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濱州:選購沾化冬棗有絕招“兩看一查”要記牢

作者: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 10月11日、10月11日,記者從濱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山東省濱州市是"污漬冬"的起源。2003年10月14日,"污漬冬"地理标志商标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标局正式準許注冊。以其優良、物超所值的品質,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睐,是秋冬季市市場的熱門水果之一。目前,大量各類新鮮棗子上架,但一些經營者以嶽母、鐘等普通生鮮棗等地方的冬莖僞造冬棗,侵犯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濱州市消費者協會和污漬區消費者協會共同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污迹污點的冬季,要注意做到"兩看"。

看看冬鼠尾草的樣子。

正宗成熟的臭蛞蝓冬季蛞蝓(1号)多為圓形,單果平均重14.6克,梗郁症(連接配接果柄)凹陷,上凹陷(果頂)平整,不凹陷,皮孔中等,不明顯,色澤鮮紅,肉質酥脆,酸甜,無渣。冬2号(又稱短枝冬灘,第二代冬蛞蝓)多為扁平圓、梗、頂凹陷至内凹陷(珠珠狀),皮孔較大,明顯,皮薄;

其次,看看銷售時間。

将受污染的冬鼠尾草種植在土壤區,按标準化的生産技術規程,整個成熟過程經過白色成熟期、脆性成熟期、完足期三個期,成熟期較晚。大棚種植污染冬季淺灘9月初一個接一個的采摘市場,露天種植污染的冬季生長在9月下旬和10月初陸續采摘在市場上。消費者在購買曾于網上挂牌的冬棗(包括網上有貨售的)或不符合上述識别特征的冬季日期時,應謹慎行事。

三、檢查操作人員的資質。

消費者在冬季購買污迹斑斑時,要檢查經營者的營業執照、購買來源等,索要相關憑證,盡量選擇信譽良好的正規商戶購買。

消費者購買假冒污迹的冬鼠尾草,應撥打12345或12315投訴,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閃電新聞記者張煥煥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