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未成年人沉迷于收集奧特曼卡,花費數十萬元,有的從家裡偷錢或者借錢買卡,讓一些父母苦惱不已。
阿爾特曼卡之是以在未成年人中盛行,除了盲選形式和稀有收藏的誘惑外,還可能與同齡人之間建立社會關系有關,未成年人通過積累、交換、贈送等方式,在一定範圍内建立共同語言,尋求新的友誼。
在制度層面,規則和紅線必須劃定在具有賭博性質的"盲箱"和"紙袋"上。家長應及時發現和引導,監管部門應懲治生産銷售"盲盒"牌的門店,學校應明确禁止打"盲盒"牌。
□ 陳磊,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見習記者孫天柱
9月10日下午5點30分.m,北京市朝陽區某國小門口,放學後走出校門的五年級學生李琳迅速拉起媽媽穆女士,趕到附近的市場,來到文具攤位,熟練地拿起兩袋奧特曼卡片。以每包5元計算,穆女士支付了10元。
還沒出來,李林就撕開了其中一個卡袋。"它又被'砸碎'了,沒有一張好牌。他趕緊回過頭,對自己說,然後把卡袋扔進旁邊的垃圾桶裡。
"我的孩子對altman卡片就像魔術師一樣,每天纏着我買他們,現在他們有幾本書。穆女士無奈地搖了搖頭,告訴記者。
還有更多像李琳這樣的國小生癡迷于奧特曼卡。
新學期開學後,《法治日報》記者走訪發現,有很多未成年人沉迷于收集奧特曼卡,花費數十萬元,有的還在家裡偷錢或借錢買卡,因為與同學卡比較或為了得到對方的稀有卡甚至打架行為也時有發生, 讓一些家長苦惱。
店就在學校門口旁邊
學生在卡片上花費數千美元
李琳的《關愛》有一年,他收集了奧特曼卡,其中大部分是在學校附近的平民市場文具攤位購買的。
穆女士說,這個夏天,她帶着李琳回家,兒子随身帶着一本阿爾特曼卡的書,平時除了和小夥伴一起瘋狂奔跑之外,閑暇就是翻閱卡片,一邊翻閱奧特曼的名字,"背上文字記不清,阿爾特曼的名字記得很清楚。
8月初,由于疫情防控學校建議學生早日傳回北京,李琳開始計劃購買阿爾特曼卡,開學僅兩周後,他就買了三張卡。
在李琳買卡攤位時,記者看到,這個攤位貨架隻有10平方米左右,擺滿了各種奧特曼卡,每個包的價格從兩三元到三五十元不等。
李琳告訴記者,他買的5元卡袋有8張卡,在買之前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卡,像抽煙的"盲盒",買完後撕開卡袋,可能會"砸",也可能抽出一兩張"好卡"。
所謂"砸",就是卡袋裡全是普通的卡牌,沒有稀有的牌,很多學生會把這些普通的牌扔到一邊或者直接扔進垃圾桶。所謂"好卡",即Altman卡稀有卡,如XR卡(雷射全星卡)、SSR卡(全星卡)、HR卡(更新版3D卡)等。
李琳說,他的班上有36個人,其中至少有一半人買過或收藏過奧特曼的卡牌,"我牌上最多的"。穆女士告訴記者,僅僅一年時間,李林就花了幾千元買了奧特曼卡。
記者詢問卡片的銷售情況,店裡表示"賣得很好,孩子很喜歡"。
記者走訪了朝陽區、海澱區,以及天津市、漳州區附近一些學校附近的民營市場和文具店,發現大部分銷售的阿爾特曼卡,價格在幾元到幾十元。甚至在國小門口旁邊就有一家賣Altman卡的文具店,放學後還有很多小男孩纏着父母買卡。
收集卡在許多地方的國小很普遍
父母不知道魔法在哪裡
李琳在校外足球俱樂部學習足球,隊友趙馬的家人住在北京市海澱區,當時他是一所大學附屬國小的四年級學生。趙馬"卡齡"已經3年了,已經收集了幾本卡片,他的卡片都是從學校附近的實體店,或者從網上買的。
