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2年,周總理贈送美國總統尼克松大白兔奶糖,有何用意?

作者:書山史海一葉舟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着這麼一句廣告語:七顆大白兔奶糖就可以沖一杯牛奶 。作為經典國貨,大白兔奶糖可以說是一代人的溫馨記憶了。二三十年前,糖紙上那個大白兔的形象幾乎人見人愛,很多“小朋友”甚至吃了奶糖之後不舍得扔掉糖紙,将它們收藏起來。

1972年,周總理贈送美國總統尼克松大白兔奶糖,有何用意?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大白兔奶糖還曾作為國禮送給過美國總統尼克松。這又是一段怎樣的故事呢?

原來,剛建國的時候,國内各類物資還極度缺乏,牛奶尤其是稀缺品。但為了慶祝建國十周年,1959年時,上海冠生園公司的勞工們加班加點,制造出了這屬于中國的第一代奶糖。

1972年,周總理贈送美國總統尼克松大白兔奶糖,有何用意?

這款奶糖一經上市便“一炮走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地區,都買不到這種“緊俏貨”,隻有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市民才能排起長龍,限量搶購奶糖。那時候的小孩,都盼着過年,好在大年三十那天吃上幾顆“大白兔”。

大白兔奶糖使得冠生園公司收入頗豐,甚至成為了當時上海市的一張靓麗名片。

1972年,周總理贈送美國總統尼克松大白兔奶糖,有何用意?

一直到現在,我們在一些反映那個年代生活的影視作品裡還能找到大白兔奶糖的身影。例如張藝謀導演拍的《山楂樹之戀》,裡面的男主角第一次遇到靜秋,就從口袋裡掏出一顆奶糖送給了她。

1972年,周總理贈送美國總統尼克松大白兔奶糖,有何用意?

時間來到1971年左右,當時的中美邦交開始走向正常化,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作為特使訪華,為此後美國總統尼克松的訪華“探路”。

然後雙方展開了會談,會談結束後,場上的從業人員發現,這些美國人将會場上吃剩的糖果,裡面的大白兔奶糖全挑走了。旅館裡,放在床頭的那些大白兔奶糖也被拿走了。

1972年,周總理贈送美國總統尼克松大白兔奶糖,有何用意?

員工們将此事彙報給周恩來總理,總理了解了美國人的“口味”,決定将一些大白兔奶糖當作國禮贈送給尼克松總統。

然後,在1972年的2月份,尼克松正式訪華,與我們簽署了《上海聯合公報》。

1972年,周總理贈送美國總統尼克松大白兔奶糖,有何用意?

公報上明确提出,中美是兩個社會制度與外交政策都不同的國家,但不論制度如何,都應該尊重彼此的領土完整,不幹涉他國内政,在和平共處、平等互助的前提下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

美方還在當時作出特别聲明:

“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并确認将撤走全部駐台軍隊。

1972年,周總理贈送美國總統尼克松大白兔奶糖,有何用意?

在這樣的友好氛圍下,大白兔奶糖被當作國禮送給了尼克松一行人。随後,它就出現在了美國禮品市場,成為美國人贈送好友的佳品。

後來,當時任職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的黑格回憶起這件事仍然贊不絕口,他說道:“這種中國糖果很美味,我帶了一大包分給白宮的職員們。”

時至今日,我們早已過了那個“七顆大白兔沖一杯牛奶”的時代,大白兔奶糖也不會再被當作國禮贈送。但它帶給我們的美好記憶,仍值得人們反複品味……

1972年,周總理贈送美國總統尼克松大白兔奶糖,有何用意?

參考資料:紀錄片《傳奇中國》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