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一鳴:搶抓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機遇 推動我國産業結構優化更新

作者:中國經濟網

來源:經濟日報客戶

實作碳控制和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生活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準确、全面貫徹落實好碳峰碳中和新發展構想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确要求以"産業結構深度調整"為實作碳峰的重要途徑和重要任務,優化更新産業結構。和碳中和。要抓住碳峰、碳中和、重大的戰略機遇,加快産業結構優化更新,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産業結構和生産方式。

一是實作碳達碳中和是産業結構優化更新的重大戰略機遇

實作碳峰和碳中和是推動産業結構調整的強大動力和推動力,不僅對産業結構調整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也為産業結構優化更新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1)我國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更新的任務還很艱巨。改革開放以來,在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程序中,我國産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2012年服務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産業,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大的産業,2020年第二産業比1978年下降近10個百分點。特别是近年來,我國加快淘汰落後産能,積極解決産能過剩問題,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為産業綠色低碳轉型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與實作碳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要求相比,我國産業轉型更新的任務仍然非常困難。我國機關GDP能耗仍然居高不下,是世界平均水準的1.5倍,是發達國家的2~3倍,這與不合理的産業結構密不可分。從三大産業結構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國家,第二産業占GDP的比重長期穩定在40%以上,雖然近年來有所下降,但到2020年仍高達37.8%。第二産業産值是第一、三産業的4倍以上,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自2015年以來,第三産業的份額首次超過50%,到2020年将升至54.5%,但仍遠低于美國和歐洲等發達經濟體,低于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等新興市場經濟體。從第二産業的内部結構來看,制造業普遍處于價值鍊的低端,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能耗行業占制造業總能耗的85%,增大了節能降碳的壓力。從産品結構上看,産品能耗高,附加值率低,與國際先進水準仍有較大差距。

(2)碳達碳中和對産業結構優化更新提出了迫切要求。碳峰既有差別,又與碳中和有着内在的聯系。如果到2030年的碳峰值更高,這意味着到2060年,碳中和的壓力就越大。加快産業結構調整不僅是降低碳峰值的重要途徑,而且将為2060年的碳中和創造條件。據相關研究測算,未來一段時間,産業結構調整對碳減排的總體貢獻超過50%。要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産業結構的優化更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提高第三産業比重,逐漸降低第二産業比重,第二産業内部結構調整是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産業增速,同時提高低能耗、低排放産業比重,産品結構調整的重點是提高産品的附加值, 進而降低機關附加值的能耗和碳強度。為适應碳峰和碳中和的要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服務業低碳發展水準,運用高新技術、先進适用技術推動傳統制造業水準更新,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産業産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提高産品附加值率,生産更多綠色低碳産品。

(三)碳達碳中和為産業結構優化更新提供戰略機遇。碳峰、碳中和給我國産業結構調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也為産業結構的優化更新創造了重大戰略機遇。一是全社會就綠色低碳發展形成廣泛共識。中國将生态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樹立綠色發展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政府、企業和社會對實作碳峰、碳中和目标的共識将形成強大的聯合力量。其次,傳統行業能效提升空間巨大。我國傳統産業規模較大,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高,煤炭消費比例仍超過50%,能效低,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促進節能降碳潛力巨大。三是綠色發展的"落後優勢"。我國工業化城鎮化起步較晚,新的産業能力和城市基礎設施需求可以通過發展綠色生産能力和綠色基礎設施來實作,避免傳統工業化帶來的城鎮化"鎖定效應"。同時,随着作為重化工業重要特征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即将結束,傳統制造業碳排放量将達到峰值并進入平台期,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比重将不斷提高,新一代資訊技術和綠色低碳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并滲透到各個工業領域, 将實作碳峰、碳中和條件,帶來巨大的綠色低碳轉型收益。

二、在碳中和目标下實作産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任務

産業結構優化更新是實作碳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意見》提出了推進産業結構優化更新的主要任務,明确了在碳峰化、碳中和化目标下深化産業結構調整的基本路徑。

(一)推進産業結構優化更新。從第三産業的能源消耗和碳強度來看,第一産業的能耗和碳強度較低,但比重趨于下降,第二産業的能耗和碳強度最高,明顯大于第一和第三産業,這是産業結構調整的重點, 第三産業的能耗和碳強度高于第一産業,但低于第二産業,這是産業優化更新的主要方向。為實作碳峰、碳中和,《意見》提出,要加大第二産業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轉型力度,制定能源、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交通運輸、建築等行業和領域的碳峰實施方案,加快傳統産業綠色轉型, 建構綠色制造體系,修訂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提高能耗和碳排放。這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加快低能耗、低排放産業向市場主體發展,逐漸降低經濟增長對高耗能、高排放發展道路的依賴。利用綠色制造技術和新一代資訊技術改造整個産業鍊,将加速工業低碳流程創新和數字化轉型,鼓勵網際網路、人工智能、綠色制造技術滲透到各個工業領域。培育和發展綠色金融、合同能源管理等生産性服務業,将加快貿易物流轉型、數字化綠色化,提升服務業節能降碳水準。

