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世維真的是管理大師嗎?我所認識的餘世維

我第一次接觸到于世偉是在他的sophonus,2005年,在"管理"課上,老師飾演于世偉的"經理經常犯11個錯誤"的一集,現在被收錄在《管理者》的合集裡;他有一句話"個性圍繞命運,空氣影響模式"成了我左右的名字,當時三峽大學電子閱覽室也有他的電子講座,當新PM3時,我買了魅族mp3,512M,專門用來聽于世偉的講座,于世偉已經走出了"赢在執行"和"有效溝通", 我也聽過,在大學裡也聽過這三場講座,但當時閱讀沒有社會實踐管理經驗,很多内容無法消化和吸收,反而感覺很帶入感覺,隻是一種感覺!

走進社群,有時還要聽,每個閱覽室、機場都有于世偉的講課本,講課有趣又通俗易懂,可以稱為一流的教育訓練師。隻是後來從事管理崗位,對比使用,覺得有些方面挺對的,在自我意識的層面上有所觸動,但導電性距離很大。10年後才工作,2017年之後,接二連三地聽餘世偉講出其他講座,覺得台風已經下滑,内容還是之前的内容,講課都有國内外的例子,有自我的例子,有中外習慣,覺得換湯不會換藥,很多事情聽起來很上瘾, 而且看到于世偉講課基本沒有互動,沒有問題,實際操作很難用。後來開始質疑于世偉,是不是右派很牛逼?佛羅裡達大學所謂的公共政策博士、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博士、牛津大學國際經濟學博士後、日本航空副總裁等,是真的嗎?

以後各方面驗證要了解,其實是教育訓練計劃打包的結果,都是為了錢!

(1)"博士後"既不是學位也不是學位,也不是資格,隻有在中國大陸,才是正式的頭銜,很多人認為博士後"是比博士更高的頭銜"。其實大多數時候,博士畢業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邊繼續學習一邊找工作,就是博士後。

(2)餘世偉在講座中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公司的名字,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公司的産品或品牌。更重要的是,成功的企業家會忙于通過整天講課來賺錢嗎?這不太可能。

(3)這麼老,還到處講課,有錢有成的牛市都願意這樣做嗎?很少有人這樣做!

以上供大家思考!

繼續閱讀