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8月31日,中國銀行業協會正式釋出《2021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

報告提到,今年全球經濟尚未完全複蘇,疫情演變仍存在不确定性,受疫情影響風險的曝光有一定的滞後,銀行業的潛能風險仍然較大。

報告還指出,2020年以來,銀行業聚焦國家戰略,積極優化信貸結構,持續加大對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項目、科技創新、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等領域的支援力度,為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品質而不斷努力。

目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而複雜的變化,銀行業将立足于新的發展階段,全面、準确、全面地貫徹新發展理念,繼續深化改革轉型,充分發揮金融在服務業發展新格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為了應對不斷變化的内部和外部環境,小M編制了一本銀行小冊子,希望能有所幫助。

01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平台銀行》作者:劉星賽

平台銀行是平台社會的銀行業形式,主要表現在銀行在平台服務中,銀行在平台治理中,銀行在平台競争中。一方面,隐藏在平台場景和生态中的平台銀行将失去傳統的有形特征,或者實體特征将不再是主流;依托平台資料和平台銀行内部的智能作業系統,平台銀行将為使用者提供一體化的線上線下服務、一體化的高頻服務,并通過平台生态和生态的銀行外和生态銀行競争,平台社會的45-45-10法則和有限的"赢家通吃"效應将颠覆性地重塑不同銀行的命運。

02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操作風險和聲譽風險測量手冊》作者:Aldo Soprano,作者:Burt Clillard Fabio

風險文化是金融企業的軟實力,尤其是經營風險和聲譽風險,如果管理不當,這些風險事件不僅會影響企業的市場價值,更可能産生嚴重後果,限制企業未來的成長空間。本書通過描述意大利信貸集團的風險經理為響應巴塞爾協定要求而采用的風險評估和風險解決流程,讨論了金融機構如何在實踐中實作營運和聲譽風險控制。同時,結合真實的風險損失案例,從零開始對營運風險控制計劃,從制定到全過程全面實施的精彩描述,提出了一種非常實用的風險評估方法,可以作為監管機構、風險管理者、量化風險分析師和銀行從業人員的課桌工具書。

03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巴别塔(奧地利)伊戈爾·佩吉奇 翻譯 王勇 陳秋宇

本書聚焦區塊鍊技術及其創新擴散、應用場景、競争動态和管理政策,對區塊鍊技術進行了權威性描述,解釋了對它的誤解,并解釋了區塊鍊的實際應用,它如何影響傳統機構及其未來的場景。Pejic巧妙地解釋了區塊鍊背後的邏輯和協定,打破了先驅者的熱情與傳統從業者的焦慮之間的障礙,為今天應用這種颠覆性技術提供了一個很酷的、可操作的指南。這本書值得一讀,适合那些想要掌握區塊鍊技術和應用并了解它們可以帶來的實際影響的商業領袖和有抱負的上司者。

04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數字時代銀行網絡的轉型》作者:高慶能

本書由金融、技術和管理專家跨國界撰寫,為銀行網絡轉型提供見解、架構、可行方法和行動指南。

筆者指出,數字時代銀行網絡轉型應從硬轉型、軟轉型和數字化轉型三個方面入手,運用各種新型金融科技手段和精細化管理手段,提升銀行網點的綜合競争力。

本書的靈感來自銀行各級管理人員、銀行經營者、研究銀行的各種投資機構、為銀行提供廣泛産品和服務的機構和供應商,以及來自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學者。

05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數字時代的商業銀行轉型》作者:張春子 張曉東

新的科技革命正在颠覆經濟世界,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沖擊之後,商業銀行的經濟環境、金融環境和市場競争環境将發生重大變化,機遇與挑戰并存。本書介紹了數字時代銀行轉型發展的戰略架構、數字化轉型路線圖,以及重點銀行業務數字化轉型、國際化營運、集團管理和系統化金融風險防範等戰略。對于商業銀行制定和實施新的發展戰略,打赢"數字化轉型"的戰鬥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實用的參考價值。

06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劉永利達的《開銀行》

随着現代銀行業的發展,以人工智能、大資料和雲計算為代表的底層金融科技技術對銀行的内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商業銀行長期依賴機構紅利形成的利差競争優勢逐漸減弱,對外開放銀行将成為金融科技時代銀行業戰略轉型的重要方向。

本書緊跟開放銀行發展趨勢,深入分析了當今開放銀行的主流模式,對金融科技底層技術對開放銀行的影響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釋。本書适當整合了國内外開放銀行的新典型案例,結合現行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分析了開放銀行對金融業的影響和對未來發展前景的影響,為銀行和金融科技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案例。

