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歐洲疫情資料
法國增加了15,685例新病例,共有5904566例确診病例,112例新死亡,累計死亡107564例;
英國2027年新增病例,4448851例确診病例,7例新死亡,127675例死亡;
意大利增加了6659例,共4153374例确診病例,136例新死亡,累計死亡124063例;
德國14日新增12141例,共确診3582829例,新增死亡185例,累計死亡85903例。
最近幾天,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武裝團體與以色列之間的嚴重沖突繼續更新,造成數百人死亡。哈馬斯星期一開始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此前數百名巴勒斯坦人在東耶路撒冷清真寺廣場與以色列警察的沖突中受傷,引發以色列轟炸哈馬斯和加沙伊斯蘭激進上司人的辦公室和住宅樓以及隧道系統,并不斷更新沖突。
周六,共有22,000人參加了法國各地的親巴勒斯坦遊行,其中包括巴黎的2,500至3,000人。巴黎當天派出4,200名警察和憲兵維持秩序,一名憲兵被扔到頭上。法國各地有51人被捕,其中44人在巴黎被捕。

5月15日,一名親巴勒斯坦示威者在巴黎街頭。(法新社照片)
巴黎禁止"廷巴"遊行
法國媒體稱,法國被認為是最阿拉伯和猶太化的歐洲國家。馬克龍政府不希望以巴沖突"進入"法國,引發社會動蕩和猶太人仇恨運動。
應法國内政部長讓-馬克·達爾馬甯(Jean-Marc Dalmanin)的要求,巴黎警察局局長迪迪埃·拉萊門特(Didier Lallement)周五(14日)簽署了一項禁令,禁止定于周六下午3點.m從巴黎東北部的Barbès社群到巴士底廣場的遊行。
達爾馬甯指出,以巴沖突可能蔓延到法國領土并"擾亂公共秩序"。内政部長還表示,禁止巴黎遊行的決定是因為他不想聽到反猶太主義口号,如"猶太人死亡"和"法國不允許仇恨遊行",就像2014年那樣。(Darmanin推特截圖)
然而,遊行的組織者大巴黎巴勒斯坦協會堅持遊行:
"我們拒絕保持沉默,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示威。
周六(15日),人們早早聚集在巴黎第18阿吉普賽區的Barbès社群。
本文中的圖檔是 RT 報告的螢幕截圖,除非另有說明。
大約30個極左翼團體加入了該協會,包括新反資本主義黨和大巴黎反法西斯運動。此外,不屈不撓的法國黨14日還指責法國政府禁止在巴黎遊行以支援巴勒斯坦人的示威活動,是對民主的攻擊。
示威者高呼"以色列,殺人犯!""以色列,恐怖分子!馬克龍,幫兇!"解放加沙!"這樣的口号。
遊行者與防暴警察對峙:
警方使用水炮和催淚瓦斯試圖驅散示威者。
傍晚,在巴黎第18藝術妊娠區,一些"示威者"向警察投擲物品:(截圖來自下面的BFM報道)
其他人在路上設定了垃圾桶等物品的路障:
雖然火了,但這條路并沒有被禁止,吸引了一些路人來看看熱鬧:
為什麼巴黎警方可以"禁止"遊行?
在巴黎警方禁止集會後,組織者提出上訴,但被巴黎行政法院駁回。然而,組織者的律師在Twitter上宣布,他們将繼續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上訴。
事實上,根據《國家安全法》第L211-4條,總督可以決定禁止任何可能"擾亂公共秩序"的集會。但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University of Grenoble-Alpes)公法教授塞爾日·斯拉瑪(Serge Slama)強調,"必須客觀地做出決定"。"
反過來,巴黎警方解釋說,将非常積極地動員"警察和憲兵","以確定人民遵守防疫措施",是以,"在恐怖襲擊威脅的背景下,遊行的安全将得不到保證"。
最重要的"中心論點"是"2014年巴黎發生了親巴勒斯坦的暴力示威活動":2014年7月19日的示威活動變成了警察和暴力示威者之間的沖突,造成許多人受傷。
作為回應,組織者的律師反駁說,"自2014年以來,親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動已經進行了幾次",同樣,"在黃馬盔甲示威活動中,警方也禁止了以前的暴力事件的示威活動"。
"為了合法性,"律師說,"這個決定必須是必要的,适當的和相稱的......難道不能采取另一種限制較少的措施嗎?"例如,羅納河口省選擇允許人們在周六舉行現場集會"
為什麼歐洲在以巴沖突中沒有"大動作"?
13日下午,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通話,對許多巴勒斯坦平民在以巴沖突中喪生表示哀悼,強烈譴責哈馬斯等恐怖組織,呼籲進行和平對話。
當天早些時候,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也呼籲結束敵對行動。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讓 - 伊塞爾蒂奇周四表示,他對歐盟成員國最近的反猶太主義行為"非常關注",并呼籲成員國保持"警惕"。默克爾當天警告說,德國"不會容忍其領土上的反猶太主義示威活動"。
然而,迄今為止,國際反應僅限于呼籲保持冷靜。歐洲國際關系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中東問題研究員休·洛瓦特(Hugh Lovatt)證明了這一點:"國際社會的反應一直非常膽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美國的"不顧一切"。
美國置身事外
"美國人并不急于做出反應,"洛維特說。他們不想在這個問題上使用政治資本,"拜登說。"
法國近東研究所(IFPO-Beirut)副研究員瑪麗·科爾塔姆(Marie Kortam)對此表示贊同:"拜登不想卷入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局勢。
"拜登更願意更多地關注伊朗。但美國顯然更傾向于以色列。例如,根據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三的說法,如果以色列"有避免平民傷亡的每一項額外責任",那麼以色列就"有權保衛其人民"。
歐洲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分歧
美國外交官本周兩次拒絕了聯合國安理會關于暴力的聯合決議,使四個歐洲理事會成員 - 挪威,愛沙尼亞,法國和愛爾蘭感到沮喪。
在《以色列時報》援引的一份聲明中,他們稱"以色列空襲加沙造成的大量平民傷亡,包括兒童"和"加沙火箭彈造成的以色列平民傷亡""令人不安和不可接受的"。他們還呼籲以色列"停止驅逐巴勒斯坦人,包括東耶路撒冷"。"
但并非所有歐洲國家都準備譴責以色列的行為,正如德國周三所說,它有"自衛權"。
如果美國不動,歐洲也不會動。
作為回應,瑪麗·科塔姆(Marie Kortam)總結道:"歐洲的反應是膽怯和可恥的","隻要美國留在原地,歐洲就不會做任何事情"。"
"從根本上說,歐洲人對哈馬斯沒有太多控制權,"洛維特說。歐盟也不直接與哈馬斯對話,它認為哈馬斯是一個恐怖組織。此外,歐盟對以色列"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歐盟不想使用它們。"
(歐洲時報/舒晶瑩報道)
編輯: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