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倫堡對一名二戰納粹戰犯的審判于76年前的10月1日結束,一個曆史裡程碑很少被提及 - 同聲傳譯的誕生 。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在德國紐倫堡舉行,22 名前納粹進階官員在被告席上。紐倫堡審判包括對納粹德國軍事和政治上司人的數十次軍事審判,以及包括納粹德國内閣在内的六個組織,該内閣持續了一年(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
紐倫堡審判在法律和國際組織等領域開創了許多先例,其中一個領域往往被忽視的同聲傳譯。歐洲國際軍事法庭使用英語,并解釋法語、德語和俄語。
出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博物館策展服務副主任金伯利·吉斯(Kimberly Guise)寫了一篇關于同聲傳譯在紐倫堡審判中的關鍵作用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快速和公平的司法程式,以使用英語,俄語,德語和法語審判來自美國,英國,俄羅斯和法國的被捕納粹上司人和進階将軍,法官和檢察官,以及來自德國的被告及其辯護律師。
一些在大屠殺中發揮關鍵或重要作用的納粹分子在戰後在紐倫堡法院受到審判。
如果交替解釋這四種語言,則需要四倍的時間,例如,當一個人說德語時,其他語言的翻譯人員會做筆記,然後依次翻譯,法語後跟俄語,然後是英語。
針對納粹戰犯的案件需要盡快結束,并且需要盡可能公開和透明。有沒有辦法同步不同語言的口譯?技術是否到位?譯員能否承擔如此前所未有的任務?
當時,有人可以做翻譯,但法院,會議和人民嚴格來說不是。紐倫堡審判改變了這一切。
歐洲瓦倫西亞大學(European University of Valencia)翻譯和口譯教授菲利普·維德曼(Philip Wiedemann)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紐倫堡審判是同聲傳譯史上的一次重大實驗,因為沒有接受過同聲傳譯專門教育訓練的口譯員。
在紐倫堡審判法院,證人用法語作證,并由同一人翻譯成英語、德語和俄語。
技術第一
從"一對一、耳對耳"到"一對一無限"的演繹,離不開專業,離不開技術裝置,包括創新的場館音響設施,不僅催生了會議和傳輸事業,也推動了相關的音響技術革命。
出生于法國,英語和德語流利,紐倫堡審判的首席口譯員萊昂·多斯特(Leon Dostert)在審判後申請加入紐約聯合口譯隊。
同聲傳譯的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初,當時美國商人愛德華·菲林(Edward Filene)和英國工程師戈登·芬利(Gordon Finley)兩個人提出了同聲傳譯的想法。
紐倫堡法院
這項發明為 IBM 在 1927 年推出的第一個翻譯系統奠定了基礎。根據IBM的官方網站,該裝置由"耳機和撥号音頻設定"組成,供使用者收聽"語音的實時翻譯"。
1931年,IBM的同一傳輸系統首次安裝在日内瓦的國際聯盟總部。參與者可以使用表盤聽到以自己語言同時進行的語音翻譯演奏;
這種共同發射機後來被改進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紐倫堡審判和聯合國會議的同聲傳譯。
與口譯員
弗朗西斯卡·蓋巴(Francesca Gaiba)在他的《同聲傳譯的起源》一書中指出,紐倫堡法庭、法國和蘇聯分别負責安排法語和俄語口譯員,美國和英國将法庭上的各種語言翻譯成德語。
人類曆史上第一所教育訓練口譯員的學院于1941年在瑞士日内瓦開業,比紐倫堡審判早了四年。日内瓦學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國際組織聯盟(ICA)總部設在日内瓦。
日内瓦口譯學院的學生基本上是在教學系統上練習,教育訓練數周或數月。
在紐倫堡審判的法庭上,他并排坐在一張桌子旁,每個人都戴着耳機,拿着麥克風,前面有一個玻璃隔闆。他們可以聽到房間裡的所有聲音。
如果被告說德語,則德語共同翻譯保持沉默,而其他同聲傳立即将德語分别翻譯成法語、英語和俄語,并通過麥克風進行口譯。
如今,副口譯員通常在配備隔音設施的小房間裡工作。這個同通道工作室可以很容易地建造和拆除。在聯合國、歐盟委員會或歐洲議會的一個大廳裡,至少可以看到20個隔音室,這與76年前口譯的工作條件相去甚遠。
紐倫堡審判法院
五個通道
紐倫堡審判的法庭共同傳輸系統有五個頻道,一個用于原始音頻,另四個用于英語,俄語,法語和德語口譯。在場的人通過耳機收聽他們選擇的語言頻道。
現場有六個麥克風,四名法官各一個,證人席一個,被告席一個。
由12名口譯員和9名同義詞組成,每種語言由108人組成,由兩名美國軍官萊昂·多斯特和阿爾弗雷德·斯蒂爾指揮。
根據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的說法,口譯員分為四組,兩組在法庭上交替工作,第三組在另一個房間作為備用。
第四組由助理筆譯員和兩名波蘭語和意第緒語等其他國文的口譯員組成,坐在法官後面。
他們每天,每周以小組形式工作。
開庭時間為.m 10點至5點.m,有兩個15分鐘的休息時間和一個小時的午餐。每個口譯隊在場上工作85分鐘;
弗朗西斯卡·蓋巴(Francesca Gaiba)在她的《同聲傳譯的起源》(The Origins of 同聲傳譯)一書中描述了紐倫堡審判法庭和口譯員的好處,他們的薪水是德國美軍的幾倍,遠遠高于當時的普通口譯員,享受住宿和在美國軍營購買奢侈品的特權。
這筆費用最終由财力雄厚的美國承擔,美國成功地實時翻譯了這四種語言,開創了曆史,然後在國際會議上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法律。
今天也一樣
通過測試
系統設定的口譯速度為每分鐘翻譯60個字,譯員過快的時候螢幕會閃黃燈,如果紅燈閃爍,就是讓口譯員暫停并重複剛才的事情。
IBM為紐倫堡試驗免費提供了裝置,派遣技術人員在現場安裝,美國政府支付了運輸和安裝費用。
紐倫堡審判的美國司法部長羅伯特傑克遜說:"這次審判的成功和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口譯系統的品質和優秀的高品質口譯員。
根據紐倫堡的經驗,聯合國大會采用了同聲傳譯,該口譯在安全理事會等其他場合同時和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