(二)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盲目發展。堅決遏制"兩高"工程盲目發展,是逐漸控制能耗和碳排放的根本性措施。盲目啟動"兩高"工程,不僅會浪費錢、侵占土地、消耗能源、破壞生态,還會破壞國家、地區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能力。目前,各地區要投産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數量衆多,新能源消耗量較大。堅決遏制盲目發展的"兩高"工程作為碳峰、碳中和工作的緊迫任務和重中之重,将迫使地方政府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産業結構轉型更新。為此,《意見》提出對"兩高"項目實施庫存賬戶管理、分類處置和動态監控。對于建立、擴建的鋼材、水泥、平闆玻璃、電解鋁等高能耗高排放項目,嚴格執行産能當量或減量置換;確定國家能源安全要求,合理控制煤基油氣産能規模。加強"兩高"項目産能預警控制,定期排程各地區大耗能項目建設生産,特别是"兩高"項目建設生産,出台完成能耗雙控目标的晴雨表,加強地方能耗雙控工作視窗引導, 建立批評通知、能源預警、面談問責等工作機制。

(三)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産業。加快重大技術突破和産業綠色低碳轉型是碳峰、碳中和和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加快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與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提高産業鍊供應鍊現代化水準。要加大太陽能、風能、氫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力度,提高新能源生産在能源産業中的比重。加快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程序,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化,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産業。要加大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力度,開發節能環保新技術,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擴大低碳産業節能環保。推進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綠色低碳産業等新技術深度融合,釋放數字智能綠色覆寫效應。要依托現有産業園區等平台,促進企業、科研機關的有效集聚,促進先進制造業叢集發展,提高能源效率和循環經濟發展水準。此外,要強化市場機制作用,引導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帶動綠色技術突破和應用疊代更新,大力培育綠色制造新産品新模式,為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注入新動力。

三、完善政策環境和保障措施,推進碳達和碳中和工作取得積極成果

推進産業結構優化更新,實作碳峰和碳中和,必須堅持制度觀念,優化政策環境,建立健全保障機制。《意見》是為此目的專門部署的。

(一)完善财稅、金融、投資、物價等政策機制。完善财稅政策,推動各級政府加大對綠色低碳産業發展和技術研發的支援力度。加大綠色低碳産品采購力度。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完善綠色金融标準體系。建立碳減排貨币政策工具,支援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領域的發展。擴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支援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融資。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綠色低碳産業投資基金。完善投資政策,嚴格控制燃煤發電、鋼鐵、電解鋁、水泥、石化等高碳項目投資,加大對綠色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碳捕集利用、封存等項目的支援力度。完善支援社會資本參與的政策,激發市場參與者投資綠色低碳項目的活力和内生動力。完善展現節能要求的價格形成機制,推動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完善差别電價、分時電價、分步電價等政策。加快形成限制性碳價格機制,推動碳交易市場發展。

(二)加強科技創新和先進适用技術推廣。過去一個時期,能源密集型産業的節能降碳主要來自淘汰落後産能,随着落後産能的逐漸退出,節能降碳主要來自現有産能的技術改造和新的高效産能替代。為此,《意見》提出加大傳統行業節能減碳技術改造力度,強化節能減碳名額的硬限制,迫使高耗能行業建立節能低碳生産體系。加緊部署綠色低碳前沿技術研究,加快研發支援風能、太陽能發電大規模友好并網發電的智能電網技術,推廣高效太陽能電池、可再生能源制氫、零碳産業過程再造等低碳前沿技術,加強新儲能示範和産業化應用。 技術,并加強氫能生産、儲存和應用關鍵技術的研發示範和大規模應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率,促進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發展。

(三)加強法律标準、統計監測和評估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統計監測評價體系,滿足碳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具有重要意義。要清理現有法律法規中不适合碳峰、碳中和的工作内容,加強法律法規之間的協調,緊急修改節能法等現行法律,展現碳峰、碳中和工作的推進和推進。加強節能減碳統計能力建設,建立健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能耗統計監測測量體系。建立統一、規範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将碳峰、碳中和和與工作相關的名額納入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并進行嚴格的監督和考核。

實作碳峰化,碳中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堅持制度觀,尊重客觀規律,把握工作節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抓住碳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機遇,不斷優化産業存量,實作整體産業增量,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道路,推動我國産業結構整體優化更新, 確定碳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實作。(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