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周熱聞」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1.15—11.21)

「一周熱聞」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1.15—11.21)

以下是食品 Partners.com(11.15-11.21)編制的每周食品資訊報告,轉載請注明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一、國内熱點新聞

1、通知和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0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監管抽樣分析的通知(2020年第28号)

2020年第三季度,國家市場監管體系共完成了2234829批食品安全監管抽檢,按國家食品安全相關标準檢驗,檢出不合格樣品49534批次,整體不合格率為2.22%。(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公路、水路進口冷鍊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的通知(《明電發運(2020)292号)

為切實做好運輸行業正常的疫情防控工作,科學引導道路、水路進口冷鍊食品物流相關機關和人員落實防控主力責任,切實加強"人與防",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肺炎疫情聯合防控機制部署的要求, 結合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冷鍊物流管道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明電發遞(2020)241号)等工作部署》,交通運輸部制定了《公路、水路進口冷鍊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交通運輸部)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1批食品不合格問題的通知(2020年第29号)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管抽樣,提取560批次的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産品、制糖、飲料、酒類、糕點、餅幹、澱粉澱粉制品、友善食品、豆制品、蜂産品、果制品、肉制品、水産品、調味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 油品等,檢測560批次食用農産品、飲料、酒類、糕點、友善食品、保健食品等6大類食品11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超标,食品添加劑超限使用,品質名額達不到标準,品質名額與标簽值不比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公布《貨物和物品進出口稅收規則》(第6、7期)修正案的公告(2020年第118号)

近日,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委員會對《協調制度說明》進行了部分修訂,為此,中國海關同時修訂了《稅法說明》的有關内容,現予以公布。(海關總署)

2、食品安全曝光平台

北海某豆腐店老闆用"笑嘴"和"油炸堆"添加劑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2020年11月11日下午,北海市鐵山港區人民檢察院以生産、銷售不符合衛生标準的食品罪對被告人魏提起附帶民事公益刑事訴訟,并在北海市鐵山港區南康鎮委員會舉行公開聽證會。本案是本案轄區首例食品安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經審查發現,2019年9月底至同年10月30日期間,在北海市鐵山港區經營豆腐作坊的被告魏生産銷售"笑嘴"和"炒堆"。為了使其生産"笑嘴"、"油炸堆"銷售階段,口感更好,在面食生産過程中,違反了過量添加含鋁複合河豚的規定。(鐵山港檢察官辦公室微信号)

點評:本次庭審中,公益訴訟檢察官圍繞保護公共利益這一核心,向法院提供詳細證據,全面展示被侵犯公共利益的行為,并對生産銷售不符合安全标準的食品和抗争的重要性進行闡述、辯論,要求他們依法支付1200元的懲罰性賠償金, 并通過新聞媒體公開道歉。

六名生産及銷售「藥黃疸」的商販被禁業并被判刑

為了增強食物的味道,六個供應商實際上在黃疸的生産過程中添加了硼砂。11月13日上午,福建省浦城縣人民法院重點審理了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6起案件,并在法庭上作出判決。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被告人陳、黃、劉、徐、徐、周某在生産過程中添加了國家工業主管部門明确禁止的非食品原料硼砂,并出售給外界。1月6日,縣市場監督局送來了陳某等6人生産的黃糕樣品,經檢測,黃刋硼含量在22-44毫克/千克之間。(中國法院網)

點評:法院聽說,被告人陳某等六人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在生産銷售摻雜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食品,侵犯消費者生命、健康和安全,其行為構成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後,被告自首并自願認罪,根據犯罪情節和被告人的悔意,六名被告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罰款1萬元至7000元不等,緩刑期内禁止從事食品生産銷售及相關活動。

保定市邵莊派出所成功破獲生産銷售不符合安全标準的食品

近日,邵莊派出所民警通過認真調查,成功破獲了一起生産銷售不符合安全标準的食品。2020年9月21日上午7點.m,韶莊派出所民警在區内餐廳巡查,發現全國公村委在廣場南側一個早餐攤位上用食用明礬和面條油炸油條出售,當天在舟霞家中查獲550克食用明礬, 同時随機選擇早餐攤由油制成的600克油,警方将提取的油條運往河北省石家莊海關技術中心進行檢查。9月30日,經石家莊海關技術中心檢測,送檢的帶油帶"鋁"含量為1220mg/kg,是國家标準的12倍以上。(清遠公安微信号)

