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八屆青年史學家論壇:“曆史周期律”與盛衰之變

作者:澎湃新聞

記者 彭姗姗

2021年9月23-24日,以"曆史周期規律"與興衰為主題的第八屆青年曆史學家論壇在上海舉行。

青年曆史學家論壇于2014年《曆史研究雜志》創刊60周年之際,旨在搭建青年曆史學家交流的平台,促進新時代中國曆史的繁榮發展。

青年曆史學家論壇由上海大學中國曆史研究院、中國曆史研究院《中國曆史研究院學報》、上海大學文學院主辦,上海大學黨委書記程丹紅、中國曆史研究院紀委書記、副院長盧玉松緻開幕詞。鄭文傑說,值此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國曆史研究院選擇在上海大學這個紅色學校舉辦一個青年曆史學家論壇非常重要。陸雨松說,探索無序興衰的曆史規律是中國曆史的優良傳統,青年曆史學家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從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高度和近百年來世界空前變化的宏觀視野來把握曆史規律。

在為期一天半的議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青年曆史學家分三組進行了學術讨論: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以認識古代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思想碰撞。三組分别由西北大學曆史學副教授賈連剛、華中師範大學近代中國史研究所教授彭健、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教授梁志作總結發言。

第八屆青年史學家論壇:“曆史周期律”與盛衰之變

與會學者合影

中國古代史組從理論、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探讨中國古代興衰的問題,賈連剛副教授将其歸納為四個主題:

其中一個主題是關于繁榮和衰落變化的理論讨論。中國曆史研究所曆史理論研究所連敏的報告《曆史循環理論的經驗與教訓》對中國曆史上的曆史循環理論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分别總結了中國古代、現代中國和改革開放的曆史周期理論,指出周期觀念的誕生是由于各種問題, 值得認真總結和提煉,指導社會實踐。徐毅(廣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旅遊學院)和玉平(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梳理了過去二十年英語世界在中國經濟史研究領域的重要理論,指出他們對中國前現代經濟發展道路的獨特性有了更客觀、更清晰的認識, 進而駁斥了中國經濟長期停滞不前的觀點。

主題的第二部分是從政治史的角度分析中國古代興衰的變化。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有着悠久的傳統,這個主題下有很多文章,賈連剛将其歸納為三類:地方行政區劃和王朝演變,大統一的理論與實踐,制度的運作和皇權的更疊。

王安泰(南開大學曆史學院及南韓研究中心)《南朝23國制度的演變與意義》,張大志(廈門大學曆史系),《誰穿戴這一天:安石亂時期縣到州的變國、國與縣的變遷》和邱景佳(中國民大學曆史學院)《城市體系的布局與首都的意義》和其他文章,從南朝到遼金時期,從州縣制到首都的布局,切入的角度是傳統的地方行政區劃等問題,但關心的是南方國家制度與正統的關系,國縣改革時期和玄宗地方形勢的重大變化, 遼代首都布局所展現的雙重政治格局下的制度模式和多元民族的統治具有啟發性。

大統一是帝國時代的重要特征,安度、孔德超(西南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秦興衰與國策關系綜述》,賈連剛(西北大學宋遼金曆史與曆史學院)《王霸辯論新評》與宋代, 吐比安運動的發展,以及陳彩雲(浙江師範大學曆史系)、《異國是老國:元代南方人的中原遊記與團結意識的重建》等文章,摘自秦國策、宋代圖比安運動的思想動機, 元朝南方人北巡過程中的重建意識,分析了不同朝代大統一的概念、實踐和成敗。

制度的運作和皇權的更疊,也是古代史界經久不衰的命題。楊恩宇(青島大學曆史學院)《魏晉九字法的組織結構》,李軍(西北大學曆史學院),《唐玄宗時代牛李黨之争的終結與皇權複興》,曹毅(西北大學曆史學院)《明代軍事體制的演變與興衰新理論》, 馬子木(南開大學曆史學院),《台灣王朝前的皇權——崇裕時期的禮節互诿與政府事務的運作》,這些文章從不同角度分析了選拔制度、黨派糾紛問題、軍事制度的演變、政務的運作、制度的運作與皇權更疊的關系。

