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吃的“大白兔奶糖”是真的嗎?山東市監局嚴厲打擊銷售“山寨”食品違法行為

北京9月30日電(記者苗偉)據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30日報導,為切實維護人民群衆合法權益,結合"我為群衆做實事"的實務活動,山東省市場監督局在全省組織開展2021年民生案件調查"鐵拳"行動。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布的第五批典型案例中,有三起"山寨"食品違法案件,具體如下:

你吃的“大白兔奶糖”是真的嗎?山東市監局嚴厲打擊銷售“山寨”食品違法行為

(圖檔來自CFP)

一、東營廣饒縣市場監督局查處東營華糖食品有限公司未取得食品生産許可證,冒用另一廠址名義從事糖果生産經營活動

據悉,廣饒縣市場監管局對東營華糖食品有限公司開展執法檢查。經調查,當事人未取得食品生産許可證從事食品生産經營活動,擅自生産銷售假冒"新百味食品廠在揭西縣"廠名、本廠點"景特美好幸福"糖果,以及生産假冒"日照一美食品有限公司"廠名、廠址"觀音送子蟹味爪"等食品。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和《産品品質法》第三十條的規定。2021年8月,廣饒縣市場監督局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産品品質法》第53條的規定,沒收了違法生産經營食品、包裝材料的行為,處以70.1萬元的行政處罰。

本案涉及的産品是典型的農村市場"山寨"食品,侵犯了其他企業的合法權益,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是"鐵腕"行動打擊的重點領域。東營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大了對農村市場的監管執法力度,打擊了"山寨"食品銷售中的違法行為,有力維護了農村群衆的合法權益和市場秩序。

二、日照市宜縣市市場監督局查獲戴振寶未取得食品生産許可證,生産侵犯他人注冊商标專有權的食品"大白兔奶糖"案

日照市宜縣市市場監督局對農村假冒劣食品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執法人員經過現場檢查發現,戴振寶使用農村出租房屋,未取得食品生産許可證生産食品标有"大白兔奶糖"的食品。經核實,當事人生産的奶糖假冒大白兔奶糖注冊商标和上海冠盛源食品有限公司奉賢分公司廠址及許可資訊,共計150公斤,價值6000元,尚未出售,無違法所得。2021年4月,日照市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标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當事人對違法生産的"大白兔奶糖"處沒收150公斤、包裝紙1公斤、沒收專用生産裝置2套,處以1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近年來,一些侵權假冒"山寨"食品生産銷售"地位"轉移到偏遠的農村市場,執法查處更加困難。對假巢案件及時查處,遏制了假貨銷售的來源,在涉案産品未進入市場時予以堅決查處,問題将一掃而紅,及時控制有害後果,不僅維護了商标權人的合法權益和公平競争的市場秩序, 也保護了人民群衆的"舌尖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淄博煙台縣市場監督局查處淄博某公司擅自使用包裝,對他人裝修有一定影響,裝修類似情況

煙台縣市場監督局根據轉移違法線索,淄博某公司執法檢查,現場發現庫存兩批涉及茂台鎮瓶裝酒類産品共124箱。經執法人員對涉案産品與貴州茅台酒的包裝、裝潢全部和部分逐一比較後,本公司構成擅自使用包裝、裝潢及與他人的類似不正當競争标志。未經授權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近似辨別的包裝裝飾的違法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争法》第6條第(1)款的規定,違法經營金額為78609.6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争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當事人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違紀要沒收違法貨物的,處以15.72萬元的行政處罰。

商标和辨別是區分商品和服務來源的重要标志,與企業的商譽和形象有關。大量山寨酒地通,不僅使生産者和消費者的權益受到嚴重侵犯,而且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市場監管部門要以民生領域案件調查的"鐵腕"行動為契機,打擊違法活動,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淨化營商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