點評:經訊問,嫌疑人周霞(女,57歲,國有村人)供認其過度增設食用明礬制造、銷售油條違法犯罪事實。目前,涉案嫌疑人已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進行中。

福建省玉溪縣:在制作食品過程中,添加違禁物質被判刑

自2020年3月起,邱在租賃加工點進行大米冷凍工藝,為使大米冷凍更容易固化,增加口感,非法添加提他洛鈉(俗稱"硼砂",是國家禁止食用的非食用物質),并在市場上加入鐵矽羅鈉冷凍大米。同年4月7日,玉溪縣市場監督局将銷售到市場上的冷凍大米樣品送去檢驗,發現大米冷凍不合格。同年5月7日,玉溪縣市場監督局對生産大米冷凍加工點進行了現場檢查,現場查獲冷凍大米18公斤,白粉物質2.22公斤。經試驗,大米冷凍硼酸的測定值為1460mg/kg,不合格,白色粉末狀物質的主要成分為對苯硼酸鈉。(玉溪檢察官微信号)

點評:玉溪縣檢察院審查認為,邱在生産水稻冷凍過程中,摻雜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四硼酸鈉,并進行銷售,其行為構成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案發後,邱騰華主動立案,如實供認,并認罪處罰,可輕處罰,建議邱某判處六個月有期徒刑,并處以2000元罰款。法院經審理,采納了檢察機關依法的量刑建議,判處邱黯雄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款2000元。

内蒙古大琦警方破獲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近日,大岐市警察局食品藥品資源環境和旅遊安全大隊通過認真調查,多方查證收集,曆時3個月,轉過多個省市,出行2萬多公裡,成功破獲大量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銷毀生産、儲存場所4處, 查獲假冒生産裝置4台套,查獲生産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約3.16噸。(和平達拉特微信号)

點評:13名涉嫌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嫌疑人,由大琦市警察局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該案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火鍋加罂粟殼,得到6個月罰款70000!

2018年12月28日,古南縣警察局民警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全縣餐飲業進行檢查,發現牛在自己的火鍋店火鍋底座上加了罂粟殼。根據古南縣市場監管局委托的檢驗報告,測試樣品顯示,火鍋底座含有19.2ug/Kg罂粟堿和69.2ug/kg納波丁。公安機關依法将火鍋店老闆牛某涉嫌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連雲港市盾安縣人民檢察院)

點評:針對古南縣檢察院提出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縣法院全力支援,判處牛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其罰款15000元。同時判處牛支付10倍刑期7萬元的懲罰性賠償金,禁止在試用期内從事食品生産、銷售相關活動,并在國家級媒體上公開道歉。

3、國内食品資訊熱點新聞

2020年國家食品安全标準勘誤表更新涉及34項

近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食品安全國家标準文字錯誤,共34項。(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評論:與GB 10287-2012食品安全國家标準食品添加劑松香甘油酯和氫化松香甘油酯、GB5009.7-2016食品安全國家标準食品還原糖測定、GB 5 009.22-2016食品安全國标食品色西林B和G、GB 5009.82-2016食品安全國家标準食品維生素A、D、E測定、GB 5009.236-2016食品安全國家标準《動植物油用水及揮發物測定》相關标準。

2019年,中國白酒行業知名酒牌發展現狀及趨勢

為了服務于白酒生産企業、消費者和監管部門等行業營運相關主體,準确把握白酒行業發展階段,客觀分析行業發展面臨的宏觀和微觀環境,了解市場結構和市場資訊,分析消費需求變化,為白酒行業的高品質發展提供參考,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利用國家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對白酒企業進行調研群組織專家調研,在組織編制目前白酒行業經營趨勢報告的基礎上。為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微信)

