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聞一多《七子之歌》裡的“七子” 指的是哪七塊地方

「你知道澳門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媽媽!"」但是他們帶走的是我的身體,你還保留着我内心的靈魂......"1998年,随着澳門的回歸,一首《七子之歌——澳門》傳遍了整個中國大陸,讓無數聽衆流下了眼淚。

《七子之歌——澳門》是著名詩人之一的一組詩《七子之歌》。1925年夏天,當他從美國留學回家時,他看到了一切,充滿了瘡疤,帶着悲傷和憤怒,揮舞着筆寫了"七子之歌"群詩,紀念被西方列強強行割斷的七個地方。它們是:香港,澳門,台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和旅遊大學。

聞一多《七子之歌》裡的“七子” 指的是哪七塊地方

那麼,七子之歌中的七個位置是如何被西方列強砍掉的呢?

第一個被西方列強割讓的地方是香港。

1840年夏天,第一次鴉片戰争爆發。兩年後,清軍遭遇了連敗。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駐欽超大臣餘英、伊利布和英國代表于定汝在停泊在南京關江下遊的英國軍艦"烏斯克虞華麗"号上簽訂了《南京條約》。在《南京條約》中,清朝被迫将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香港皇帝将給予一位大不列颠君主,随後的世襲主位經常留任,讓立法治理。"

聞一多《七子之歌》裡的“七子” 指的是哪七塊地方

第二個被西方列強切斷的地方是九龍。

英國人在第一次鴉片戰争中割讓香港島後并不滿意。他們還看中了三面被維多利亞港包圍的九龍半島。1856 年 10 月,英國加入法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争。1860年10月24日,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在北京與全權代表兼駐京國務大臣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正式割讓九龍半島。1898年6月9日,清代全權代表李洪章、徐英馬娟和英國特使窦樂先生在北京正式簽署《香港遺址展》,将占地近1000平方公裡的新界"出租"給英國。

聞一多《七子之歌》裡的“七子” 指的是哪七塊地方

西方列強割讓的第三個地方是澳門。

早在明朝,葡萄牙就以"幹貨"為由,從明朝政府獲得了在澳門的出租居住權。然而,當時澳門的主權仍然屬于中國。1887年,葡萄牙政府和清政府在北京簽署了《中葡友好貿易條約》,其中規定:"強大的葡萄牙國家中國永久存在于澳門和澳門土地的管理中,與葡萄牙對其他地方的治理沒有什麼不同。從那時起,澳門正式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

聞一多《七子之歌》裡的“七子” 指的是哪七塊地方

西方列強割讓的第四個地方是台灣。

1894年,中日戰争爆發,以"豐島海戰"為标志。在這場持續了近兩年的戰争中,清軍在陸戰和海戰中都敗下了戰。1895年,李鴻章前往日本馬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馬關條約》。根據《馬關條約》,中國将整個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等割讓給日本。此外,日本的軍費開支還補償為2億白銀。從此,寶島台灣離開了祖國的懷抱。

聞一多《七子之歌》裡的“七子” 指的是哪七塊地方

被西方列強切斷的第五個地方是旅。

旅遊大學,指旅遊順和大連。在1895年簽訂的《中日馬關條約》中,清朝将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俄國、法國和德國的幹預迫使日本放棄了遼東半島(清朝額外支付了3000萬美元的白銀贖金)。此後,俄國于1898年強行與清朝達成協定,"租借"兩個港口,旅順和大連,理由是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這一天仍然活躍。

聞一多《七子之歌》裡的“七子” 指的是哪七塊地方

被西方列強切斷的第六個地方是威海衛。

19世紀末,英國和俄羅斯争奪遠東的影響力。當俄羅斯從中國割讓旅順港和大連港時,英國不願落後,向清政府提出"租"魏海薇的要求。當時,清政府,買不起俄羅斯,也買不起英國,不得不屈服。1898年7月1日,清政府在北京與英國大臣窦那樂簽訂了《威海衛威憲章》專項條款,将威海衛和附近海域與英國連接配接起來。

聞一多《七子之歌》裡的“七子” 指的是哪七塊地方

被西方列強切斷的第七個地方是廣州灣。

在19世紀末的西方權力分享狂潮中,法國人怎麼能不那麼像一個人物呢?法國人一直看不起中國西南省份是他們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允許其他人取得聯系。1899年11月6日,法國軍艦向廣東派遣軍艦,迫使廣西的蘇元春簽訂《廣州灣租讓條約》,以"租借"的名義割讓廣州灣。順便說一句,這裡的廣州灣與廣州關系不大,指的是湛江。清末年,湛江的對外貿易極為繁榮,被譽為"神舟後門上的鐵鎖"。

聞一多《七子之歌》裡的“七子” 指的是哪七塊地方

參考資料:"清朝主要與外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