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嘉豪
1986年生于台北
從事書籍架構設計、展覽活動視覺設計、視覺識别設計等平面設計事務
2004年畢業于松山的廣告設計系
2010年畢業于景文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2013年,三件作品入圍GDC13平面設計中國
2014年和2015年,有幾件作品入選《亞太設計年鑒》中的亞太設計
他的作品還被收錄在維多利亞,三都,Hightone,SendPoints...等公司出版的設計書籍,并先後接受日本排版協會出版的雜志《Interview with Typographics t.》,并受邀參加由衡山和姬/中國文化力量研究所組織的書籍設計展。現主要從事書籍取景、視覺展覽活動、電影海報視覺...例如平面設計交易。
從蔡家浩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字型設計的應用,每部作品都按照主題進行相應的字型設計,正是因為這些精彩的字型設計,才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精彩的呈現,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精彩的作品。
笑大學,笑大學
三谷樂于做到

當我第一次接手這個箱子時,我注意到"笑"這個詞可以微笑着放在盒子裡。而當我把這本書放在一起的時候,我整理了很多三龜的特别想法,其中一些是:快樂的木偶,幸福的情侶,有一天真的玩心,我還發現在路上,鑷子的作者,三津子幸雄,喜歡用洋娃娃排練故事,并表明童年是它的原始構圖。
為了配合以上幾點,我打造了一個微笑的"笑"角色作為主要焦點,它就像一個有着快樂氣氛的娃娃(下半身也像一條腿,盒子裡的笑容也随着光芒凸顯出來,讓微笑在封印外的地方:腰部、内封、 密封外觀,加強辨識力。
而這個詞,除了捕捉娃娃的外表,同時也與三谷的幸運喜悅本身的形象相吻合,大眼睛的笑容。
鷹出版 鷹出版社
品牌辨別設計
人造世界,男性建築的世界
我們的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化
許多看似有充分根據、根深蒂固的觀念,人們認為理所當然,并不是建設世界的唯一手段。
封面使用了幾個粗體直白的字眼,即通過挑出圖像的性質,
作者反思了男性标準的文化。
插頁式是男性主導,崇拜的個性,控制着世界。
民歌40首《四十首民歌》
歌唱1975-2015年的另一段思想
在封面上,"40"字是用吉他弦和音孔形成的。
為了展示歌曲的稀有性,封面和帶有部分遮擋的"40"字的海字法被提出進行挖掘。
野獸地下野獸
"日本最強的幻想"的殘酷美學
故事概述了日本俘虜要求在火山下找到隧道到達日本,而日本方面在此過程中追逐并體驗了地球底部的痛苦,以及曾經在古代世界出現的生物的景象,例如恐懼,仍然活在地下......
于是我用爪子/牙齒創造了一座火山,火山的倒影直接象征着"地底",而倒影可以直接轉化為爪子,在倒影旁邊,切字是"穿越大地"的模型,最後,用大片文字營造出一種圈養的交錯大氣層。
中文的名字很差,在日文名"地底下"的"地底下"的手法中,在字母上用小字,一方面強化了人物的性格,一方面,還增加了一個特點。
《内幕:如何用這樣的節目抓住心聲》
有趣的大腦冒險
本書的主标題和副标題都很強,而且作者本人也是演員,是以重點放在了表演的角度上,以槍管為設計元素,拆成一個正向的封印在什麼上(封底、内封和腰部也特意放在了表演桶上的插圖上), 然後到沉重的照片上建立一張圖檔作為拼圖的蒙太奇圖檔。
一個角色的形狀或形狀也是一個符号,從各個角度進行表演,具體來說就是對角色的表情做不同的掩飾,暗示表達提供了想象空間:表達、表情、演技是本書的亮點之一。
最後,将日本物品的名稱并入他,在内部密封什麼形狀上劈開到封面上,封底,作為封面在小電纜的封面上找到破損日本人的來源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