點評:未來五年,我國白酒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行業規模将不斷擴大,白酒企業将抓住這一難得的曆史機遇,除了數字化技術,符合消費群體的新特點、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營銷管道的變革,在新一輪白酒産業發展周期中加快白酒市場的布局, 開拓新的白酒消費領域,擴大品牌影響力,推動我國白酒行業朝着更加多元化、健康、更年輕的方向發展。

蛋白酶等五個新食品添加劑品種公開征求意見

近日,食品合作夥伴網從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網站獲悉,根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和《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申報驗收規定》,食品行業酶制劑新品種蛋白酶制劑和食品添加劑番茄紅等4種應用範圍擴大, 其安全性和工藝必要性已認證專家評審委員會的技術評審,現已公開征求意見。(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評論:請在2020年12月5日之前向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email protected])回報,延遲将被視為無評論。

中國進口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被解讀

近年來,我國國内食品安全形勢總體良好,抽樣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而在進口食品時,海關總署食品安全局将每月釋出入境不合格食品的具體情況,不合格食品将堅決退回或銷毀,安全風險出國。此次,食品合作夥伴網絡将結合2016年至2020年(特别是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同上)進入該國的不合格食品資訊的資料統計和原因分析,與您讨論未來進口商在進口食品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點評:目前,食品不合格前5大原因基本與産品品質、安全和标簽要求有關,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如未獲得檢驗檢疫、商品合格證不合格、檢測未經準許的轉基因成分和包裝不合格等,都是進口商應關注的問題。要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标準,以及確定各類檔案或資質材料符合進口要求,需要結合大量管理檔案進行綜合評價,是以企業必須有強有力的技術支援或指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出口到中國的食品的安全和合規性。在這方面,食品夥伴關系網建議進口商就具體問題與當地海關協商,同時利用第三方标準和監管咨詢機構獲得有效的技術支援。

紅誇脫、檸檬酸等6種"三新食品"通過評審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釋出公告,紅紅、檸檬酸等4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聚乙烯等2種食品相關産品新品種安全評價材料通過評審。(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評論:包括3種食品添加劑和1種食品工業加工助劑,以擴大使用範圍,2種食品相關産品擴大适用範圍。

中國跨境電商農産品貿易現狀如何?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貿易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提升貿易數字化水準",發展"絲綢之路電子商務",鼓勵企業在相關國家開展電子商務。為促進跨境電商零售業發展,農業農村部等13個部門聯合釋出《關于調整和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清單,增加冷凍水産品、酒類等農産品的通知》,将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是提高中國農産品貿易數字化水準的重要途徑。那麼,中國跨境電商農業貿易發展現狀,我們買什麼産品呢?(農民日報)

評論:在貿易産品方面,跨境電子商務農産品貿易涉及的畜産品數量最多,2019年進口額為23.5億美元(其中乳制品進口額為23.1億美元),出口額為2.7億美元(其中乳制品出口占比超過99%)。飲料和水産品也是我國電子商務農産品的重要進口,2019年飲料進口額達2.4億美元(其中無酒精飲料進口1.3億美元,酒精和酒精進口5000萬美元),水産品進口額達1.2億美元(其中魚油進口約占98.8%)。

您對食品冷鍊了解多少?

今年6月以來,北京、山東等省份在進口冷鍊食品或包裝中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在這方面,已經制定了州和地方法規和标準,以防止新的冠狀病毒的傳播。在這裡,食品合作夥伴網絡彙編了有關食品冷鍊和冷鍊食品分類的知識。(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點評:由于食品冷鍊是以保證易腐食品品質為目的,以維持低溫環境為核心要求的供應鍊體系,是以它比一般的常溫物流體系要求更高,也更複雜。冷鍊食品的及時性,需要冷鍊各環節組織協調性更高。食品冷鍊是随着科技的進步,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的,就要重點關注生産、運輸、銷售、涉及的經濟技術問題,協調彼此之間的關系,確定冷鍊食品在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的安全。

10月生豬生産繼續恢複,豬肉市場供應明顯改善

近日,來自農業農村部獲悉,10月份,全國生豬貯存欄和能品種母豬存欄持續增長,初期新增産能已經釋放,生豬出欄逐月增加,近期豬肉市場供應明顯好轉,價格波動下行。(農業農村部)

