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介紹"雙遺産"山的四大中國名茶和八大世界遺産的茶文化。今天,我們繼續我們的世界遺産茶文化之旅!
相關連結 http://reports
世界遺産大會|著名的山茶!四大"雙傳承",全著名茶葉産區!
世界遺産大會|世界遺産和茶葉有這樣的來源!(一)
9 廣西左江華山岩畫
地點:廣西壯族自治區崇竹市
時間:2016年
亮點:世界岩畫藝術的傑作之一
廣西有悠久的茶葉生産曆史,唐代有陸仙茶、香洲茶、榮州竹茶等生産。
紅茶有:廣西黑碎茶。紅茶有:蒼鹭六城堡茶。綠茶有:桂坪西山茶、淩雲白發茶、唐毛尖、麗江銀針、白牛茶、龍嶺茶、桂林毛尖、通巴茶、南山白發茶、龍山綠茶。花茶有:橫縣茉莉花茶、月桂花茶。
廣西六堡茶葉生産技藝已被列入國家非文物名錄,廣西橫縣茉莉花複合栽培系統入選中國第五批重要文化遺産。
10 三清山國家公園
地點:江西省上饒市
最後完成時間: 2008
亮點:擁有1600多年曆史的道觀山
茶聖祿禹,一生雲遊遍江南,佛也儒家也很受歡迎,在前饒前後的賓客居住了10年,書寫了一部茶文化史。
美麗的山川,"誕生"注定了這片土地是中國茶葉的起源和分布。早在漢代,這裡就有盛山川茶形的僧人。唐松元明清,這山水香四海、茶葉四大洲、茶葉四大洲。
上饒地區的茶葉基地是中國綠茶金三角的核心産區,景觀成功,氣候溫暖,非常适合茶樹生長。茶葉生産分布于玉源縣、上饒縣、德興市、鉛山縣、玉山縣,具有"中國最美鄉村"美譽的豫源縣。主要茶葉品種有大溪山茶、金茶、德興山茶、霧峰雲霧茶、鉛山苦甘茶泉貴歌閣茶、饒百美茶、靈山石茶、金茶。
江西閩南客家茶生産技藝、豫園綠茶生産技藝入選國家無遺名錄。
11 範奈斯
地點:貴州
什麼時候:2018
亮點:擁有4,395種植物和2,767種動物,是東部落葉林生物區物種最豐富的熱點之一
凡網山翠峰茶葉,貴州省仁江土族苗族自治縣産茶品種。它以縣武陵山脈的主峰範網山命名。
原料來自凡網山海拔800-1300米的茶園,産品具有"色澤嫩綠清新、均勻、潔淨;2005年,地理标志産品保護獲得準許。
12 武當山古建築群
地點:湖北省丹江口
最後持續: 1994
亮點:代表近千年來中國藝術和建築的最高水準
湖北有着悠久的茶葉生産曆史,是曆史上主要的茶葉産區,全國三大紅茶之一的"益弘功茶"、羊洞"磚茶"早在國内外就享有盛譽,并出産茶神農氏、茶聖地羽毛等名人。
丹江口遺址有武當路茶,素有湖北第一文化茶,産自丹江口市武當山街八香關村。還包括竹溪縣的龍鳳茶,眉子宮茶和竹山縣聖水茶,芳縣神農宮茶。
此外,湖北還有采花發尖、恩石玉路、大别山五道、莺山雲霧茶、鄧村綠茶、五家台功茶、寶康松針等。
13 丹霞, 中國
地點:貴州赤水、泰甯、湖南廬山、丹霞山、江西龍湖山、浙江江浪山
最後完成: 2010
亮點:景觀的起伏
獨特的丹霞地貌,土壤微量元素豐富,如氣候溫濕度,是一塊茶的"寶土"。福建泰甯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茶區代表。
泰甯擁有一萬畝的茶園,也是一個旅遊景點。随着丹霞景觀的成功,當地的茶葉産業也迎來了發展機遇。20世紀60年代,泰甯縣開始引進"福雲6号"、"黃柳"、"梅展"、"鐵觀音"等優良品種,并大面積人工栽培。到了20世紀70年代,泰甯縣提出了"山裡富,山中種茶樹"的思路,促使泰甯縣茶葉生産迅速發展。
近十年來,泰甯大力發展名茶,開通了岩茶、紅茶、綠茶三大名茶系列和鐵觀音産品。
14 武陵源風景區
地點:湖南省張家界市
最後完成時間: 1992
亮點:溝渠,峽谷,溪流,池塘和瀑布
遺産地張家界,生産綠岩,是全國著名的茶葉之一,因為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生産的桌岩和輕松的名字,是以叫青岩綠。美觀的造型,緊緻的打結,圓潤的彎曲,白色的頭發暴露在外,綠色。從肉質上看,香味濃郁,味道醇又要回到甘油。沖洗後,湯汁綠色明亮,葉底均勻,飲用後,感覺神清氣爽。人們來到武陵源旅遊,伴随着金色的鞭子流,泉水,浸泡在一杯"綠岩綠"茶中,魅力無窮無盡。
随着湖南省旅遊業的發展,湖南茶文化越來越被人們所了解。湖南是中國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在中國茶文化史上,過去,現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湖南省的紅茶在中國茶葉經濟和民族團結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兩千名茶葉生産技能也入選了國家非遺物名錄。
絲綢之路15号"長安-天山走廊路網"
地點:河南、陝西、甘肅、新疆
更新日期: 2014
亮點:世界上最長的文化遺産之路
漢代以來,絲綢之路就開始了,由中國東方絲綢生産而成,讓歐洲人愛得瘋狂。幾千年來,以絲綢貿易為紐帶,東西方文明已融入中亞。後來,茶文化興起,茶葉作為商品來到絲綢之路,通過蜿蜒的土地和碧波灣海進入西亞乃至歐洲。中國茶葉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起着重要作用,是以絲綢之路也是一條"茶路"。
16 大運河
位置:通過2個直屬市,6個省,25個直轄市
亮點:世界上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最大的空間跨越人工運河。
京杭大運河深深植根于茶葉。河兩岸的城市蘊含着茶文化的深刻内涵,運河水從濃烈的茶風中流出。
茶文化起源于南方地區,在唐代之前,華北地區的飲茶風并不流行,唐人封印着:"南方人喝(茶),北方人一開始就不怎麼喝。由于地理和環境因素,華北地區不适合産茶,這就決定了華北地區的茶葉必須由南方供應,而京杭大運河(大運河)在南的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杭州等江南地區都是著名的茶葉産區,江西、山西、閩南、 福建等茶區距離大運河不遠,相對于陸路運輸,大運河具有運力大、運費低等優點。是以,大運河在茶葉市場的建設和北方地區茶文化的傳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南方的飲茶者在大運河上從南到北帶來了茶文化,飲茶風格逐漸從沿海城鎮傳播到鄰近地區。飲茶風俗逐漸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影響着今天。
來源:茶道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