07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通往銀行業的未來之路》作者:劉星賽

未來的銀行是智能大資料銀行,線上線下一體化銀行,生态合作生态競争中的銀行,嵌入生産生活平台的公共服務銀行,培養科技創新精神的銀行與内部創業組織,以及具有智能營運系統的銀行,以解決總支行治理的難點。

行業競争的圖景已經描繪了未來,但通往銀行業未來的現實道路在哪裡?本書分析了傳統銀行發展邏輯紅利釋放和網際網路巨頭跨境金融帶來的新發展邏輯背景下,中國銀行業發展的未來圖景和未來銀行業形态。

08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消失的銀行》(The Vanishing Bank),作者:James Hancock

在金融科技風暴中,競争和技術是适應還是替代?銀行經營者必須面對危機選擇。金融科技時代的全面到來将結束傳統零售銀行時代,老式銀行将不複存在。同時,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不僅将覆寫老式零售銀行的所有業務,還将開發更簡單、更高效、更能滿足新時代客戶需求的業務,取代老式零售銀行。本書對金融服務的未來進行了大膽而及時的分析。它向銀行業上司者傳達的資訊很簡單:要麼适應,要麼準備被取代。

09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銀行轉型2025》作者:譚彥、陳本強、劉躍

放眼世界,銀行業如何在新常态下實作再平衡?聚焦中國,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銀行業如何轉型?BCG總結提煉了未來十年中國銀行業轉型的趨勢、機遇和路徑,助力銀行業突圍,在寒冬中将"危"變為"機器"。

波士頓咨詢集團(BCG)對來自全球48個國家85個辦事處的100多名專家進行了深入訪談,包括監管、銀行、泛金融、網際網路、大學、研究機構、媒體和BCG,并提出了未來十年中國銀行業的關鍵詞:"存量更新、增量創新、産能重塑",以豐富的經驗和凝聚的智慧幫助銀行業打開成功之門。

10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富國之書》作者:王立

在激動人心的時代,銀行業如何才能回歸原源,回歸原心?

本書通過對富國銀行、全球銀行業的标杆、富裕國家如何發展、如何經商、如何經商、如何兼并收購、如何轉型、如何溝通、如何思考和指導新時代銀行業的發展趨勢,為中國銀行業提供了參考。

書中的材料、數字和圖表主要基于富國銀行的年度報告和其他官方資訊,并且更加嚴謹。同時,中國銀行業看到富國銀行,更适合國内銀行業的視角。

11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比爾革命》作者:張立洲

本書回顧了中國紙市場近40年來曲折的增長曆史,生動地描述了近年來票據市場經曆的劇烈沖擊,深刻審視了中國票據市場改革的宏觀背景和内邏輯,為票務交易所時代繪制了新的藍圖。

同時,基于央行牽頭的上海票據交易所重大創新改革背景,系統分析反思新時代我國票據行業如何進行市場重構、制度化轉型和生态改造,以及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創新和監管體制改革推動票據市場發展, 并讨論票據市場改革的宏觀影響。

從我國票據市場發展的曆史程序來看,這無疑是一場具有颠覆性特征的"市場革命"。

12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私人銀行的行為金融學》作者:Solsen Hens(美國)Clemena Buckman,譯者:Chunzi Zhang

私人銀行旨在幫助高淨值客戶儲存和增加他們的私人财富,他們需要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并在投資時避免心理困擾。本書基于理論和大量實踐案例,闡述了私人銀行業務發展面臨的挑戰以及文化差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并提供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為私人銀行提供了應用行為金融學的工作架構和實用工具,指導私人銀行根據不同客戶的不同目标評估其風險狀況, 态度、行為等,并相應地優化資産配置和投資決策。

13

13本書,解讀複雜時期銀行業的發展轉型

《融資證券與投資者行為》作者:張雲婷

本書基于行為金融學的理論前提和分析,根據保證金交易的具體制度環境,研究了中國股市中個人投資者的行為。試圖解決的問題:行為金融學對投資者行為的研究結論是否适用于中國股市的"二位一體"投資者?"二合一"投資者與普通投資者在超額交易、處置效果和投資業績等方面有何顯著差異?從事融資交易的投資者與從事保證金交易的投資者的行為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對于個人投資者、交易所、券商和上市公司來說,這些其他資本市場主體,對于政府監管部門來說,也具有不同的啟蒙意義和獨特的參考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