事件或人物,打開眼界和思維,最起碼的要求,就是進行“觀點碰撞”,唯有如此才能得到相對客觀的結論,以服務自己的人生。

是以《三國演義》對關羽丢荊州的“反思”,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也許有人會問,說了半天都是《三國演義》的觀點,那麼曆史上的原因呢?筆者隻能老老實實回答:原因太複雜!且一不小心,還會産生“陰謀論”,比如把責任推給諸葛亮不救援。由此推導出,諸葛亮害關羽奪權!

劉備若讓趙雲守荊州,能守住嗎?趙雲這三大短闆,早已注定了結局

當然,稍有曆史常識的人都會明白,這純屬胡鬧。蜀漢既無如今的通訊手段,也沒有神行太保的“日行八百的神技”,關羽丢荊州卻在極短時間内——公元219年10月,關羽還威震華夏呢,兩個月後就被殺了!

害死關羽的這個鍋,遠在西川的諸葛亮想背都背不上。但不論怎樣,劉備不該派關羽鎮守荊州,便随着此問題浮出水面。

那麼,劉備若舍棄關羽,會派誰去?第一個熱門人選便是張飛!皆知,劉歇業誓同生死,既然劉備不用關羽,那麼用張飛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劉備吃過大虧。

當年劉備手握徐州時,他去跟袁術掐架,關羽跟着劉備一起去,讓張飛守徐州。結果張三爺酒後鬧事,直接導緻徐州被呂布偷襲奪走,還把劉備的老婆也扔給了呂布。使劉備從一夜回到解放前。

劉備若讓趙雲守荊州,能守住嗎?趙雲這三大短闆,早已注定了結局

而荊州卻是劉備争霸天下的前沿基地,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點出來了。劉備如何敢再把荊州交給“不靠譜”的張三爺?劉備他賭不起,也不敢賭!

趙雲是劉備老早就看中的人才,尤其長坂坡一戰,又立下了救幼主阿鬥的大功。在當時劉備集團内,趙雲的地位僅次于關羽和張飛。至于黃忠,才剛剛歸順沒多久,馬超那時正在張魯手下呢。

是以,劉備若舍了關羽,在張飛又不靠譜的情況下,守荊州的重任,必然是趙雲!由此,我們進入到關鍵的問題:趙雲能守住嗎?

劉備若讓趙雲守荊州,能守住嗎?趙雲這三大短闆,早已注定了結局

筆者首先抛出自己的結論:不會比關羽強。也就是說,倘若趙雲守荊州,極有可能丢失得更快。因為趙雲這三大短闆早已注定了結局。

其一:太過正直

所謂:不聾不啞不做家翁。想當老大,就必須啥人都容得下,且盡量讓手下人,都能揚長避短的同時,自己還能扛得住罵。鎮守荊州,顯然就是這種活兒!

這點關羽就比較缺乏,否則他也不會跟糜芳、傅士仁等元老級别的人,搞得關系那麼僵。最後正是這兩人背後一刀,才讓關羽陷入絕境。但趙雲卻比關羽還缺乏。證據就是“桂陽拒娶事件”!

赤壁之戰後,趙雲替劉備打下桂陽,而原桂陽太守趙範投降,并要把嫂夫人樊氏,嫁給趙雲當老婆。趙雲拒絕得非常幹淨利落,就差破口大罵趙範了!這在人品上毫無意見是加分項。可結果如何?導緻了趙範降而複反,差點讓桂陽再次丢失。

劉備若讓趙雲守荊州,能守住嗎?趙雲這三大短闆,早已注定了結局

那麼趙雲有更好的處理辦法嗎?當然有,趙雲身為桂陽老大,在桂陽初降的情況下,穩住局面,安撫各方勢力才是根本。故而,趙雲完全可以推到劉備那裡。總的意思就是:娶不娶樊氏,等劉備來後再說!

如此一來,也等于給了趙範定心丸。因為“趙範嫁嫂”,就包含着試探意思。我投降後,能否得到真心對待?

劉備若讓趙雲守荊州,能守住嗎?趙雲這三大短闆,早已注定了結局

是以,趙雲由于為人太過正直,面對荊州更為複雜的局面時,大機率會重蹈“桂陽覆轍”。這其實就是所謂的:人好,不見得就能當好上司!否則劉邦也好,曹操也罷,這些人品有大問題的人物,早就該被淘汰了。

其二:缺乏震懾力

想為一方霸主(大哥),就必須要有“震懾力”。而震懾力的來源,除了更進階别的授權外,還跟自己的實力成正比。這點卻恰恰是趙雲非常缺乏的。《三國演義》給趙雲加戲很多,讓趙雲擁有了大殺四方的名将身份,足以威震一方。可正史中的趙雲,卻并非如此。

關羽和張飛,一直都是劉備的兩大王牌。什麼“萬人敵”,“熊虎之将”等等。關羽有斬顔良和絕北道,張飛是據水斷橋,這都有史可查,且都被稱為神級别的“奇幻戰例”。

可趙雲呢?史料中卻查不到,擁有這種神級别的“奇幻戰例”。戰例最能證明和說明,一個人的震懾力——是不是軟柿子,先看戰例!關羽在荊州一放,誰都咧嘴!趙雲顯然達不到這種高度。

劉備若讓趙雲守荊州,能守住嗎?趙雲這三大短闆,早已注定了結局

要知道,在荊州這地盤内,不僅隻有糜芳等皇親元老,還有龐統、諸葛亮等許多,劉備集團内的重量級人物的親朋也都在這裡,若鎮守荊州之人,缺乏足夠的震懾力,壓不住這台面,那還如何得了?

劉備若讓趙雲守荊州,能守住嗎?趙雲這三大短闆,早已注定了結局

關羽夠牛的了吧,可面對糜芳時,他也隻能吓唬:等我打完仗回來再收拾你。而不是殺伐果敢,當時就殺掉!這已經很能說明,荊州地區情況之負責了。

其三:不會水戰

關羽之是以無法取代,就在于他是水戰高手!曹魏、蜀漢的名将很多,可哪位會水戰?曹操号稱三國最牛軍事家,不也是敗在赤壁之戰中的水戰上了嗎?

而恰恰關羽卻是水戰高手!關羽為何那麼看不起東吳的君臣?敢說“虎女焉能嫁犬子”啥的,不就是因他在水戰方面他不輸東吳嗎?

曹操、曹丕,鉚足勁想幹翻孫權,卻次次碰壁,就是因曹魏水戰太差!是以曹操無奈說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劉備若讓趙雲守荊州,能守住嗎?趙雲這三大短闆,早已注定了結局

顯然不會水戰在荊州這裡,就天然吃虧。須知,孫權一直憋着勁要奪荊州呢。若劉備真把趙雲放在荊州,等于是在鼓勵孫權呢!

從趙雲這三大短闆,就能反向推導出,為何劉備非要讓關羽鎮守荊州了,因為這是劉備最佳的選項,并非感情用事,而是沒有比關羽更合适的人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