第三個主題是社會治理的變化和基層的繁榮與衰落。朱勝明(廈門大學曆史系)《跨越國界:邊疆人與'死'與'野蠻'——基于秦漢東北調查》、《青島土山土漢墓藏書》和《山東大學墓中的漢墓》地區統計, 吳樹敏(武漢大學曆史學院)《宋晉之交當地人民政治身份的轉移》,賈國京(南開大學曆史學院)《同一治理王朝的災害與社會變遷》等文章,從邊疆群體、地方群衆、災害與應對、落戶形式中探讨了基層社會治理和不同群體的生存狀況, 以及如何影響王朝的興衰。

第四個主題是宗教的演變,特别是佛教和王朝政治。胡甯(上海大學文學院)《齋月》測試、謝一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樞軸梵語:古都城政治軸心中佛教因素的演變》,從佛教早期當地傳統對佛教的影響,到中世紀的夥伴和政治空間,反映了佛教對王朝政治的深遠影響。

賈連剛表示,中國古代史學團隊在理論認識、案例分析等方面或直接或間接觸及了中國古代興衰的問題,問題新穎,論證力強,回顧犀利,讨論激烈,取得了豐碩成果。

第八屆青年史學家論壇:“曆史周期律”與盛衰之變

會議現場

中國近代史小組有20篇論文,其中6篇與清末有關,13篇關注中華民國時期。華中師範大學近代中國史研究所教授彭健在總結發言中說,這反映了清末被冷落的現狀,民國史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更為流行。

在清末的讨論中,李新然(清華大學曆史系)通過對魏淵曆史觀念的再探訪,觀察了現代與前現代思想過渡的連續性,從清代學術本身的内在原理,探索了現代思想史上舊、舊、中、西方沖突的根源。周健(華東師範大學曆史系)考察了光緒年間江光省(湖北、湖南、江西)的糧食采購和運輸情況,探讨了招船局的業務運作和官僚行政的運作是如何嵌入和影響的,改變了功夫經濟的運作,甚至形成了新的政治經濟格局。鄭賓斌(上海大學藝術學院)研究了瓊州18歲開放過程的曲折之一,揭示了大英帝國向中國擴張的複雜計算。黃雲(上海大學文學院)梳理了清朝嗎啡進口管制政策的形成,特别是中外交涉,突出了清政府反對列強霸權和中外不平等權力結構的鬥争。馬杜成(青島大學曆史學院)、張世軒(山東大學曆史文化學院)追溯了德國租借期間青島自由港的運作模式和變更原因,揭示了近代青島自由港的制度特征和殖民背景。彭健(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的報告圍繞"中國獨裁君主打破周期率的最後一次嘗試"展開,指出黃炎培所說的"周期率"本質上是以無序循環為特征的曆史興衰,而清朝憲法則是弱小清朝試圖擺脫循環率詛咒。受外國憲政特别是日本憲法的影響,清朝提出了通過憲政鞏固君主制的想法,但随着憲政改革的失敗,這個夢想很快就破滅了。清朝被推翻後,中國沒有建立君主制,但也用新的方案來擺脫周期率。