點評:随着冬季消費旺季的到來,特别是元旦春節的到來,豬肉消費量将繼續增長,但恢複生産将導緻豬肉供應大幅增加,豬肉市場供應形勢有望進一步改善。在供應方面,随着新增産能的逐漸釋放,上市肥豬将進一步擴大,預計明年元旦春節(2020年12月-2021年2月)豬肉供應量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0%。在需求方面,元旦春節期間消費增加可能會導緻豬肉價格上漲(正常年份通常在6%至10%之間),但總體而言,它們将低于去年同期。

特殊醫用食品原料知道多少

特殊醫療用配方對患者營養狀況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為了滿足國内市場對特殊醫療食品的需求,我國頒布了一系列與特殊醫療食品相關的食品安全國家标準,包括産品标準、生産标準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特殊醫療食品行業,消費者開始關注特殊藥食品。毫無疑問,原料控制是確定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那麼我國對特殊醫用食品的原料有何要求呢?食品合作夥伴網根據産品标準要求,梳理特殊醫用食品原料的相關内容,使我們對特種藥膳有更深入的了解。由于國家對特殊醫藥全營養、特殊醫藥非全營養、特殊醫藥專項全營養和特殊藥嬰幼兒食品的要求不同,本次讨論将隻集中在特藥全營養配方食品原料上。(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點評:食品合作夥伴網對特種醫用食品在原料中的使用及相關要求進行了總結,我們可以看到GB 29922和GB 14880對特種醫用食品原料的使用進行了非常詳細的描述。是以,企業在開發特殊醫用食品時也應遵守标準、法規要求,嚴格按照特定人群的營養需求,開發安全健康的産品。

二、國際熱點新聞

1、國際預警

2020年11月中國對南韓食品出口違規行為(更新至11月15日)

據南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報道,食品 Partners.com 翻譯整理了2020年11月中國食品出口違規行為在南韓,涉及多批産品。(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評論:此成品出口階段違反了食品和食品相關産品被退回出口國或廢物處理。

美國自動扣留中國出口綠茶等産品

近日,FDA網站更新了進口警示措施(進口警示),其中,多家中國企業相關産品已被自動扣留。(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出口國的要求出口産品,確定産品安全,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咨詢(2020年第46周)

根據歐盟官方網站,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在2020年第46周報告了三起食品及相關産品病例。(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出口國對産品出口的要求,注意食品和食品接觸材料中存在的過敏原在各種物質的遷移量,確定食品及相關産品的安全,規避出口風險。

俄羅斯對中國制造的冷凍紅鲑魚進行了密集的實驗室測試

2020年11月14日,據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檢疫監督局官方網站報道,該機構釋出了第7/3551-11号指令,宣布從該日起,将對中國企業的産品進行密集的實驗室測試。(廈門市貿易技術措施資訊網)

點評:涉案企業代号及名稱為大連海清食品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2100/02A10号,産品名稱為冷凍切碎紅鲑魚,并加強汞檢測。

斯洛伐克越南通報說,冷凍生蝦的出口情況不盡如人意

2020年11月18日,斯洛伐克通過RASFF通知越南,根據歐盟食品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其冷凍生蝦出口不合格。(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歐盟成員國對産品出口的要求,注意食品中存在各種緻病菌,確定産品安全,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報告稱,英國冷凍切片辣香腸的出口不達标

根據歐盟食品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2020年11月17日,英國通過RASFF通知該國,其冷凍切片辣香腸的出口不合格。(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歐盟成員國對産品出口的要求,注意食品中存在各種病原微生物,確定産品安全,規避出口風險。

2. 國際美食

俄羅斯在中國新增六家乳品公司

據俄羅斯聯邦獸醫種植局11月13日在其官方網站上報道,俄羅斯的六家乳制品公司已獲得向中國出口的資格,其中三家是奶粉生産商。(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點評:目前,已有46家俄羅斯企業獲得乳制品出口到中國,其中10家是奶粉生産企業。