在這些奧特曼卡牌中,趙麻最喜歡的是一套奧特曼周年紀念卡。去年冬天,他的父親在他的球隊獲得足球一等獎後獎勵了他。
說起這套卡,趙馬宇談到了——一共64張卡,分為兩類包裝,一種是固定包,包括XR卡2張,固定卡30張;此外,商家附有卡磚1塊,收藏書。
趙馬的父親趙鵬告訴記者,這張卡他花了350多元在網上買到。他說,這個孩子特别喜歡Altman牌,他用這張牌來激勵孩子玩得好,孩子們在打開包裝時歡呼雀躍。
記者登入趙鵬表示,網上購物平台,看到各種品牌的奧特曼卡,其中一個品牌的奧特曼卡旗艦店有16.9萬人關注,在售20多種卡。一些Altman卡組的售價高達幾百元人民币,有些卡的售價高達20萬多元。
趙鵬有點擔心,看到趙馬越來越沉迷于阿爾特曼卡。
在采訪中,幾位家長表示,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們如此喜歡Altman卡。
"我不認為這些卡片有價值,我不知道卡片的魔力在哪裡,但是當孩子們有空時,他們會擺弄并談論卡片飛舞,"穆女士說。"
更讓穆女士難以了解的是,兒童足球隊,每個人都在收集奧特曼牌。有一次,球員們在訓練休息時間聊起了牌,教練不得不提出要求,然後把牌拿到訓練場,沒收了。
不僅在北京,根據公開資訊,altman卡在多地方學生社群中變得流行起來。2月,劉女士的兒子在山東省青島市,在短時間内花了4000多元買了Altman卡,8月,廣東省中山市的一個7歲孩子從家裡偷了2500元錢買Altman卡。
住在天津市泸州區的單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兒子單曉今年上五年級,班上52個人中有30多人買過賀卡。肖珊有3年以上的購卡經驗,幾乎每周花十幾元錢買奧特曼卡。
為卡牌而戰
父母嘔吐"玩瘋了"
看到兒子如此沉迷于阿爾特曼卡,穆女士開始限制他的零花錢,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她更加痛苦。
暑假回家後,爺爺給李琳一歲的妹妹500元見面的禮物,一眨眼,李琳就從姐姐手裡拿走了200元。為了省錢買卡,李琳開始在家裡收集快遞紙箱和塑膠瓶,并作為廢品出售。
趙麻的做法是把一些重複的卡片賣給同學和卡片朋友。
趙鵬告訴記者,最近他的兒子趙馬賣給學生,價格每張30元4張,他知道後嚴厲批評他,并讓他把錢還給同學,"這件事如果其他家長知道,也不要來找我們?這怎麼能在年輕的時候就做到呢?
這不是趙第一次賣卡。今年年初,趙馬華以2.5元的價格從一位同學那裡買了一張卡片,以5元的價格賣給了另一位同學。不久前,他還把一張牌轉給了球隊的一名隊友,向對方收取了15元。
趙鵬覺得錢不多,沒有插手紀律,沒想到趙馬會把這當成生意。趙馬認為,同學和隊友之間轉移牌是你的願望,沒有任何借口。
單先生憂心忡忡地告訴記者,在他兒子的學校裡,有國小生借錢給同學買阿爾特曼卡,甚至有的國小生看到學生買稀有卡直接在手上搶,沒有搶到。
打鬥發生在校門口,當時是中午,在校門口的店裡,一個男同學抽出了一張罕見的UR卡,另一個男同學通緝,搶了過去,結果雙方圍着這張牌打架。
"玩瘋了。"單先生描述了一些國小生打阿爾特曼牌的狀态。
穆女士同意了,現在李琳隻要有時間拿出一本卡片看,作業拿出去看一會兒,就算學校拿。
"我們該怎麼辦?"這是許多家長的聲音。
(李琳、趙麻、山曉均為筆名)
來源:法治日報 - 法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