在談到中華民國時,趙偉傑(中國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也關注了現代思想史上新舊之間的連續性。她的報告探讨了一些讀者對革命後道德淪喪的擔憂,對維護家庭倫理的呼籲以及他們對未來家庭關系的反思,重新發現了自新文化運動以來被"西求西"的曆史叙事所淹沒的聲音,并指出傳統在早期也作為意識形态資源參與了共和國的建設, 而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完全是一個負擔。楊雄偉(上海大學文學院)提出了"北海政治自革理論",分析了1924年馮玉祥發動的北京政變前後北洋政治的基本特征,進而指出北京政變是北洋政治中的一次自我革命。他指出,北洋政治的一個根本特征是,政治勢力總是傾向于利用政治需要來影響法律問題,因為政治上的懷疑和狐狸埋狐,最終導緻法律威望的喪失,而自我革命,是指北海政治各黨派的權力埋沒在這場政治博弈中。夏靜(中共中央黨校(國家政委)曆史教育研究部)考察了抗日戰争爆發前中國"人民陣線"概念的情況,指出"前線"的新名詞和口号已成為不同政黨勢力争奪的領域, 并對輿論與政治的互相作用進行了深入而精彩的分析。何江峰(南開大學曆史學院)考察了兩起大事件前後桂屬的政治活動,分析了國民黨政權内部的利益沖突,通過桂屬的多面性和蔣介石的抗日抵抗,揭示了中華全國抗戰爆發前中國地方政治和社會的複雜性。姜濤在關于中國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的文章,探讨了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以蔣介石為首的中央軍與地方軍強派在右翼征兵之間的博弈,并指出博弈背後仍然是軍事力量的決定性作用, 但各方對軍事力量的依賴也滋生了私人軍事力量的邪惡影響。在中國共産黨的曆史中,趙諾(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代史研究所)考察了中國共産黨外交工作的組織流程,并梳理了"前外交史";孫楊(南京大學曆史學院)探讨了香港抗日戰争研究的曆史寫作,該研究圍繞1942年至1945年中國共産黨上司的香港九旅在香港進行的敵後抗日戰争。姚江紅(湖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探讨了抗日戰争結束時中國共産黨對抗形勢下全國民主聯盟第三勢力的活動軌迹和政治動機,指出在參政中既有現代的一面,又有傳統政治的一些特點。闫海健(南京師範大學曆史系)和張靜(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的報告反映了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現代中國私立中學通過董事會改組和民辦浦東中學校長的寬松而面臨的外部困難和局限。朱虹和陳景麗(上海大學藝術學院)梳理了20世紀20年代在上海收購私人浮标的情況,概述了英國、日本、法國和美國列強與中國在上海港的權力博弈。

彭健說,這些文章為了解中華帝國晚期的曆史提供了更多的參考,從各個角度加深了我們對民國時期各種力量和觀念的成敗的了解。此外,黃靈壇(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論述了毛澤東的曆史思想體系,後毅(中國曆史研究院中國前沿研究所)論建構了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曆史邏輯,既有曆史眼光又注重制實,理論思維色彩濃厚。彭健指出,黃炎培提出的"循環率"概念已經明确了"一人、一個家庭、一個群體、一個地方甚至一個國家,很多機關都無法跳出曆史的周期率統治",讨論周期率應該包括從個人到國家的各個層面, 中國近代史小組在這一主題下進行了集中而深入的讨論。

第八屆青年史學家論壇:“曆史周期律”與盛衰之變

華東師範大學曆史系教授梁志代表第三組作了總結發言。他說,世界曆史小組有20篇論文,從題目來看,這些會議論文的特點是一個非常集中的國家,時間跨度非常大,更充分地反映了目前世界曆史研究的重點。這20篇文章從研究内容和方法論的角度可以分為五類:

首先,挖掘了新的研究課題。王偉和郭丹軒(上海大學文學院)對古埃及象島上猶太神廟被毀的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張新剛(山東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從空間秩序和概念秩序的角度探讨了古希臘城邦領土秩序的建構, 盧啟紅(複旦大學曆史系)讨論了米歇爾·德·塞爾托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礎上對17世紀法國惡魔的分析。政府管理學院)從現代西方地圖遊戲開始,揭示了歐洲如何将曆史傳統,政治符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融入領土國家的叙事架構中。學者們還将過去看似不相關的文本與人物聯系起來。白春曉(安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将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與伯克利的國葬演說聯系起來,并讨論了"雅典元素"如何嵌入美國意識形态的發展中。張琦(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緻力于挖掘孟德斯鸠在他的主要著作中如何含蓄地反映和批判馬基雅維利的思想。

