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曆史總是以驚人的方式出現,甚至在細節上也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小鎮聖溫德爾也陷入了狂熱。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今天,阿文德林修道院在一棵綠樹上(作者附圖)

自1933年以來,該鎮已将文德林修道院改建為年輕納粹軍官的教育訓練學校,通常被稱為納波拉,并将其轉變為國家政治學校。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希特勒在薩爾州的青年時代(網上圖檔)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來自聖溫德爾南浦小鎮的老師門斯自豪地向他的學生介紹了希特勒青年團的成員(網上圖)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納粹時代的童子軍明信片上寫着"1935年,薩爾州一直屬于德國"一書。(圖檔來自網絡)

1934年,聖溫德爾市議會的進階成員,作為納粹德國的抗死火藥,決定将火車站的主要街道更名為阿道夫希特勒街。與此同時,市中心的城堡廣場更名為阿道夫希特勒廣場。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早上八九點,火車站街道沐浴在陽光下。(作者照片)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火車站的路标被阿道夫·希特勒街取代。(圖檔來自網絡)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人們在周末在城堡廣場享用咖啡。(圖檔來自網絡)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納粹士兵在城堡廣場上。(圖檔來自網絡)

在1935年的"薩爾投票"之後,1938年11月,幾乎與水晶之夜同步,黨衛軍成員亵渎和搶劫了猶太教堂,并放火焚燒了它們。據說數百名旁觀者聚集在燃燒的猶太教堂前,直到建築物被完全摧毀。整個小鎮都陷入了荒謬的愚蠢和扭曲的熱情之中。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聖溫德爾的前猶太教堂(線上圖檔)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貝多芬街上豎起了一塊絆腳石,以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猶太受害者。戰争期間,至少有137名來自聖溫德爾地區的猶太人被殺(如圖)

但正是位于聖溫德爾東南部的德國軍火庫,靠近火車站,引起了盟軍的注意。彈藥庫,當時被稱為德國空軍6号營地,通過1860年建造的全方位火車線路向德國軍隊運送源源不斷的親戰謀殺武器。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1945 年 2 月俯瞰 6 号營地(圖檔來自網絡)

盟軍一再設法派遣飛行中隊和傘兵投擲爆炸物,不僅摧毀了彈藥庫,而且犧牲了大約2,300名戰士。直到1945年3月,英國、美國和法國才共同對倉庫、鐵路和車站發動了一系列爆炸,随着"繁榮"的轟鳴聲,該鎮的納粹時代滅亡也随之而來。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1945年3月20日,聖溫德爾火車站被摧毀。(圖檔來自網絡)

納粹時代的瘋狂小鎮與火車站爆炸案

俯瞰第二次世界大戰彈藥庫的廢墟。(作者照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