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偉成
"哇,這是誰畫的?"
"這就像走進一個童話世界。
"太美了!"快速拍攝。"
......
11月28日,《赢2020》看到貴州網主題活動記者走進山頂村,一面帶有3D壁畫的牆映入眼簾。

住宅建築創意壁畫
"村裡有21幅這樣的壁畫。山頂村一書記張魯軒說,這些壁畫是江蘇省張家港市山崗村扶貧工作隊特别繪制的。
為了使峰村成為農業大隊的"淨紅村",實作扶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山崗村在峰村扶貧專委會讓美術學院的教師們結合峰村産業和當地文化的特點, 在樓上的住宅中制作蜂箱、水童、牛等創意壁畫。
峰村位于鎮東南部沿江流域銅仁市自治縣,由于石漠化嚴重,水資源匮乏,可用土地少,2014年,該村貧困發生率為34.56%,是全縣5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
2018年3月,江蘇省張家港市通過山崗村和貴州省沿江縣、中街峰村鎮的開通區設立村級扶助協定,由救助幹部、農業技術人員等扶貧隊送入峰村。
山頂村莊的美麗家園
兩年來,專責小組圍繞黨的建設、文化建設、農村治理、産業繁榮等開展了扶持工作,在峰村打造了"好港模範",打赢貧困。
"基層黨的建設、産業發展、文化建設和農村治理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張總表示,面對峰村發展困境,山崗村扶貧專責小組和峰村扶貧專委會齊心協力,将峰村的助力人才、技術、資金和資源結合起來,譜寫東西方"好峰"扶貧合作的新篇章。
羅仙國裝修新樓
在羅仙鄉的村子裡,新裝修的小洋底讓記者的目光熠熠生輝。從莊稼漢到育富龍頭,羅祥國從山崗村學到了耕作技術,讓他和鄉親們嘗到了發展甜食。
時間回到2019年4月,張家港市山崗村高峰村專責小組在家動員了幾名年輕人,到張家港市參加田間耕作技術教育訓練,道路通行費免費,村民羅香國聽到這個消息,也積極報名。
羅香國一直依靠傳統農作物,農戶在省内做一些雜工,家庭生活困難。去年,他選擇留在村裡,以照顧她84歲的母親。
教育訓練結束後,羅湘國拿到了《真書》,回來教老婆,期間夫妻倆一起管理着峰村的半自動化鹌鹑養殖場。
"養鹌鹑和養雞差不多,預防是主要課題,尤其是衛生消毒,一點也不能馬虎。羅說。
現在,夫妻倆管理鹌鹑的養殖,日産蛋達到500多斤,主要銷往貴陽、遵頤、銅仁等地,兩人一個月共6000元保證工資加福利分成,全家把生命紅。
羅湘國現在是村裡緻富的領軍人物
據了解,山崗村扶貧專責小組在高峰村開展扶貧工作,以山崗農村幹部學院為載體,實施"黨建+"項目,提升貧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它還動員有意願和有能力的貧困家庭到張家港市進行教育訓練,有效提高貧困人口的勞動技能和就業率。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高峰村富領12人,通過教育訓練輸出120餘人,其中貧困勞動力70餘人。
峰村扶貧司令部司令楊紅說,2014年峰村貧困發生率為34.56%。2019年,高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零,個人所得9000元以上。
不僅如此,依靠張家港山崗生态農業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援,投資500萬元,峰村建立了有機農業産業園。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優良的栽培、育種品種,與南京農業大學、趙亞孚農業與農村研究所等合作,引進尖端技術...
目前,工業園區已建成57個高标準棚屋,開發靈芝3萬多棒,有機葡萄9畝,有機蔬菜7畝,為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從蘇州引進網瓜、美洲金瓜、甜瓜等高科技特色的20多個品種并試種植成功,如今,已帶動農民種植百合40多畝,種植美洲甜瓜7畝,紅玫瑰玉米4畝。
山頂村的新面貌
看到記者路過,村裡的奶奶站在她家門前的高堡上,微笑着揮舞着手,把大家都喝進門喝水吃。
"以前村子連像樣的道路都沒有,衛生環境也很差。團隊增加了垃圾桶和垃圾箱,修好了路,環境很好,廣場舞跳進了山村。就像壁畫上的蜂巢一樣,今天,他們的幸福生活比蜂蜜更甜蜜!"楊紅說。
一審:朱如娟
第二審:林萌
第三審:王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