第二,重新探索英美的政治和外交曆史。這些研究報告大多涉及廣義上的國家施政,更符合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楚慶東(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以地方法官為出發點,探讨了近代早期英國的地方社會治理問題。在他看來,在16世紀和17世紀,在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過渡的過程中,地方法官成為地方政府的權力中心。另外四位從事美國曆史研究的年輕學者從不同角度對美國的治理進行了深入的觀察。從人口學的角度來看,賈偉(上海大學藝術學院)反思了美國傳統曆史叙事中"弱國"的假設。王偉(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以19世紀末美國農業部的"進入"為例,展示了美國農業生産與政府關系的複雜而深刻的轉變,以及美國人對政府和農業态度的轉變。吳斌(美國東北師範大學研究所)解釋了"美國主義"的概念在進步時期如何影響美國移民,進而展示了這個國家的崇高理想與大量美國移民的現實之間的巨大反差。李文碩(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探讨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俄亥俄州制造業的變化和州政府的經濟政策,并在此基礎上讨論了美國"再工業化"這一更大的主題。梁智(華東師範大學曆史系)在現有研究中與"悲觀主義者"和"樂觀主義者"就20世紀大國的政治、技術進步和集體安全帶來的中立挑戰進行了對話。

第三,運用全球曆史、跨國曆史的視角。林立源(北京大學曆史系)從文本流通史的角度,借鑒了版本學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世紀中亞和中國聖喬治的流傳。曹瑜(清華大學曆史系)探讨了中國和緬甸民族主義者對不斷建成的緬緬鐵路的想象。朱明(華東師範大學曆史系)聚焦中世紀晚期佛羅倫薩的城市變化,揭示了全球對歐洲本土的影響。

第四,曆史等學科的交叉研究。劉兆靜(上海大學藝術學院)将曆史與文學相結合,探索中國形象在中世紀歐洲的變化。另外兩篇文章反映了曆史與交流的融合。張偉(世界曆史研究所,中國曆史研究所)研究了"天主教陰謀"謠言的傳播及其與英國兩黨政治起源的關系,這加速了輝格黨和托利黨兩大政治派别之間的分裂和對抗。翟(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區分宣傳和涉華宣傳,在此基礎上讨論美國在第三世界對中國的外語宣傳,進而呈現了美國對非西方世界的政策和理念。這些跨學科研究提供了單一曆史學科無法呈現的複雜面孔。

第五類,學術動态研究和評論。王濤(南京大學曆史學院)詳細梳理了德國工業遺産的研究,提煉出研究語境變化背後的三個邏輯——自下而上的曆史研究路徑、公共曆史的興起和曆史研究的文化轉向。陸厚宇(中國曆史研究院世界曆史研究所)對山姆的名著《塔西》和二十世紀中葉對塔西的研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對拉丁曆史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梁教授說,在世界曆史小組的讨論中,來自不同國家的學者在不同的時間聚集在一起,進行交流和讨論。雖然研究課題的差異很明顯,但問題意識、視角選擇甚至研究方法之間還是有一些相似之處的,學者們通過這種難得的交流機會,完全可以達到互相啟發的效果。

閉幕式上,上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張安緻辭,介紹了上海大學文學院的曆史發展和研究特點,并對參會人員表示感謝。中國曆史研究院曆史研究會社長賈冰在會上做了總結發言,從四個方面介紹了"曆史研究"的概念——一是從曆史的角度着眼于"國家偉人",二是關注基礎性、全局性、思想性、理論性文章, 三是促進學科融合,四是歡迎更多論文利用多語言文獻、多邊檔案進行研究。賈冰說,青年曆史學家論壇是《曆史研究雜志》建立的三個論壇之一,專注于青年學者和培養新的曆史學家。論壇結束後,編委會将精選一些優秀論文發表在《曆史研究》、《曆史評論》、《中國曆史研究所文集》等刊物上。

負責編輯:韓少華

校對:丁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