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經典菜外,還有一些不是很有名的時令或地方特色也值得一試。"炸肉丸"是蘇州夏季的時令小吃,我去過蘇州這麼多次,肉是沒聽說過的。
以為在蘇州能吃到炸肉是巧合,一是因為早,二是找對地方。

那次去蘇州旅行的吃炸肉團,我住在北寺樓,早上醒來什麼都沒有,想起萬福星就在附近。之前去萬福興買蛋糕的團體都趕時間,直接去火車站買蛋糕回家。萬福興有早餐吃,應該試試。
7.m多,萬福星早餐的客人衆多,店廳熱鬧一片。盤子裡的品種對我來說比較熟悉,隻有"炸肉丸"沒見過。
炸肉丸看起來有點像面包,但頂端不緊,留下很多口。皮膚很光滑,不像頭發,但有點燙手的意思,但既然叫"組",就應該一直跟湯組一起做,用米飯做成。從最後看,餡料比較複雜,可以看到蝦筍丁香和肉,再看3元一個價格,應該是相當精緻的東西,值得一試。
師傅把炸肉丸盤子放進去,然後手對手鍋給球倒一些湯,原來留了一個大嘴巴就是這個用。倒入的湯應該質地高。
親身研究一下,原來炸肉丸裡面的餡料是油炸的,外面的皮也是煮熟的,都是熟料最後組合在一起成為,不像包子包裝後還要蒸。用這種做法填出什麼味道,在小組中是什麼味道,不會因為後續的加熱而改變。
蘇州師傅對味道的把握毋庸置疑,丁香和黃花椰菜的結合非常有品味。這道好吃的菜如果用來吃,看起來太細了又破,看起來不夠好看,但是裝成團塊沒有問題,好吃,好看,也友善。
為什麼在吃之前再倒湯,我猜可能是因為湯餡不是好袋,沒有湯也不好吃,是以想出這樣的方法,先把餡料倒進袋裡,吃完後再加湯進去。
蘇州是當之無愧的老富貴之地,在吃喝的狀态上關注度相當高,一把油炸肉就這樣做成炸肉丸吃。炸肉丸子夏天才有,而且現在每天準備賣的産量都有限,是以早上八點九點就賣完了,如果不是早點去,真的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