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告投放的新玩法:RTA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作者:廣告投放補習班

現在玩的越來越多,中國有營銷API,營銷管家,國外的Facebook AAA廣告也在把廣告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如果以營銷API為代表的一系列自動化工具意味着規模和批量的出現,那麼在此基礎上誕生的RTA意味着廣告的智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媒體一直不滿意自己,希望加入各大資料廠商、行業客戶,提高自己的算法邏輯。

rtA到底是什麼?全稱是REAL TIME API,是一個來自客戶方的實時廣告競争過程,客戶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或與第三方廠商聯合模組化,找出自己需求的使用者群體,然後在廣告請求到達媒體時根據自己的需求,讓使用者組參與競價,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擺脫媒體算法邏輯,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資料或算法優勢更自由地找到使用者組,擴大了流量池。

那麼RTA的邏輯呢?它可以由下圖表示:

廣告投放的新玩法:RTA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廣告客戶首先向媒體發起廣告請求

在收到廣告客戶的廣告請求後,媒體會根據自己的算法和流量資訊過濾相應的廣告。

判斷廣告主是否擁有RTA權限,不遵循既定流程,如果詢問廣告商是否要使用RTA功能,則進入RTA流程

廣告商利用RTA服務端過濾自己所需的流量,而RTA服務端又分為自己的RTA服務端和第三方RTA服務端,自己的RTA是廣告商本身具有很強的資料模組化能力,可以獨立建立RTA容量。第三方RTA服務端是廣告商和第三方資料供應商共同以聯合模組化方式建構RTA的方式

當廣告商使用RTA确定請求的流量符合自己的要求時,即出價,進入競價階段,如果競價低于廣告基價或未中标,将結束RTA流程

接下來是一組熟悉的流程,從參與、曝光、點選、轉換到循序漸進的判斷,根據條件一步一步,最後,當轉換事件成功時,就意味着一個完整的RTA過程結束了,當然,這也包括資料記錄的完整性。

一涉及兩個關鍵領域,一是資料模組化能力,一是RTA服務端的建立,資料模組化能力需要專門的算法人員模組化,而RTA服務端則在技術研發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在騰訊RTA文檔中明确要求廣告商服務需要在60ms内傳回結果, 包括網絡傳輸時間和内部處理時間,并限制一定的QPS峰值。

很多人都在問他們的公司是否适合做RTA。你如何做得更好?如果是自己大量的資料或者資料模組化能力都非常出色,非常适合RTA模型,如果沒有,這裡隻能遺憾地說,你可以找第三方資料廠商合作,但是這種模式的缺點還是比較明顯的,他們自己缺乏發言權。

現在大量的引擎和寬點通都是開放的RTA功能,還沒有在大規模的推廣中,但在一些客戶嘗試時,具體效果還不得而知,可以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