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四屆“運河記憶”非物質文化遺産宣傳展示活動落幕

天津新華社6月13日電(記者張道正)2021年為期三天的"文化自然遺産日"天津非遺物主賽事暨第四屆"運河記憶"非物質文化遺産宣傳展示活動12日在西清區楊柳清鎮舉行,本次活動彙集了"運河記憶紅色遺産"主題展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遺物文化遺産法》(簡稱《非遺物法》)的實施 十周年宣傳展示活動,如全市共有26000多名參觀者參加。

"運河記憶與紅色遺産"主題展彙集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等八個省市的120多個項目,近500件非遺物藝術品、非遺物産品,包括北京玉雕、河北景泰藍、山東東昌木版畫、江蘇蘇刺繡、浙江湖筆、 河南竹仙鎮木版畫、安徽策居樂石通等國家級、省級非遺物項目,以及天津市60多個非遺物項目,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運河沿岸和天津傑出的曆史文化和民俗魅力。

自2011年6月1日《無遺法》頒布以來,天津市加大宣傳力度,狠抓配套制度建設,穩步推進無遺繼承人搶救記錄工程,舉辦了多項無遺品牌活動和非遺傳接班人教育訓練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天津市有國家級無剩餘代表項目49個,市級無剩餘代表項目250個,區級項目703個,國家級繼承者42個,市級繼承者282個,區級繼承者622個。本《無遺法》頒布實施十周年宣傳展示活動,通過詳細的數字、圖檔資料,重點介紹了天津和西慶區10年來的無遺保護成果。

在"無遺市場"中,遊客可以體驗到青西區楊柳青青畫、楊柳青剪紙、楊柳青風筝等制作技藝,還品嘗到了香河肉餡餅、三江烤雞、和佳肉餅、蘇橋熏魚、地家糕點、烏美酒、阿都圖雞、老李香油和天津市的忠旺粉腸, 陳冠屯冬令蔬菜、"西河崗"醋、天津皮糖張皮糖、三和順培根、元祥弘基茉莉花茶、奇石肉、清真從香牛肉幹、到美菜醬牛肉、駱駝屋烤雞、趙大肚子豬肉烤小麥、湯雞醬産品、楊村幹餅、劉氏磨燈籠等非遺菜。市場也恰逢龍舟節首日,無遺美食、非遺物創作、非遺物手工制作體驗、無遺展展等全方位讓市民從"視覺、聆聽、嗅覺、味覺、觸覺"的五維感官中擷取美的享受。

天津市西慶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楊萬松表示,此次活動是紀念中國共産黨在西慶區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次活動吸引了大運河沿岸八個省市的無遺項目參與,重點關注京津冀地區遺體保護成果。西青區近年來十分重視保護非遺物工作、非遺物救援、非遺傳承諾等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楊柳清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正在步伐,楊柳青年繪畫等傳統技藝的繼承者,國術的精華傳遍了世界各地......一系列政策舉措支援無遺發展,使西青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有效保護。

據了解,目前,西清區文化旅遊局正在圍繞大運河文化園建設開展相關工作,使西清區無遺保護産生更加豐碩的成果,通過無渣開發,促進西清區旅遊業,進而有效帶動鄉村振興。(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