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克龍怒踩阿爾及利亞“痛點”法阿關系再起波瀾

作者:歐洲時報
馬克龍怒踩阿爾及利亞“痛點”法阿關系再起波瀾

圖為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圖檔:新華社)

《歐洲時報》10月4日,夏瑩編撰:法阿關系正在經曆新的緊張時刻。在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對阿爾及利亞的曆史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後,阿爾及利亞召回了其駐法國大使,并禁止法國軍用飛機飛越其領空。事實上,這并不是阿拉伯非法關系第一次停滞不前,這一次是因為馬克龍恰好處于阿爾及利亞的"痛點"。

馬克龍憤怒地指責阿拉伯方面改寫曆史

據法國新聞社LCI報道,阿爾及利亞總統周二晚間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于馬克龍對該國的不當言論,他的政府已決定召回其駐法國大使穆罕默德·安塔爾-達烏德(Mohamed Antar-Daoud)。

那麼,馬克龍究竟說了什麼惹惱了阿拉伯方面的話呢?

在與20名戰争參與者的年輕後代的會晤中,馬克龍抨擊阿爾及利亞獨立後的"政治軍事制度",并聲稱阿爾及利亞的"官方曆史"已被"完全改寫",其内容"不是基于事實,而是基于對法國的仇恨"。

阿爾及利亞的憤怒還有其他原因:法國宣布減少阿爾及利亞人前往法國的簽證數量,這導緻法國大使被召來表達對法國做法的不滿。據當地媒體報道,總統阿蔔杜勒馬吉德·特布恩(Abdelmadjid Tebboune)将該國描述為"非常困難的體系",并将法國描述為"唯一的殖民者"。事實上,法國媒體解釋說,阿爾及利亞在16世紀和18世紀之間由奧斯曼帝國統治。

紀念曆史:阿爾及利亞的一個敏感話題

移民專家哈森·卡西米(Hassen Kacimi)告訴法新社,在阿爾及利亞,紀念活動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因為它們與阿爾及利亞人民的曆史,靈魂和身份有關"。盡管兩國于2020年5月同意共同努力進行紀念活動,以期實作"和解",但法國曆史學家本傑明·斯托拉(Benjamin Stora)于2021年1月送出的報告遭到阿爾及利亞的拒絕,指責他"不客觀",并批評"法國沒有正式承認其占領阿爾及利亞130年期間犯下的戰争罪和危害人類罪"。

是以,總統的結論是,馬克龍的立場"與阿爾及利亞和法國在紀念活動中可能合作的原則背道而馳,而且無可救藥的是,法國正試圖為殖民主義辯護"。

法國和阿富汗之間的關系多次緊張

近年來,法阿關系出現了許多緊張關系。據法新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2021年4月,法國總理卡斯特應阿爾及爾的邀請通路阿爾及利亞,但在最後一刻取消了通路,因為阿爾及利亞對法國代表團規模太小感到不滿。2020年5月,在兩個法國公共頻道播出了一部關于阿爾及利亞民主示威的紀錄片後,阿爾及利亞駐法國大使也被召回。

标志着兩國關系的重大危機之一可以追溯到2005年2月23日,當時法國議會通過了一項法律,承認"殖民化的積極影響"。雖然立即被廢除,但該法律導緻取消了雅克·希拉克和阿蔔杜拉齊茲·布特弗利卡兩位總統在強烈意願基礎上簽署的友好條約。

也有"溫暖"的時刻

當然,近年來,法阿關系有所緩和,例如在2020年7月,巴黎向阿爾及爾做出了姿态,歸還了24名阿爾及利亞抵抗戰士的遺體,他們在19世紀反對法國占領阿爾及利亞南部的叛亂中被斬首。

早些時候,在2020年3月,法國也首次承認,1957年3月去世的阿爾及利亞律師阿裡·布門傑爾(Ali Boumendjel)在阿爾及爾戰役中被法國人折磨緻死。最後,在2017年總統競選期間,馬克龍在通路《國家報》期間将殖民化描述為"危害人類罪",赢得了阿爾及利亞媒體的贊譽。

(編輯:Autumn Beav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