哈薩克斯坦計劃擴大對中國的豬肉出口

根據哈薩克斯坦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截至2020年9月1日,哈薩克斯坦有936,200頭豬,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200頭。生豬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國内需求減少,外部需求不足,行業利潤率低以及養殖成本上升。此外,由于歐亞經濟聯盟單一市場的建立,哈薩克斯坦對亞美尼亞的豬肉産品出口在2019年大幅增加至392,000噸。(商務部)

點評:2019年9月,哈薩克斯坦農業部、中國海關總署簽署了《關于進口到中國的豬肉檢驗檢疫要求的議定書》。雙方就實施遠端檢測和将肉類加工企業、養豬企業和水産養殖加工企業列入對華出口清單的管理措施達成一緻。目前,中國海關總署正在審查四家養豬企業,将其列入對華出口企業名單。

獲準向中國出口乳制品的哈薩克斯坦公司數量增加到八家

據哈薩克斯坦農業部獸醫管理和監督委員會稱,哈薩克斯坦還有兩家企業被列入中國海關總署的入境名單,并已獲準向中國出口乳制品。獲準向中國出口乳制品的哈薩克斯坦公司數量現已升至八家。(中國新聞網)

評論:在哈薩克斯坦農業部和中國海關總署積極雙邊合作的架構下,MolCom-Pavlodar(巴甫洛達爾州)和哈薩克斯坦DEP公司(Kostane州)被列為獲準向中國出口的公司。

在日本香川縣發現禽流感病毒後,将撲殺近80,000隻雞

據NHK報道,周四,香川縣的衛生當局在當地一家養雞場發現了禽流感,當地政府決定在農場撲殺近8萬隻雞。(中國新聞網)

點評:為防止感染的傳播,香川縣将涉案養雞場的3公裡區域定為限制性流動區域,禁止引進和清除雞或蛋等,并将3至10平方公裡的區域設定為限制性清除區域,禁止從該區域移走雞。

食品科學與技術

2020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涵蓋食品領域25項

11月16日,據北京市科委統計,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已經完成,共收到633項提名,其中人民獎提名79項(包括中關村傑出貢獻獎、中關村優秀青年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和項目獎提名554項(包括自然科學獎、 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收到的提名圖書目錄在北京市科委網站(網站 http://kw.beijing.gov.cn)上公布。食品領域項目25項,其中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1項,科技進步獎23項。(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十四五"漁業科技創新将瞄準六大領域

11月6日,農鄉部漁業廳組織上海漁業發展專題讨論,聽取院士專家對編制《漁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漁業科技創新戰略研究的意見和建議。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朱作炎,中國科學院院士邁克爾·麥康森,中國科學院院士賈念志,中國工程院院士桂建芳,中國工程院院士鮑振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及相關專家出席了研讨會,共同為"十四五"期間中國漁業發展提供建議。專家建議,資源環境、水産養殖、水産養殖、漁業捕撈、水産品加工、漁業裝備和資訊技術等六大領域的26項任務作為"十四五"漁業科技創新重點,作為未來漁業科技工作方向。(農民日報)

2020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公布,食品領域13個項目通過評審

11月16日,據上海市科委消息,2020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已經過評審。上海市科委官網公布了21個候選項目"上海市青年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52個"上海市自然科學獎"項目、39個"上海市技術發明獎"項目、200個"上海市科技進步獎"項目、10個"上海市科技普惠獎"項目。其中,食品領域通過評審的項目13項,涉及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10項,科技普普獎1項。(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建立了作物黃變細菌資源和基因組資料庫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黃凋病研究小組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聯合牽頭的"全球黃凋枯菌基因組研究",在建立世界上第一個作物黃疸資源和基因組資料庫(Verticilli-Omics)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使用者可以查閱本站所包含的細菌資源資訊、序列菌株基因組可視化顯示、資料挖掘和分析工作。(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推薦閱讀:

"一周熱點新聞"食品新聞周(11.1-11.7)

"一周熱點新聞"食品新聞周熱點新聞(10.18-10.24)

"一周熱點新聞"進出口食品周(11.16-11.20)看

"一周熱點新聞"進出口食品周(11.2-11.6)看點

作者:食品 Partners.com

編輯:王曉華

食品合作夥伴網絡食品安全合規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食品合作夥伴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